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中的主位与子主位【5405字】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汉语中的主位与子主位【5405字】

摘要本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汉语语法学界一直重视对汉语中主位(Topic)的研究。比较有代表性

的是李讷和汤生提出的汉语是主位突出的语言(Topic-prominentLanguage)的观点(Li Thompson,1976)

。然而李讷与汤生的主位仅是一个话语分析(论文网Discourseanalysis)的单位。而本文认为:主位不仅是话语

分析单位,而且是一个句法分析单位。本文的主要论点是:一。主位是汉语句子的标句词,它的存在具有心

理现实性;二。汉语把“字结构中存在着子主位。本文还认为:汉语句子结构中主位位置的突出句法作用

以及子主位的独特存在,是造成汉语句子结构松散,行文造句自由的原因之一。本文对主位与子主位的讨论

是在管约理论(GovernmentandBIndingTheory)的框架中进行的。

一。标句词与主位

1.英语中的标句词

标句词COMP[①]的确立归功于布雷士南(Bresnan,1970),他建议把一切句子,不论是从句还是

主句都分析为S?[②],主句中如无wh词[③],就把标句词COMP空着;在句子转换为疑问句时,wh

词称入COMP。

2.汉语中的主位

汉语中的wh词和英语的不同,并不全部位于句首,其分布较自由。如下:

(1)谁是小明?

(2)你什么时候去北京?

(3)你去北京干什么?

可见,wh词位于句首不是汉语的特征。然而,汉语中却存在着普遍的主题化(Topicalisation)现象,

于是相应产生了句法上的主位。如下:

(4)鸡i,我吃了ti

(5)淮河i,我们一定要修好ti

根据乔姆斯基的论证(chomsky,1977),主题化是一个相当于wh移位的过程。这样,主位便自然地相当

于COMP。支持这一观点的理由有两点:一。主位位于句外,分布不自由;二。主位处于非主目位置(?

-position),即?位置,于是便?约束[④]它的语迹。在管约理论中,wh语迹(wh-trace)亦被称作变

项(variable)。在逻辑学中,变项是相对于常项(constant)而言的,而管约理论中的变项并不完全等于

逻辑学中的变项,它更多的是一种句法意义上的变项。这一变项要满足两项句法要求:一。受?约束;二。

有格标记[⑤](+Case)。这两项要求,汉语主题化后留下的语迹亦完全满足。

二。主位突出的观点

李讷与汤生认为主位突出“是划分汉语语言类型的重要依据,由此汉语与英语等主语突出(Subject-

prominent)的语言便区分开来,但李讷与汤生的主位是与述位(comment)相对的,他们认为汉语的基本句

子结构表现为主位_述位“的关系。但这种意义上的主位并不能深刻说明汉语的句法本质,它只是一个

话语层次上的概念。

持汉语是主位突出的语言的观点的学者们还认为,汉语的述位多由主体和述位组成,故有汉语套盒“

[⑥]之称(Chinese-boxstyle)。如我今天城里有事“。我“是全句的主位,而今天“与城里

“则又分别被认为是属于不同层次的述位里的主位。这显然是在话语层次上进行的一种话语分析,不足以说

明汉语句子结构的句法本质。从句法上考虑,象今天“和城里“之类的副词是说明时间和地点的状语而

不是什么主位。于是,在句子结构上便也不存在所谓的套盒风格。

汉语是主位突出的语言并不表现在汉语套盒“上,而表现在主位的突出的句法作用以及子主位的独特

存在上。主体的突出的句法作用表现在两点:

1.普遍的主题化运动

汉语句子以主位作为标句词,主位是句子结构中客观存在的一个可以允许一定成分移入的位置。由于这

一原因,主题化运动在汉语中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如:

(1)他对现在的什么事儿都看不惯,什么事儿也不想管,牢骚不停地发,麻烦不沾手,等离休[⑦]

。(申小龙,1991)

象这种句子很难设想会在英语中出现。英语中的主题化只是一种个别现象,如下:

(2)buthischaracteriIdespiseti这是因为主位并不是英语中的常设位置,故不是英语的标句

词。COMP是英语中的常设位置,它是英语的标句词并触发wh移位。[⑧]如:

(3)WhatiwillPoiroteatti

2.空主位的心理现实性

在汉语中,主位可以取词汇形式,形成非空位主位(non-gaptopic);也可以取零形式,形成空主位

(emptytopic)。请看下例歧义句:

(4)鸡吃了。

此句有两种解释,其一为鸡吃了某物“;其二为某人吃了鸡“。歧义的产生源于结构的差异。取前

一种释义,句(4)的D结构为(5):

