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學与思孟學派的差异及荀子诗學的独特性【10096字】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荀學与思孟學派的差异及荀子诗學的独特性【10096字】

关键字:荀学思孟之学礼法诗学

提要:荀子所处的文化历史语境与子思。孟子相比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导致了荀学在价值取向与言说策略上与思孟之学的重要差异。而荀子诗学与孔子和孟子诗学相比所表现出来的独特性也是这种差异的反映。

荀子生活的时代较之孟子晚了六十年左右论文网,其时已是战国后期。比较而言,孔子的时代是旧有的体制虽已崩坏,但原有的意识形态依然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对这种意识形态熟谙于心的儒家思想家还有理由企图通过宣传教育来将其还原为一种现实的价值秩序;孟子的时代是不仅旧有的体制已然荡然无存,原来的意识形态也早已失去了普遍的影响力,包括儒家在内的士人思想家都纷纷提出解决现实问题的新设想,出现了真正的处士横议“。百家争鸣“的局面,九流十家彼此对立,各是其所是;到了荀子的时代则百家之学渐渐走向相互渗透。交融并开始进行新的整合。社会的发展完全不理睬思想家们的摇唇鼓舌。喋喋不休,按照自己的逻辑趋向于天下一统。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荀子进行言说的文化空间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们知道所谓文化空间“主要是由言说者。倾听者以及环绕着他们的文化氛围构成的。所以我们先来看言说者的情况。

孔子建构自己的学说时尚没有足够强大的异端邪说“,他所面对的主要是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所以他凭借丰富的文化资源就可以以立法者“的姿态言说;孟子之时各派学说均已成熟,而且其中有些学说还得到诸侯们的采纳,(如秦国用商鞅之法。楚国用吴起之术。齐国用孙膑之学都取得了巨大成效。)所以孟子的立法“活动就比较困难_必须与各种学说进行辩论。这样孟子就同时充当辩者与立法者“的双重角色。孔子的立法“只要讲应该如何就可以了;孟子则要不厌其烦地讲为什么要如此。这也就是孟子的学说在学理上远比孔子细密深刻的原因。到了荀子的时代,则不仅百家之学众声喧哗,而且儒学本身的发展也出现了不同的流派,故而他不仅要充当辩者“与立法者“的双重角色,而且还要对儒学本身进行反思_思考如何超越儒学不为世所用的困境并寻求使之成为真正的经世之学的可能途径。因此,对儒学本身的反思和在坚持儒学基本精神的前提下吸收其他学说的合理因素,将儒学建构成一种既有超越的乌托邦精神又具有现实有效性的社会意识形态就成了荀子学说的主旨所在。

从言说立场来看,尽管孔。孟。荀三人都是儒家思想家,都是站在士人阶层的立场上言说的,但具体观之则又各有不同。我们知道,士人阶层是一个处于中间“地位的社会阶层_作为所谓四民之首,其上是以君权为核心的统治阶层,其下是由农。工。商“三民构成的被统治阶层。他们则游离于上下之间。由于社会状况和个体士人自身的具体情况不尽相同,他们的言说立场也就出现差异:或倾向于统治阶层,或倾向于被统治阶层。就九流十家“的整体情况言之,道家。墨家。农家倾向于被统治阶层;儒家。法家。纵横家则倾向于统治阶层。具体到儒家内部,则孔子倾向于统治阶层,孟子更接近民间的立场。到了荀子则又倾向于统治阶层。但是孔子所同情的主要是已然没落的贵族统治者,现实统治者则基本上是他批判的对象;荀子却是试图为现实的统治者谋划切实可行的治国之策。就对于现实统治者的批判来说,荀子既没有孔子对僭越者那种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愤慨,更没有孟子对穷兵黩武者那种率野兽而食人“的痛斥。他基本上是在冷静地为统治者出谋划策,例如其所撰王制。富国。王霸。君道。臣道。致士。议兵。强国。解蔽。正名。成相。大略等篇都直接就是向统治者陈述的治国兴邦之道。尽管我们可以说从总体上看,诸子百家基本上都是救世之术,但是像荀子这样具体。系统的政治策略还只有法家可以比肩。其他诸家学说则不免鼓荡着过多的不切实际的乌托邦精神。如果说孔。孟的学说都是以伦理道德思想为主,那么荀子的学说则毫无疑问是以政治思想为主的。后世历代统治者所奉行的所谓杂王霸而揉之“的治国之道,其实并不像是孔孟申韩之学的结合,而是更近于荀子的学说。

