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文學研究方法论【6692字】
时间:2023-03-04 21:54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www.youerw.com 点击:次
中国古代文学源远流长,产生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与之伴随,对文学的研究与评论也有悠久的历史,并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研究方法。晚清民国时期,西方学术思想大量涌入,引起了学术研究范式的转变。由于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东西方的学术研究方法有很大的差异,这使论文网得处于此一时期的中国学者既能够传承固有的中国学术,又能吸收借鉴西方学术方法,形成了继乾嘉之后中国学术的又一个高峰,他们的思想与学术直到今日依然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我们总结和回顾。就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方法论而言,从古至今,具体的研究方法一直处在变化中,难以逐一列举,但一些根本的原则和思想则是贯穿始终的,把这些根本的原则和思想加以总结阐述,对当下古代文学研究会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一。文献实证 文学研究的主要依据是文献,包括经史子集四部以及佛道文献,重点是集部。掌握第一手的文献是研究得以展开的基础,没有文献的积累,研究是无从谈起的。只有在文献掌握的基础上提出问题,才能采用适当的方法得出恰当的结论,由此可见在文学研究中文献的重要性。考辨是文献搜集之后更重要的工作。由于年代久远或作伪等原因,一手文献资料并不都可靠,其中存在虚假的材料,这时首先就应该将其剔除出去,然后在真实可靠的文献基础上开始研究,否则难以得到客观合理的结论。比如,周礼虽然是儒家经典之一,但其最终成书是在汉代,其中的很多内容并不是周代的,假如有学者不经考辨完全以此为据来研究周代礼制,就存在很大问题。再如尚书有古今之分,但都被作为经典而为学者尊崇,宋代朱熹虽明确对古文尚书表示怀疑,但没有定案,直至明清之际,学者阎若璩著尚书古文疏证才最终认定东晋梅赜所献古文尚书和孔安国尚书传是伪作。在现代学术史上,也出现过类似的情况。二十四诗品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诗歌史。美学史上的经典文献,尽管相关研究著作非常多,但人们对其作者和产生时代其实是有疑问的。1994年陈尚君。汪涌豪在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第七届年会上提交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辨伪一文,认为二十四诗品并非司空图所作,此文一出,引起了热烈讨论,因为一旦证实此书是伪书,它的产生时代就会从唐代变成元明时期,那么以往的研究结论有很多将被推翻,相关的研究史也将改写。二十四诗品的真伪问题提出后,既有赞同者也有反对者,到现在已经20多年的时间,还不时有文章探讨这一问题,就双方所持证据来说,都难以使对方完全信服,所以目前只能是存疑。但是,这一问题的提出本身就有重要的意义,即它再次强调了文献的重要性。文献首先要注重真实可靠,但并不是说凡是伪书就毫无价值。陈寅恪说:以中国今日之考据学,已足辨别古书之真伪。然真伪者,不过相对问题,而最要在能审定伪材料之时代及作者,而利用之。盖伪材料亦有时与真材料同一可贵。如某种伪材料,若径认为其所依托之时代及作者之真产物,固不可也。但能考出其作伪时代及作者,即据以说明此时代及作者之思想,则变为一真材料矣。中国古代史之材料,如儒家及诸子等经典,皆非一时代一作者之产物。昔人笼统认为一人一时之作,其误固不俟论。今人能知其非一人一时之所作,而不知以纵贯之眼光,视为一种学术之丛书,或一宗传灯之语录,而龂龂致辩于其横切方面。此亦缺乏史学之通识所致。280因此,我们对文献之真伪不能不顾,但也不要执着于真而对假的材料全部弃之不用。辨别伪书是有一套方法的,明代胡应麟在四部正讹中提到辨伪八法,梁启超在此基础上总结出辨伪十二法:一。其书前代从未著录或绝无人征引而忽然出现者,十有九皆伪;二。