色彩细节下的主旋律商业电影【4246字】
时间:2023-02-23 13:10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www.youerw.com 点击:次
色彩细节下的主旋律商业电影 主旋律电影的商业化一直是热议的话题,中国主旋律电影商业化最早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末。近年来,通过借鉴好莱坞电影的叙事经验,从现代的审美新视角出发产生了一批经典GM历史电影的改写。从色彩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类电影在美术的画面色彩。画面色调。画面构图以及美论文网学内涵等诸多方面都保持了中国电影早期的经典化特征。 一。色彩细节中人民“的全新审视视角 在不同的语境中,人民“有不同的解释,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强调作为国家基本单位的意义。由于中国的现代历史是一部中国人民摆脱压迫剥削。争取民族独立富强的历史,人民自然就承担了历史的主角,因此人民就自然成为代表国家意识形态的主旋律电影的叙事对象。 在电影建国大业中,人民“为叙事的主要对象,为更加清晰地突出人民“主体,两大阵营被导演在画面形象上进行了对比处理,一方是刻板无生气的工整。华丽与仪式化画面风格;另一方人物群像。场景的设置则显得十分朴实。向上和朝气蓬勃。还有,色彩语言在这里得到了非常好的运用:以暖色调的色彩来塑造党人的群像,烘托一种勃勃的生机气氛;偏用深色服饰。苍凉清冷的冷色调来表现国民党的肃穆和冷酷。在这种色彩基调上,人民“的表现获得了如下突破:从色彩细节出发展示历史,历史的表情就会以丰富的面貌呈现出来,因为对于一个重大事件而言,之前的每一个色彩细节都会成为其表现的基点。用色以明度和纯度以及色彩冷暖等色彩细节来观照历史,从重庆谈判毛泽东与蒋介石同台答记者问到闻一多被杀。毛泽东城南庄遇险。傅作义为毛泽东开车门,不同而丰富的色彩细节串联起轰轰烈烈的大历史“。这种色彩细节体现在影片的叙事结构上,则表现为其融苏联爱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论和美国类型电影先驱格里菲斯蒙太奇“理论之长,以色彩寓意彰显影片影像的重要特色。 这种色彩细节下的人民记忆“可以从战争延伸至和平时期,在和平建设时期人民记忆“为主题的电影中,铁人和高考1977是色彩细节运用得比较成功的两部。20世纪60年代是中国历史充满激情的时代,70年代末则是在国家经历阵痛后,孕育新的变革时代。从色彩美学的角度来看,两部电影站在21世纪重新观照这段历史,以对历史中英雄的诠释和过往情感的共同分享为人民记忆“赋予新的时代特色。其中,铁人中过去的历史被拍成了黑白色调,与当今时期的色彩形成了极为鲜明的色彩对照,极具历史感,在这种强烈的美学价值对比中,观众的审美情趣被最大限度地激活了。在高考1977中,当阿三手拿收音机,将有依有据的好消息传到三分场时,导演十分巧妙地通过色彩细节把老迟和这群知青火烧大雁洼野草的场景结合了起来,在美术效果上相得益彰。在这里,火云漫向天空,巨大的火苗舔烧着一望无际的枯草,占据了整个电影画面。这种色彩细节的长时间呈现较好地象征并烘托出一场伟大而深刻变革的即将来临。 二。以类型片的色彩细节重新关照GM历史 在20世纪波澜壮阔的中国GM历史中,如果说,不同势力的正面较量所形成的军事冲突与政治对抗构成正面历史中最富有戏剧的部分,那么,对那些隐藏在事件幕后的人物活动,人们则仅从当时的报刊新闻报道隐约感受到其存在,而那些被遮蔽了的历史则往往成为影视编剧发挥想象力的绝佳题材,从而诞生了以那段GM历史为取材对象的谍战片。