从文化语境的角度看,荀子这种言说立场的形成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文化语境的作用,即诸子之学走向综合交融的必然趋势。我们知道,荀子曾长期游学于齐,是著名的稷下学宫“[1]后期的领袖人物,曾三为祭酒“,即学宫之长。这个稷下学宫是诸子百家聚会之所,形成了各种学说交流。融会。综合的独特文化空间。这个文化空间是齐国君主,例如齐宣王等确立的,虽然学士们不治而议论“,不能算是纯粹的政治人物,但是毕竟受到官方的豢养,所以至少具有半官方的性质。因此稷下之学固然是真正的百家争鸣“,却亦有其共同的特点。这主要有两点:一是对现实政治的关怀,二是兼取诸家的综合性。例如作为稷下之学主流的黄老刑名之学就是结合法家与道家并吸收儒家某些思想因素的综合性的政治学说。[2]荀子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中浸润既久自然会受其影响。

决定荀子言说立场形成的另一个原因是历史语境的作用,即渐近统一的社会呼唤统一的意识形态。战国后期的社会现实已经证明,无论是孔子的克己复礼“还是孟子的仁政“王道“抑或是墨家的兼爱“尚同“与老庄的顺应自然,都无法解决实际的社会问题。法家学说虽然在个别诸侯国得到实施并产生效果,但是作为儒家的荀子又不可能完全认同这种基本上放弃士人批判立场的思想,所以他唯一可行之途就是兼取各家之学来改造孔孟之学,也就是弱化儒学原有的乌托邦色彩而加强其政治层面的可操作性。可以说,在政治伦理方面,荀子之学主要是融合儒法两大入世的思想系统而成的。鉴于历史的经验与现实的需求,如何将儒学改造成具有现实有效性的国家意识形态就成为荀子关注的焦点。这样一来,荀子就不能不在反思儒家原有学说的基础上来建构自己的思想体系。

从某种意义上说,荀学正是在反思儒家学说中最有影响的思孟学派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荀子批评思孟之学云: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犹然而才剧志大,闻见杂博。案往旧造说,谓之五行,甚僻违而无类,幽隐而无说,闭约而无解。“[3]观荀子之意是说思孟之学看上去很是博大深邃,实际上却是玄虚不实。难以索解,更谈不上实际的应用了。所以荀子之学基本上是在儒学的范围内沿着与思孟之学相反的路子走的。这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第一,以性恶“说代替性善“说_改变价值系统建构的逻辑前提。

孟子倡性善说“有一个潜在的逻辑轨迹,即充分启发人的道德自觉性,靠人的道德自律来解决自身的问题,然后再解决社会问题。这是典型的内圣外王“的思路。其说的长处是很明显的:可以激发人们的自尊意识,有助于培养人们对道德修养的信心。但是,其缺点也同样很明显:不能充分提供礼“与法“等外在规范的合理性:既然人性是善的,那么还要那些强制性的规范何用?只要想办法发掘。培育这与生俱来的善性就够了。然而争于气力“的现实社会中的人均为情欲利益所牵引,谁愿意自觉地恪守那些显然于己不利的道德原则呢?对于那些不肯自觉进行道德修养的人来说又该如何呢?荀子大约正是看到了孟子学说的这一不足之处才提倡性恶“之说的。对于孟子和荀子而言,性善“与性恶“之说虽然不排除经验主义的认知性归纳,但主要并不是对人之本质的客观认识,而是出于言说的需要_立法“的需要而设定的逻辑前提。从这两个不同的前提出发,就可以建构起不同的理论体系。言性善,孟子才有充分的理由号召人们存心养性“。推己及人“,从启发人们自觉培育人人皆有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等所谓四端“入手去实现成圣成贤的人格理想。人人都成为圣贤君子并通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推恩“行为使天下亲如一家,那么一切纷争都可以得到彻底的解决了。荀子就不像孟子那样天真了。他清楚地认识到孟子的学说是无法实现的空想。所以他要建立一套强调外在约束之重要性的学说。他的逻辑是这样的:人之性就是生而有之的本能,主要是肉体的欲望,这些欲望都以满足为唯一的目标,没有丝毫自我的约束,所以人性是恶的。一个社会如果人由人性自由泛滥,就必然是混乱无序的,所以圣人才制定礼法“来约束人们。这就是所谓化性起伪“。化性“就是改变人生而有之的天性,使之符合社会规范;起伪“就是根据社会需求来制定可以约束并引导人性的社会规范。前者是目的,后者是手段。荀子说: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故圣人化性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然则礼义法度者,是圣人之所生也。故圣人之所以同于众而不异于众者,性也;所以异而过众者,伪也。[4]