其书虽前代有著录,然久经散逸,乃忽有一异本突出,篇数及内容等与旧本完全不同者,十有九皆伪;三。其书不问有无旧本,但是今本来历不明者,即不可轻信;四。其书流传之绪从他方面可以考见,而因以证明今本题某人旧撰为不确者;五。真书原本经过前人称引,确有左证,而今本与之歧异者,则今本必伪;六。其书题某人撰而书中所载事迹在本人后者,则其书或者全伪或一部分伪;七。其书虽真,然一部分经后人窜乱之迹既确凿有据,则对于其书之全体须慎加鉴别;八。书中所言确与事实相反者,则其书必伪;九。两书同载一事绝对矛盾者,则必有一伪或两俱伪;十。各时代之文体盖有天然界画,多读书者自能知之,故后人伪作之书有不必从字句求枝叶之反证,但一望文体即能断其伪者;十一。各时代之社会状态,吾侪据各方面之资料总可以推见崖略,若某书中所言其时代之状态与情理相去悬绝者,即可断为伪;十二。各时代之思想,其进化阶段,自有一定。若某书中所表现之思想与其时代不相衔接者,即可断为伪。前人总结的方法对当今的学术研究很有借鉴意义,除了研究方法的启示,他们严谨治学的精神也时刻提醒着当今的学者。 文献实证的另一个具体表现是年谱编纂,其学理依据则是孟子的知人论世说。通过年谱来显示一个人一生的经历和他所处的时代,并把文学作品按照时间编年,就能了解具体作品的创作背景,为作品的解读建立历史的根据。但在实际操作中,或者由于材料有限人物的事迹不能完全落实,或者由于考订有误造成人物事迹错误,作品编年也存在类似的问题,所以有时候运用年谱―作品的方法做研究,容易导致穿凿附会。面对如此问题,学者就应该多闻阙疑,不要强作解人。可这样说,并不是不追求史实的准确性,而是为了更符合真实。就实际的研究成果来说,采用知人论世的研究方法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产生了一批优秀的著作,如张采田玉溪生年谱会笺。邓广铭辛稼轩年谱。夏承焘唐宋词人年谱等。与年谱密切相关的作品编年也是文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很多作品集的整理都有编年的部分,在实际的研究中,更会处处用到。 实证研究的文献主要是传世文献,但随着考古成果的涌现,地下出土文献也受到学者的高度重视。20世纪,王国维运用二重证据法进行研究,取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针对敦煌文献的新发现,陈寅恪指出: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治学之士,得预此潮流者,谓之预流。其未得预者,谓之未入流。此古今学术史之通义。非彼闭门造车之徒,所能同喻者也。266在唐代文史研究领域,出土墓志成了近年文史研究的热点,这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大量的出土墓志拓展了可利用的文献范围,学者可借此弥补传世文献之不足;第二,出土墓志埋藏于地下,未经后人篡改,其真实性相对较高,可以和传世文献对照,对于历史真实的认识有很大的助益。但若反思这一研究,其实隐含着危险。这是因为如果过分强调出土的新材料,人人以新材料为秘籍,则有可能导致对旧材料的忽视,所做的研究流于新材料的展览而很难有深度。 二。鉴赏批评 文学不同于历史,文学需要灵心赏悟。文学研究者必须具备对文学作品的感悟力和鉴赏力,这和文献实证的研究方法不同,可称之为鉴赏批评。古代中国很少有系统严密的文学理论作品(文心雕龙除外),更多的是对文学作品感悟性的短评,如极具中国特色的诗话词话等。钟嵘的诗品被誉为百代诗话之祖,其书以三品论人,诗人之间多有源流关系,整体具有系统性,但就其中具体作家的评价来看依然是感悟鉴赏式的,往往通过描述给人一种印象,如流风回雪落花依草等。后世的文论家亦大致如此,王国维人间词话虽引入了西方的哲学。美学观念,但其形式还是传统的样式。在现代学者中,将鉴赏批评这一研究方法运用得最充分的要数钱钟书的谈艺录。谈艺录也和传统诗话一样,分为若干篇,篇与篇之间基本相互独立,具体内容是对一些文艺问题的论析,虽然也涉及文献考证,但数量较少,而且明显不是重点。此外,将鉴赏批评这一方法表现得最明显的是鉴赏辞典,如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等,此类书对普通读者而言是很好的诗词读本,但此风盛行也产生了大量低劣作品。除了这种集体成果,一些学者也有诗词赏析之作,如沈祖棻宋词赏析因感受细腻。分析到位,受到学者的一致好评,霍松林唐宋诗文鉴赏举隅也是高质量的著作。 鉴赏批评是文学研究的基础之一,对学者的要求其实是很高的。