传记片。动作片,风声秋喜和十月围城正是这类作品。这些作品均以类型片的色彩细节观照历史,为观众创造不同于中国传统电影的视觉体验。 风声由陈国富和高群书导演,这是一个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从影片类型上看,风声属于谍战片。作为一种影片类型,其重要卖点在于通过色彩细节所强化的悬念的设置,暗杀活动一方与为破获这一暗杀活动的另一方之间的较量往往是在阴暗的灯光下发生的,而作为推进故事情节进展的惊悚。严刑拷打则在色彩设计上对比鲜明。甚至有时显得突兀,有效地通过色彩叙事吸引了观众的眼球。风声的故事情节以党地下组织的暗杀活动开始,日方失意军官武田君为寻找老鬼“所设立的种种圈套牢牢把观众捆绑在故事情节之中。影片中主人公老鬼“与老枪“的美术形象完全颠覆性地存在于叙事细节之中,这种叙事细节在最后的时刻通过人物形象细节和情节突转的巧妙配合,无论在视觉感官还是心灵触动方面都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冲击力。风声的悬念背后隐含的是大特写。鲜血淋漓的画面等夸张的色彩表达,是令人触目惊心。毛骨悚然的视觉暴力,与古堡式建筑和旗袍上绣摩斯密码的色彩形成了一种奇异混搭。 秋喜是珠江电影制片厂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而作的献礼电影,导演孙周。秋喜选择新中国成立前夕的广州作为故事背景,以人物之间心灵的较量为线索结构。作为一部具有鲜明岭南文化特色的电影,影片中山水环绕之中的江南市景。木楼环绕的四合院以及在水中生活的船上人家,都带给人们不一样的视觉江南。影片开始用秋喜的面部与手的特写镜头,中间在宴海清与夫人谈话时秋喜出现,为观众带来人物身份的神秘感,从而呈现出与过去同类题材不同的叙事策略,而当秋喜真正向宴海清吐露情感时,观众才发现她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子。秋喜作为纯洁“的指代,是夏惠民与宴海清二人心灵的测试剂,影片最后让她重新出现在欢迎队伍的行列中,以浪漫主义手法象征纯洁永在。较之风声,秋喜的叙事色彩略显明亮,少了许多酷刑场面的色彩突变与渲染,多了许多秋天的喜事“的淡雅以及纯洁女孩的色彩寓意。十月围城是一部动作片。影片以孙中山秘密到香港筹划起义为背景,同样是涉及GM历史中的暗角,如果说,风声注重的是事件过程中色彩细节的戏剧性转化,秋喜着意于通过色彩细节表现人的心灵的冲突,那么十月围城则通过混合各种色彩细节元素的蒙太奇的快速剪辑,让人物置身于危机之中,以动作驱动情节进展,作品在美术效果上给观者带来了视觉快感,表达出了崇高的意义以及人物的崇高境界。 三。大屠杀“的色彩记忆 在近现代历史中,异族的侵略让大屠杀“的色彩更加浓重,南京大屠杀“就是强加在中华民族身上的最大的耻辱。1937年12月日本攻下南京,为打击中国政府的抵抗意志,开始了为时7天的大屠杀。从历史的纵深角度来看,这段历史的色彩无疑是黑灰色的。在中国第一部正面表现南京大屠杀的故事片屠城血证中,南京沦陷后在金陵大学的一位中国医生的视角下,这段历史被重新赋予了新的色彩。在这部电影中,事件的屠杀场面与人物身处险境的情景混杂在各种写实化的色彩处理中,为满足表面的戏剧冲突需要,一些色彩的处理显得过于平和,对于屠杀事件的深层揭示与批判显得不足。1995年,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五十年之际,由第五代导演吴子牛创作的南京1937上演,这部电影在色彩细节的处理上,如果纯粹从电影叙事的角度来看较为恰切和成功。该片以一个中日结合的家庭在南京大屠杀事件中的遭遇和视角来表现,其屠杀场地外景。