由此可见性恶说“与性善说“之根本不同。盖后者将人世间的一切价值之最终依据归于人性,圣人的意义仅在于为存心养性“的榜样;后者则将价值依据归之为伪“,即人为,圣人则是伪“的主体。对于孟子来说,人人都是潜在的圣人,关键看你能不能自觉进行存养“工夫了;而在荀子的学说中,圣人只是少数的先知先觉,是天生的立法者,他制定着一切社会价值规范。简言之,能够根据社会的需求而为之制定规则的人就是圣人。由此可知,在孟子的观念中圣人与凡人的区别主要看他能否对自身固有本性进行自觉培育;而在荀子看来,圣凡之别主要看其能否为社会立法。一是着眼于内在品性,一是着眼于外在功用,二者之别在此。

第二。以学“取代思“_在修身的方式上采取不同路向。

先秦儒家都讲修身,荀子也不例外。但是他的修身理论似乎是专门反孟子之道而行的。在修身的方式上孔子是思“与学“并重的,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孟子其性善“之说,强调思“在修身过程中的首要地位。认为一个人是成为圣贤君子还是成为小人关键在于是否去思“,即所谓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思“可以使人先立乎其大者“,即做出成圣成贤的根本性选择,孟子还认为诚之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离娄上)这就将思“看作了人立身行事的根本所在。可见在孟子的思想体系中思“是至关重要的,可以说是修身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然而荀子却十分轻视思“的意义。在孟子,既然人性本善,故而要向内发掘,所以重思“;在荀子,既然人性本恶,故而只能向外寻求改造人性的途径,所以重学“。荀子一书,首篇就是劝学,并明确指出: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突出了学“的重要性而否定了思“的价值。那么对于修身者来说应该学什么。如何学呢?荀子认为应该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因为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就是说,从自然宇宙,到人世间,一切道理都包括在这些儒家的经典之中了。至于学的方法则是长期的积累,所谓学不可以已“。积善成德“。真积力久则入“云云,都是讲日积月累的学习方法。

在修身过程中荀子也强调养心“的作用,但是他的养心“与孟子的存心“。尽心“大不相同。约而言之,荀子的养心“乃是清除心中的各种杂念,以便为学“提供必要的条件。在解蔽中荀子指出:

故治之要在于知道。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虚壹而静:心未尝不臧也,然而有所谓虚;心未尝不满也,然而有所谓一;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人生而有知,知而有志,志也者,臧也;然而有所谓虚,不以所已臧害所将受谓之虚。心生而有知,知而有异,异也者,同时兼知之;同时兼知之,两也;然而有所谓一;不以夫一害此一谓之壹。心卧则梦,偷则自行,使之则谋;故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不以梦剧乱知谓之静。未得道而求道者,谓之虚壹而静。作之,则将须道者之虚,则人(入);将事道者之壹,则尽;将思道者静,则察。知道察,知道行,体道者也。虚壹而静,谓之大清明。万物莫形而不见,莫见而不论,莫论而失位。……明参日月,大满八极,夫是之谓大人。夫恶有蔽哉![5]

