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天地之外【3728字】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于天地之外【3728字】

关键字:王国维人间词话境界说

摘要:境界“说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的重要美学理论。他提出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的观点。其境界“说深受李挚童心说“的影响,并要求情景交融,意与境浑。他认为优秀的文学作品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语语都在目前“,并具有言论文网外之味“。弦外之响“,而且其旨遥深“。本文结合有关的诗词名作加以阐释。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下面结合有关的诗词名作,对王国维的境界“说作些初步的探讨。

一。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

王国维在惠风琴趣评语中写道:惠风词小令似叔原,长调亦在清真。梅溪间,而沉痛过之。疆村虽富丽精工,犹逊其真挚也。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果何为哉!“[1](p235)在这里,王国维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命题: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正因为作者经历了痛苦磨难,才能创作出沉痛“。真挚“的文学作品。王国维认为,离人。孽子。征夫。思妇具有真感情“,他们的肺腑之音即是绝妙的诗,其原因不在别处,正是因为这些人在人生痛苦的漩涡中深刻体验了苦难。痛苦愈大,体验愈深,则感情就愈真。所以王国维慨叹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又说:诗词者,物不得其平而鸣者也。“真感情“只有那些在水深火热中挣扎的人才可能具有。如古代的侠士荆轲,在易水边辞别燕太子丹,西入强秦刺杀赢政,情不自禁地吟出两句诗: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遂成千古绝唱。项羽被围垓下,四面楚歌,诀别虞姬,悲从中来: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千年之下,犹闻英雄末路的悲叹。由于真感情“极其强烈和真挚,它使人进入一种忘我的惝恍迷离状态。因此,真正的诗人尽管是感自己之所感“,其结果却超越了自己而成为人类全体之感情。正如他在人间嗜好之研究一文中所指出的:彼之著作实为人类全体之喉舌,而读者于此得闻其悲欢啼笑之声“。大凡优秀的文学艺术,都可看作是苦难之花“,惟有大苦恼者才能经历到幸福之昙花一现“。这与韩愈在荆潭唱和诗序中提出的诗穷而后工“论异曲而同工:夫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词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也。是故文章之作,恒发于羁旅草野。至若王公大人,气满志得,非性能而好之,则不暇以为。“[2](3)(p129)诗人在劳苦羁旅草野之中备尝辛酸,磨炼了意志和审美体验能力,遂能以最深切的感受去描述和表达,终臻于妙“。工“。好“的境界。因此,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3](p18)真景物“与真感情“为境界“之两大原质,其中真感情“尤为重要,而只有身遭百凶“之人才具有真感情“。

二。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

王国维说:一切境界,无不为诗人设。世无诗人,即无此种境界。“方士庶在天慵庵随笔里说: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实境也“,而绘画则因心造境,以手运心“,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4](p209)不仅绘画如此,一切文学艺术莫不如此。王国维所谓的境界“并不是现实中偶然的。有缺陷的普通景物或情感,而是超越了现实的羁绊。受艺术家心灵之光映射的一个审美的世界“。例如,王国维在过石门诗中所描写的,现实经验的世界“是一个痛苦的世界,狂飚掠舷过,声声如裂帛“,狂风骤雨,羁旅行役,诚惶诚恐,孤枕难眠。但雨过天晴之后,诗人悠然发清兴“,于是进入了一个梦幻般的审美的世界。在这个梦幻的世界“里,月光。柳影。疏竹。老桑,全都闪耀着美的光辉,似乎着意媚孤客“,使人心中豁然开朗,直欲奋六翮而高翔。王国维认为,境界之呈于吾心而现于外物者,皆须臾之物“,惟诗人能以此须臾之物,镌诸不朽之文字“,而使读者觉得其作品字字为我心中所欲言,而又非我之所能自言。“这就是诗人与常人的区别。如何创造这种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呢?王国维认为,作者心中应洞然无物“,然后才能做到其观物也深,而其体物也切“(文学小言)。[1](p240)这就是刘勰所说的陶钧文思,贵在虚静“,就是苏东坡所说的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这也是况周颐在惠风词话中所描述的:人静帘垂,灯昏香直“,据梧冥坐,湛怀息机“,从而达到万缘俱寂,吾心忽莹然开朗如满月“的宁静境界。[2](4)(p385)只有在这种心灵飞跃而又凝神寂照的心境中,才能创作出空灵动荡而又深沉幽渺的文学作品。