安全区的画面和色彩处理显得颇具震撼力。色彩细节较好地弥补了影片故事的叙事空间和人物事件之间的裂隙。但影片是以一位日本女性的视角来审视日军在中国所犯的滔天罪行,进而展开对于人性的思考,故而该片的色彩处理减弱了惯有的政治色彩和民族情绪寓意。 时隔15年,青年导演陆川执导了同一题材的电影南京!南京!。不同于前两部电影的从评论界到观众的一致肯定,这部电影的叙事策略和色彩细节处理的巨大不适引起了广泛的争论,甚至让陆川背上汉奸“的名声。按照陆川的解释,南京!南京!的另外一个名字为生死之城,从片名即可看出这部片的色调应该是低沉而灰暗的。在影片中,从第一个镜头日军小队长角川的特写开始,然后放大视角,扫描或呈现了南京大屠杀的一幕幕惨剧。从屠杀战俘到进入安全区强奸,再到南京女人被充当慰安妇,角川既是加害者又是受害者,最终他在放走两位中国战俘后,开枪自杀。南京!南京!利用不加修饰的生活原色白描出了在这动荡的历史时刻小人物们的温情和浪漫,以此来反衬战争的残酷。可以说,陆川以一种切近生活本身的色彩处理和影像实践拓展了新一代电影人对于中国现代历史和现实的思辨深度和广度。影片中的唐先生在屠杀的枪声中依然打着麻将,显示出乱世之中苟活着的中国人的处境,而唐先生与日本人的关系,日军小队长角川对受害者的暗中保护则因为超越了敌我双方的底线而令人物的身份显得暧昧。这就使得陆川还原生活本身色调的艺术处理招致了广泛诟病。早在20世纪50年代,阿伦雷乃的纪录片夜与雾,通过当年大屠杀的黑白色调影像资料寻找纳粹屠杀犹太人的证据;20世纪80年代,以朗兹曼的浩劫为代表的纪录片,从寻找大屠杀的幸存者入手,通过回忆与重现让历史原色复活,让现实在与历史的对话中产生回响。色彩细节虽然对于人类大屠杀的历史追溯中被反复修订和使用,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斯比尔伯格的辛特勒的名单。罗兰斯基的钢琴师为代表的故事电影出现,色彩才最终以反思的形式成就了人类深刻的屠杀记忆。这之后,黑灰色背景下被人为染成红色的小女孩已经为后来的此类型影片染上了浓重的反思情结和特定的文化背景。表现屠杀本身必须具备一种对历史的反思精神,色彩的处理自然也就不可能完全是单一视角下的写实性还原。从这个意义来说,陆川的电影在色彩表达上就与观众的反思性接受之间不可避免地出现错位,因此当陆川采用与斯皮尔伯格。罗兰斯基相似的叙事策略呈现南京大屠杀这一事件时(辛特勒名单中的辛特勒。钢琴师中的德国军官就是与角川相似的人物),南京!南京!的色彩影像在面对市场的过程中就无法平衡个人表达与大众需求。电影的普适化原则与电影特殊表现对象如何对接等问题。对于新生代导演陆川来说,重要的已经不再是屠杀的事件,而是对于屠杀事件的色彩逻辑处理的问题。 四。结语 在中国电影中,红色GM历史是一段曾经激动几代人的记忆。新世纪的主旋律电影以商业化的策略审视这一题材,借鉴了国外电影的叙事经验,创造出符合当下观众观影需求的视听语言与电影类型,从而为这一题材电影带来全新的色彩体验;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过于商业化的追求对于电影艺术所产生的负面作用,如在一些影片中对于血腥与暴力的过度失衡性色彩渲染,就给观众带来身体上的不适,而对于视觉冲击力的过于追求,则使观影效果仅仅停留于视觉表面的震撼而缺少了深度的核心和内涵。因此,当下中国主旋律电影在面对红色GM历史题材时,不应该把中心仅仅停留于技术的含量与明星的号召力;而应该更多去关注影片表现的色彩细节等艺术表现,注重影片核心思想和精神内涵的打造。只有这样,主旋律GM历史题材的电影才会真正迎来创作上的飞越。 色彩细节下的主旋律商业电影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