从这段引文我们不难看出,荀子的心“与孟子大有不同。盖孟子所谓心既是人之善性的寄居之所,又是一道德自我,能够识别善恶并择善而固执之“,因此其自身即含有善的价值,所以人们可以由尽心“而知性“,由知性“而知天“,从而达到合外内之道“的至善“之境。而在荀子,则心只是认识的主体,在其虚壹而静“的情况下可以接受关于道“的知识,它自身则像一面镜子一样是中性的。所以借用中庸的话来说,孟子侧重于尊德性“,荀子则侧重于道问学“。后者开出两汉儒者治学的基本路径;前者则为两宋儒者所服膺。

第三,以礼“法“并重代替仁政“_在重建社会秩序之方式上的不同选择。

先秦儒家,无论是孔孟还是荀子,其学说之最终目的无疑都是重建社会秩序。可以说,是他们对人性的不同看法决定了其对重建社会秩序之不同方式的选择;也可以反过来说,是他们对重建社会秩序不同方式的选择导致了其对人性的不同理解。在这里原因和结果是可以置换的。荀子的治国方略可由三个字来概括,这就是礼“。乐“和法“。这里礼“和法“是带有强制性的外在规范;乐“则是文教方式。他之所以强调学“,目的也就是使人们通过学习而自觉地认同作为外在规范的礼“和法“并接受乐“的熏陶。这与孟子将固有的人性理解为外在规范的内在依据,因而主张由向内的自我觉察。自我发掘而自然而然地导出外在规范的理路是根本不同的。那么荀子是不是就是走上了法家一路呢?也不能下如此断语。荀子与法家也存在着根本区别。荀子学说的独特性主要表现在他对礼“与法“的关系的理解上。

与荀子一样,法家也认为人性是恶的,所以他们主张制定严刑峻法来约束人的行为。然而荀子一方面强调人性恶,一方面又强调礼“的作用,这与法家是不同的。这就难免有人可能提出这样的问题了:人之性恶,则礼义恶生?“[6]礼义“是道德规范,具有善的价值,既然人性本恶,那么礼义“这样善的价值由何而生呢?荀子的回答是生于圣人之伪“。在荀子看来,人类的生活必然是社会性的,用他的话说就是人之生,不能无群“[7]。但是由于人性本恶,有无穷无尽的欲望需要满足,故而难免出现争斗,人类社会也就混乱一片,不成其为群“了。所以人类社会就必须有分“,也就是建立在差异基础上的秩序:人们在社会上的地位不同,享受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也不同。但是这个分“又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人为地制定的,这就有一个合理性的问题:你根据什么来规定这种差异?这种合理性的原则便是礼义“。所以荀子说:

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无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8]

这样看来,荀子的逻辑是很清晰的:人类生存的需要决定了群“的生活方式;群“又必然要求着差异与秩序;礼义“在根本上来说就是关于这种差异与秩序的合理化原则。那么,法“在荀子的学说中又有怎样的意义呢?我们先看看荀子的提法:

古之圣王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而导之也。使皆出于治,合于道者也。

若夫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感而自然,不待事而后生者也。夫感而不能然,必且待事而后然者谓之生于伪。是性伪之所生,其不同之征也。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然则礼义法度者,是圣人之所生也。(性恶)

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劝学)

从这些论述中可以看出,首先,法与礼义有着密切联系,二者互为补充[9],都是对人的行为的强制性规范措施。其次,法与礼又有所不同。大体言之,礼是比法更带有根本性,是制定法度的依据。换言之,在荀子的思想中,礼更加重要,法是作为礼的补充才获得意义的。第三,联系王制篇关于司寇与冢宰之职责的论述[10],我们可以确定,法实际上是为了维护礼的实施而进行的赏罚措施。礼是要靠自觉遵守的,如果出现悖礼之行怎么办呢?恐怕就要依法来惩罚了。

由此不难看出,荀子的政治学说是社会的需要而不是美好的理想提出的,因此较之思孟之学具有明显的可操作性。对于那些虚幻玄妙。没有实际用处的言说荀子一概表示轻视。他说:言必当理,事必当务,是然后君子之所长也。……若夫充虚之相施易也,‘坚白’。‘同异’之分隔也,是聪耳之所不能听也,明目之所不能见也,辩士之所不能言也,虽有圣人之知,未能偻指也。不知,无害为君子;知之,无损为小人。工匠不知,无害为巧;君子不知,无害为治。“[11]由此可知荀子学说是以致用为鹄的的,凡无益于修身治国的言说都是无效的。所以可以说荀子是儒家中的实用主义者。