鉴赏批评不是完全的主观臆断,它不仅需要读者具有深厚的审美积累和审美经验,而且需要读者有灵心善感,能够穿越文字的阻隔与作者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此外,读者还应该具备一定的创作经验,能够感知创作的甘苦,知道创作的关键所在,只有如此,才能真正评判作品的优劣,即刘勰文心雕龙·知音所言: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古代学者的很多感悟性论断,即使在今天看来也非常准确,这与他们既是文论家也是优秀作家有关。可在现代,由于文体。语体的差异,很多学者已经不具备丰富的创作经验,以至在古代文学研究中,艺术审美研究一直是比较欠缺的,当然这已经受到学者的重视。 文献实证与鉴赏批评是相辅相成的,二者不可偏废。优秀的学者都能把两者结合在一起,从而为学术研究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闻一多是唐诗研究的大家,他之所以能取得如此高的成绩,一方面是因为他本身是诗人,对诗歌有很好的感悟;另一方面是因为他在唐诗文献考订上下了很大的功夫,朱自清说:他在‘故纸堆内讨生活’,第一步还得走正统的道路,就是语史学的和历史学的道路,也就是还得从训诂和史料的考据下手。在青岛大学任教的时候,他已经开始研究唐诗。他本是个诗人,从诗到诗是很近便的路。那时工作的重心在历史的考据。闻一多的唐诗研究成果主要有唐诗杂论唐诗大系,其中唐诗大系对所选诗人生卒年的考证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为研究者所信奉。当然,闻一多的代表作首推唐诗杂论,从该书内的文章就能看出闻一多是把文献考证和鉴赏批评综合运用的,如少陵先生年谱会笺岑嘉州系年考证是偏向考证的,宫体诗的自赎孟浩然等则偏于文艺研究,但也是以文献考证为基础的。明确提出把文献学和文艺学结合起来研究古代文学的是程千帆。1954年,沈祖棻在她与程千帆合著的古典诗歌论丛后记里提到:我们就尝试着一种将批评建立在考据基础上的方法。程千帆在桑榆忆往中明确说:文艺学在理论上解决问题,文献学在史料上。背景上解决问题,我所追求的是文艺学与文献学的高度结合。这一方法有着丰富的内涵:首先它意味着应当把版本校勘。文字训诂以及名物考订等一般属于考据学方法的研究,与批评即与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对文学家心灵的感知很好地结合起来……把考据与批评结合起来的另一层含义,又意味着应当把对作者生平与思想的探索,对作品写作的时间。地点,作者所生活的时代背景等史实和材料的考辨,与文学的批评结合起来……同时还包含着把考据之外的其它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尽可能地运用到文学批评中来的意思,如果这种知识和方法有助于说明和解决我们所研究的问题。程先生还提到了文学研究的另一方面,即理论分析。鉴赏批评虽然强调审美和感悟,但也离不开理论分析,否则只能停留在感性的层面,难以有更高的提升。所以,在鉴赏批评时既要善于借鉴理论,又不能被理论左右,要从作品研究中总结提炼理论,而不是用理论来套作品。因此在具体的研究中,如何将文献与文艺完美结合没有一定的规定,需要学者灵活应用,其根本目的是解决学术问题。 三。文史互证 中国古代学术文史不分家,进入现代以后,受西方学术的影响,学科门类逐渐细化,文学和历史被分为两科,学者的知识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至历史学者不懂文学,文学研究者不通历史,这给学术研究带来很多不便,阻碍了学术的发展。回顾中国学术史,可以看到一流的学者往往文史贯通,有意识地打破学科界限进行综合研究,此一方法可概括为文史互证。 文史互证的研究方法很早就被学者运用,如汉儒对诗经的研究,但有意识地运用此方法并取得标志性成果的古代学者当推钱谦益。钱谦益是明末清初的著名诗人和学者,对杜诗有精深研究,著有钱注杜诗。钱谦益将唐代历史与杜甫诗歌相互印证,落实诗歌具体的历史背景,并以此来解读杜诗,同时又以杜诗补充历史的细节和不足。不仅如此,由于钱谦益也和杜甫一样经历了家国巨变,且自己又仕新朝,于大节有亏,对杜诗有很深的感悟,加之他自己又是诗坛名家,深谙诗家三昧,所以在笺证完一首诗后,往往还有精彩的评论,如对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所做的解释:此诗首言高标烈风,登兹百忧,登高视下,岌岌乎有漂摇崩折之恐,正起兴也。泾。渭不可求,长安不可辨,所以首而思叫虞舜。