三。言情必沁人心脾写景必豁人耳目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装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诗词皆然。持此以衡古今之作者,百不失一。此余所以不免有北宋后无词之叹也。“[3](p159)在宋元戏曲考中,他说:何以谓之有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2](4)(p390)并以十分肯定的语气强调:古诗词之佳者,无不如是“。可见沁人心脾“之情,豁人耳目“之景以及自然晓畅的文辞,是王国维的境界“说所特别强调和关注的。

(一)。言情必沁人心脾“

王国维特别强调情感之真“。怎样才能做到真“呢?他说: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3](p47)词人之忠实,不独对人事宜然。即对一草一木,亦须有忠实之意,否则所谓游词也“。赤子之心“即童心“。显然,王国维深受李挚童心说“的影响。李挚认为,夫童心者,真心也“,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因此童心不能失却,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童心说)。[2](3)(p117)李挚以童心说“为核心,反对道学家道者文之根本,文者道之枝叶“的正统理论,认为艺术既不是传布灭绝人欲的天理“的工具,也不是对古人作品的刻意模仿,而是如儿童般纯洁。坦直的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和表现。他说: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2](3)(p118)在艺术创作方面,他主张发乎情性,由乎自然“。认为人的个性各各不同,莫不有情,莫不有性“,只能顺其性不拂其能“,不可牵合矫强而致“,更不可一律求之“。人有怎样的情感和个性,在艺术作品中就怎样自然地表现。自然发乎情性则自然止乎礼义,非情性之外复有礼义可止也“(杂述。读律肤说)[5](p637),反对用封建教条束缚艺术创作。在创作规律的把握上,他主张重化工“而轻画工“。认为画工“之作虽工巧之极,却忽略自己真心的表现,缺乏一种真情实感,其气力限量只可达于皮肤骨血之间“;而化工“之作,虽有神圣“,却不能识之化工之所在“,风行水上之文,决不在于一字一句之奇“,而在自然天成。故他强调无意为文,反对有意为文。认为世之真能文者,比其初皆非有意于为文也“,其胸中有如许无状可怪之事,其喉间有如许欲吐而不敢吐之物,其口头又时时有许多欲语而莫可所以告语之处,蓄积极久,势不能遏。一旦见景生情,触目兴叹;夺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垒块;诉心中之不平,感数奇于干载“(杂说)。[2](3)(p120))他极为推崇司马迁以来的发愤著书“的思想传统,认为不愤而作,譬如不寒而颤,不病而呻吟也“(忠义水浒传序)。[2](3)(p124)只有感时而发,让自己的情性自然地表现出来,才能创造出具有高度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李挚的童心说“对王国维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他在人间词话中说:‘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无为久贫贱,坎坷长苦辛’,可谓淫鄙之尤。然无视为淫词。鄙词者,以其真也。五代北宋之大词人亦然。非无淫词,然读之者但觉其亲切动人;非无鄙词,但觉其精力弥满。可知淫词与鄙词之病,非淫与鄙之为病,而游之为病也。“[3](p177)王国维对淫词“。鄙词“尚且能够容忍,为何对游词“如此痛恨?其原因在于淫词“亲切动人“,鄙词“精力弥满“,皆发乎情性,由乎自然“。而游词“却哀乐不衷其性,虑叹无与乎情“(金应圭词选后序),失却真心,故难以动人。王同维说: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正因为如此,同为亡国之君“的李煜与宗徽宗赵佶的词,便有了高下之别。赵佶的燕山亭: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只不过自道身世之戚“;[3](p53)而李煜的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相见欢);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浪淘沙令),这些词却超越了个人的哀愁而具有了普遍的哲理,因此能沁人心脾“,真切动人。王国维在五代词人中最推崇李煜,在北宋词人中,他推崇晏殊。苏轼。欧阳修和秦观,而南宋词人,其堪与北宋颉颃者,唯一幼安耳“。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苏轼的天涯何处无芳草“。多情却被无情恼“(蝶恋花)。欧阳修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蝶恋花)。秦观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鹊桥仙)以及辛弃疾的易水潇潇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这些有真感情的千古名句,其言情可谓沁人心脾“,真令人击节叹赏不绝。

[1][2]下一页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