第四。用人之道“取代天之道“_否定了形而上玄思的意义。

对于天“或“,孔子是存而不论的,所以自贡说:夫子之言性与,不可得而闻“(公冶长)。到了子思和孟子则主张合外内之道“_以命“与性“为中介沟通天人关系,将人之道“与天之道“统一起来,根本目的是为儒家所宣扬的社会伦理价值寻求最高的价值依据。在运思的层次上则达到了形而上的思辨高度。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尽心上)又说: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离娄上)中庸也说:诚者,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这都是说人之道“与天之道“具有内在的相通性,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就可以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天之道“(也就是天地化生万物的品性)。这是儒家式的天人合一“的真正含义。然而荀子却将人之道“与天之道“严格区别开来。他说:先王之道,仁之隆也,比中而行之。曷谓中?曰:礼义是也。道者,非天之道,非地之道,人之所以道也,君子之所道也。“[12]在荀子看来,人与天之间在价值观念的层面上并无任何联系,人世间的价值本原只能在人世间寻找。这样一来,荀子就将在思孟学派那里已经把意义的空间拓展到形而上之超验领域的儒学又拉回到人世间,使之回到孔子学说那样的纯粹政治。伦理哲学层面。

通观孔子。孟子。荀子等先秦儒家的三大代表人物的思想,他们的共同特征是都将个人的道德修养同样重建合理的社会秩序统一起来。借用庄子天下篇的说法就是内圣外王之道“。他们的区别在于:孔子基本上是内圣“与外王“并重,一部论语讲论个人道德修养的内容与探讨治国之道的内容不相上下。克己复礼“四字恰能说明这种情况。到了孟子则强调内圣“超过外王“。在外王“方面,他只是提出了一个仁政“。王道“的社会构想以及置民之产“。与民同乐“实施办法。这些与当时七国争雄的社会现实相去甚远,完全是一厢情愿的乌托邦。但在内圣“方面孟子却提出了一系列新范畴。新设想,对于后世儒学的完善。发展产生了极为重大的影响。诸如知言“。养气“。存心“。养性“。四端“。自得“。诚“。思“。推恩“等等,构成了一个完备的个体人格修养的道德价值体系。所以大讲心性之学“的宋儒将孟子视为儒家道统的真正传承者并沿着他的理路建构自己的思想系统,决非偶然之事。到了荀子,则又反孟子之道行之:将关注的重点从心性义理。成圣成贤转移到寻求切实可行的治国之道。从孔。孟。荀的言说指向而言,孔子对弟子(士人)的言说与对诸侯君主的言说并重_一方面教育士人如何成为君子,一方面劝告君主如何实现道德的自律。孟子则对士人的言说多于对君主的告戒_孟子一书充满了士人的自我意识。如何成圣成贤。做大丈夫“。做君子“毫无疑问是其主旨。而荀子的言说就主要是指向现实的当政者的。他不仅教导君主们如何做人,而且为他们提供了一套完备的政治策略。这与孟子对君主的言说主要是从道德的角度匡正。引导其行为是根本不同的。在荀子一书中道德修养明显地从属于治国之道。

造成先秦儒学代表人物言说价值取向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历史语境与文化空间的不同。在孔子的时代,西周文明的遗留还在政治生活与文化生活中居于重要地位,孔子有充分的理由试图通过人们的自觉努力而使这些遗留重新成为社会的主导。所以他必然将克己“与复礼“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在他看来,克己“是复礼“的唯一方式,而复礼“则是克己“的主要目的,二者实在不可以偏废。在孟子之时,纵横家已然大行于世,在诸侯国的礼遇之下,士人纷纷投靠,为了功名利禄而放弃自己的乌托邦精神。所以作为最具有独立精神的士人思想家孟子首先需要做的事情就是重新唤起士人阶层那种自尊自贵的主体精神与格君心之非“的帝师意识。他的言说主要是向着士人阶层的,他的目的是使士人阶层意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成为社会的主导力量,承担起为社会立法的伟大责任,而不要堕落为当政者们工具。孟子的思想之所以在后世的士人阶层中获得广泛的认同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荀子的时代情况又有所不同:事实已然证明了孔孟思想的不切实际,天下统一于兼并战争的趋势依然不可逆转,而且这种趋势也已经证明了法家思想的实际价值。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代儒家思想大师的荀子当然不能盲目地恪守孔孟的传统,他有责任在保持儒家基本精神的基础上融会百家之学,将儒学改造成一种既含有伟大的理想,又具有实际效应的经世致用之学。所以为即将一统天下的君主提供治国之道,为士人阶层在新的政治形势下如何确定自己的身份提供依据_这恐怕才是荀子学说的主旨所在。在荀子一书中有君道。臣道的专篇,这正体现了他试图建立一种君主与士人阶层分工合作的新型政治模式的设想。这可以说是对春秋战国数百年间诸侯君主与士人阶层之关系的理论总结。