苍梧云正愁,犹太白云长安不见使人愁也。唐人多以王母喻贵妃,瑶池日晏,言天下将乱,而宴乐之不可以为常也。钱谦益的诗史互证法对后世有很大影响,不仅掀起了清朝大规模笺注杜诗的风气,而且它所确立的诗史互证方法几乎渗透到清代诸家杜诗笺注之中。现代学者中,陈寅恪的相关研究推动了诗史互证的进一步发展。陈先生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同时又有良好的文学修养,诗史互证在他的研究中充分显示了合理性和必要性。陈寅恪此方面的代表作为元白诗笺证稿柳如是别传。陈寅恪的研究更具系统性,他提出要注意诗歌的古典今事,古典即典故,今事即作者所处的具体历史背景以及与具体诗文直接相关的史实,并认为今事对理解作品和诗人更为重要。陈寅恪在诗史互证中的着眼点主要在历史,而非文学,所以他在给友人的书信中说:近日草成一书,名曰‘元白诗笺证’,意在阐述唐代社会史事,非敢说诗也。前作两书,一论唐代制度,一论唐代政治,此书则言唐代社会风俗耳。在具体作品的分析中,陈寅恪没有只论历史不顾文学,而是充分注意了文学作品的特殊性。诗史互证的研究方法经过陈寅恪的发扬,受到学者的普遍重视,也被大量应用到文史研究中,较突出者如傅璇琮。傅先生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唐代文学研究中取得丰硕成果的学者,他的唐代诗人丛考唐代科举与文学等著作在学界有很大影响,其研究方法主要是文史互证,近年出版的唐翰林学士传论更是亦文亦史的著作。更年轻的一些学者也对此方法情有独钟,如张晖在其遗著帝国的流亡:南明诗歌与战乱中就使用了这一方法,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帝国的流亡:南明诗歌与战乱关注的是追随故朝的南明士人,这些南明士人以他们的实际行动表现出强烈的家国责任感,他们的思想。情感。心态都蕴藏在诗歌中。作者既通过历史解读诗歌,又通过诗歌感知历史,此一研究对诗史互证这一研究方法的完善和改进有独特意义,从中也可看出其与此前作者诗史研究的相承关系。从研究方法来看,此书有两点很突出:第一,资料考订;第二,诗歌解读。资料考订是文史研究的传统方法,南明时期的文献非常复杂,不经过一番细致的梳理,难以理出头绪,更不用说研究。张晖有很好的文献处理能力,龙榆生先生年谱中国诗史传统等著作说明了这一点,就该书而言,作者搜集的文献量巨大,书中所附南明诗人存诗考长达几十页,且每位作者下面都有简介和文集情况说明,正文中几乎页页有注释,可见作者为这项研究所做的准备甚为充分。在此基础上,作者考订编年,以确定具体的诗歌创作背景。考订完成后,张晖对诗歌进行了细致的文本解读,以见大时代中的士人心事。该书的诗歌解读不是赏析,而是努力穿透词语,注重诗意,揭示背后的人心。如永历十二年(1658),陈恭尹与何绛前往永历行在,行至崖门,陈恭尹作崖门谒三忠祠一诗,对于其艺术特点,张晖在借用前人的评论之后提出需要强调的三点,其中对第三点崖门的问题解读得很精彩:首先为了说明崖门的地理状况,引用了身为广东人的陈垣对崖门的描述以见此处的艰险;其次指出艰难若此,以至陈。何难以到达行在才是陈恭尹之所以发出如此悲慨的深层原因,故此诗决非凭吊古人,抒发遗民之哀思;最后又指出过去释读此诗,似乎没有人注意到这是陈恭尹奔赴行在的路上所作,所以忽略了尾联反映出来的不知前途如何的恐惧。而这种恐惧,才是他不愿意去‘读旧碑’的真正原因。通过如此的解读,诗歌深层的诗心被展现出来。通过诗史的互证,可以感受到历史的质感和人心的温度。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方法非常多,但就根本思想而言,则不离文献与文艺,二者都是文学研究必不可少的。坚实的文献基础能使研究者全面把握研究对象,了解研究对象所处的时代环境。社会关系等,为下一步研究做好准备。文学是艺术,研究者要能欣赏。有感悟,要把自己的情感和生命体验融入其中,感知古代作家的思想与心灵。而欣赏感知的基础则是对文献的考证,只有通过考证尽可能还原作家作品的具体背景,才能通达古人的文心。文史互证是跨越具体的学科限制来研究和解决学术问题,一方面用文学弥补史料的不足,借助文学作品感知历史的温度,获得感性的认知;另一方面通过历史还原文学现场,让人们对文学有更加真切的感受,能更为准确地理解作品,二者互相辅助,共同推动古代文学研究的发展。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方法论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