荀子的诗学观念是与他的整个思想体系紧密相关的。其总体倾向也是实用主义的,具体言之主要涉及到下列几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对诗所言之志“的新阐释

诗言志“之说究竟是何时提出,迄今并无人们普遍接受的结论。但是将诗“与志“相连而言之则是战国时期比较普遍的现象。例如左传襄公二十七年有诗以言志“之说;昭公十六年有二三君子请皆赋,起亦以知郑志“之说;国语·楚语上有……教之诗而为之导广显德,以耀明其志“之说;孟子·万章上论说诗方法时有以意逆志“之说;庄子·天下篇有诗以道志“之说,等等。这说明诗“是用来言志“的,乃是彼时的共识。但是关键问题是如何理解这个志“字。看上述引文,志“并不是一个具有确指的概念,而是泛指人的情感和意愿,是作诗或赋诗所要表达的意思。即使是孟子的以意逆志“也只是指诗人作诗的本意。然而荀子却有了新的阐释,其云:

圣人也者,道之管也。天下之道管是矣,百王之道一是矣,故诗。书。礼。乐之归是矣。诗言是,其志也;书言是,其事也;礼言是,其行也;乐言是,其和也;春秋言是,其微也。故风之所以为不逐者,取是以节文也;小雅之所以为小雅者,取是而文之也;大雅之所以为大雅者,取是而光之也;颂之所以为至者,取是而通之也。[13]

对于这段论述应予以足够的注意,因为这是汉儒说诗的基本原则,也是儒家诗学观念的最终完成。这里的要旨在于将诗三百“一概视为圣人意旨的表达,从而将其规定为儒家经典。如前所述,荀子与孟子很重要的区别之一是对圣人“的作用看法不同。与此相关的则是对圣人之道“的理解的差异。在孟子看来,圣人之道“实际上是天之道“与人之道“的统一,前者是最终的价值依据,具有本体的意味;后者是前者在人世间的具体显现,也就是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规范。圣人之所以为圣人,就在于能够自觉到人之道“与天之道“的内在相通性,并通过个人的努力使二者都得到彰显_仁。义。礼。智等道德规范也不是人为的东西,而是天之道“的产物,所以即使是圣人在这里也不创造什么,而是使人人本自具足的东西得到显现。这就是所谓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14]之义。思孟学派与宋儒在学术上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试图给他们所选择的人世间的价值系统寻找一个超越于人世间之上的本体依据,由于文化语境与历史语境的双重限制,他们只能吸收老庄之学的精神,将无限的自然界设定为这种本体依据。荀子却是反其道而行之:在他看来,人世间的价值都是人自己制定出来的,这就是所谓伪“,根本与天地自然无涉。人之所以是人而不是其他的自然之物,正在于他能够制定人人遵守的礼仪规范。圣人之所以异于常人,就在于他就是这礼仪规范的制定者。诗。书。礼。乐之所以可贵也正是因为它们是圣人思想情感的表现或立身行事的记录。所以诗所言之志“不是一般人的思想情感,而是圣人的意旨。他在赋篇中说:天下不治,请陈佹诗。“这里佹“通诡“,佹诗“即是言辞诡异之诗。荀子称自己的诗为佹诗“,恰恰体现了他既以圣人自命,又不敢堂而皇之地自称圣人的矛盾心态。实际上荀子正是要像圣人那样为天下立法的。

[1][2]下一页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