(5)[cpOi[IP鸡j,吃了ei]]

取后一种释义,句(4)的D结构为(6):

(6)[cpOi[IPei吃了鸡j]]

在(5)和(6)中,占据主位的分别是一个空算符(nulloperator),它们又分别为?约束一个变项

。在(5)中,受空主位?约束的是句子宾语;在(6)中,受空主位?约束的是句子主语。在汉语中,句

子主语或宾语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移入主位,然后删略,形成空主位[⑨]以及受其?约束的加同一下标的

(co-indexe)语迹,即变项。突出的主位正是汉语中大量存在的主语或宾语省略现象的根源。不管这种省

略是出于句法上还是出于语用上或文体上的原因,主位由于它的位置和地位在句子结构中的突出性,使得大

量的主语或宾语省略在句法上成为可能。实际上,在心理上人们总是把省略的成分自动地放在主位上来理解

,使得省略的成分虽无语音形式依然在人们的心理上占据突出位置,从而不影响理解的完整性。由此可见,

空主位的存在完全在于其心理现实性。

至此,我们可以把汉语空主位的形成规则形式化地说明如下:

(7)任何句子中的主语和宾语中的任何一个,且只有一个,可以随意性地(optionally)移入主位;

只有移入主位的成分可以随意删略;移位后留下的语迹总是受主位位置上的算符?约束。

三。子主位假设

前面说过,汉语的主位突出还表现在子主位(sub-topic)的独特存在上。子主位是笔者的一个假设,

姑且称之为子主位假设(sub-topihypothesis)。那么,子主位是如何形成又如何存在的呢?

当句子鸡吃了“表示某人吃了鸡“这一层意思时,鸡“似乎占据主位位置,因为我们还可以用逗

号把鸡“和其它成分分开:

(1)鸡,吃了。

但从它的D结构看出鸡“不可能占据主位,因为主位已被空算符占据,形成空主位。其D结构重复如

下:

(2)[cpOi[IPei吃了鸡j]]

当然,如果鸡“在其它成分移入主位前率先进入主位,则是可以的。假设句(1)的主语为我“并

且没有移位,如下:

(3)鸡,我吃了。

但这时我“则不可能再移入主位,因为主位已被占据;于是我“亦不可能被删略,因为根据我们的

空主位规则,只有移入主位的成分可删略。那么在与D结构(2)对应的S结构中,鸡“应该选择哪一个

位置作为落脚点?乔姆斯基在语障(chomsky,1986b)一书中对他的X理论作了局部修正,他把S写作I

P,把S?写作CP,这样,IP和CP便都体现为向心结构了(endocentricconsturction)。X理论中的

CP的结构如下:

(4)a。C“→Spec;c

b。C→C;IP

其中,C与IP一起形成C?;C?又与标志语(specifier)一起形成最大投射C″或CP。标志语[

Spec,CP]位置是疑问词移位的落脚点。如果我们把汉语的主位放在[Spec,CP]这一位置,那么CP的中心

词(head)C位置还空着。这时句(2)中的鸡“在S结构能否移向C?回答是:不能。因为把鸡“移

入C将违反双重充盈COMP鉴别式“。

(5)双重充盈COMP鉴别式[⑩](filtre):

当一个具有语音形式的wh短语占据某一CP的Spec时,这一CP的中心词C不能再支配一个具有语音形

式的标句词。然而,从鸡吃了“这一表层形式来看,鸡“在S结构确实经历了移位,那么它移取的是一

个什么位置?

1.作为附加过程的子主题化运动

请看下面的一个选自波兰语的例句:

(6)Mariazastanawialasie[ktocoMariawonderedwhowhatprzyniseie]wouldbring。

玛丽亚想知道谁会带来什么’

句(6)方括号内的间接问句有两个wh词引号。表面看来,句(6)似乎违反了双重充盈鉴别式“的

规定,但这个句子却是完全正确的,这一情况需要得到解释。波兰语句子(6)之所以正确,在于co在S结

构并没移入C,而是附加(adjoin)到IP上去了。co之彰的kto则按常规移入[Spec,CP]。如下:

(附图[图])

在(7)中,具有语音形式的成分占据了[Spec,CP]位置,而C处却空着,故不违反鉴别式*5)的规

定。

在(7)中有两个IP,IP[,1]是基础最大投射(basemaximalprojection),IP[,2]支

配着基础最大投射IP[,1]和附加的NP。NP受IP[,2]支配但却不受IP[,1]的支配。关

于支配[①①]乔姆斯定义如下:

(8)仅当A受B的每个成份(segment)支配时,A受B的支配。(chomsky,1986b)

在(7)中,A便是NP,B是I的最大投射,即IP[,1]加IP[,2]。NP并不受I的最大

投射的每一个成分的支配,因为IP不支配它。但同时NP又没脱离I最大投射的支配范围,因为IP[,

2]支配着它。故NP并没有被从IP排除出去。对于排除(Exclusion)乔姆斯基定义如下:

(9)如果B的成分没有一个支配A,B排除A于B外。(chomsky1986b)

形象地说,由于附加而设立的位置宛如阳台。一个人在阳台上时,我们既不能说他在屋外又不能说他在

屋内。乔姆斯基规定短语只能附加到最大投射上去,附加的位置只能是?位置。

至此,我们可以确定鸡“在与D结构(2)对应的S结构中的位置了。这一位置是一个附加位置,一

个?位置,即我们所说的子主位。(2)的S结构如下:

(10)[cpOi[鸡j[IPti吃了tj]]]

为什么要把这一附加位置称为子主位呢?这是因为在汉语中(i)附加过程相当于主题化过程;(ii)在

表层句子形式(surfaceform)中可找到子主位存在的明证。

在主题化运动中,主题化了的成分总是从A位置移入?位置,并?约束自己的语迹;同时,留下的语迹

有格标记。而子主位的形成便是一个子主题化过程,以上的条件亦完全满足。和主题化一样,子主题化在汉

语也是一个经常性的运动,于是相应产生了子主位,这是子主位产生的句法依据。由于子主位也是人们注意

力集中的焦点,它的存在也具有心理现实性。对于这一切最好的证明便是汉语所独有的把“字结构。

2.把“字位与子主位

前面说在表层句子形式中可找到子主位存在的证明,便是指在汉语中存在着把“字句这一特殊句式。

在把“字句中存在着把“字位。所谓把“字句,是指用介词把“将宾语提到动词前面的一种句式。

如:

(11)我[把鸡i]吃了ti

(12)我们一定要[把淮河ti]修好ti

而所谓把“字位便是指把“加NP在句内所占据的位置。对于把“字位内的把“字成分(即

把“加NP)传统上有两种分析方法。其一是以黎锦熙。刘世儒两先生为代表的语义分析方法,他们把把

“字成份依然看作宾语,即所谓的宾提动前“(黎锦熙。刘世儒,1957)。但这种分析无法对一些在

语义上不是动词的受事的把“字成分作出解释。如:

(13)你看看,把他跑得满头大汗。

(14)偏偏把老王病了。

在以上两句中,无所谓宾动提前“。其二,便是结构分析法。张志公主编的语法和语法教学认为

,这种所谓的把“字提宾句,用在动词前面的宾语在意义上虽然依旧受动词支配,但是在结构上已经跟

那个介词合成一个介词结构,整个介词结构作动词的状语。“[①②]但是把把“字成份看作状语也颇费

解,它是什么状语?方式状语?程度状语?它是如何修饰动词的?这一切似乎都说不清楚。另外,有时把

“字还可以省略,这时把“字位内的成份是作什么语?如下:

(15)a。他把眼睛看得都发红了。

b。他眼睛看得都发红了。

解决这些问题的唯一途径便是把把“字位看作一个子主位,把把“字成分看作子算符。这一子主位

的形成是由于子主题化运动导致的。如果比较一下子主位与主位的信息结构,便会发现它们基本等值。如下

:

(16)淮河i,我们一定要修好ti

(17)我们一定要把淮河i修好ti

[子主位;已知信息][新信息]

另外,它们在句法上也等值。它们都处于?位置,都分别是?约束自己移位留下的语迹,这个语迹都带

格标记。所不同的是,主句完全位于句外,而子主位都处于一个阳台位置“。

值得注意的是,子主位的形成总是导致主语向主位的移取,且只有当主语移入主位后,子主题化过程才

能开始。否则,句子不合语法:

(18)把淮河我们一定要修好

由于以上原因,当句子结构内有子主位时,句子的主语位置一定空着,里面留下主语的语迹。主语移入

主位后,其删略为任意性的,这一情况我们的空主位形成规则已充分说明。下面请看(17)的S结构(1

9):在(19)中主语先移入标志语,即汉语的主位位置,然后宾语移入子主位。其中I[①③]也移了

位,它从中心词位置移入中心词位置,故称之为headtohead移位。I的移位是随意性的,这种移位和双

重充盈COMP鉴别式“无关。

至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子主位假设在句法上完全是成立的,它符合我们对把“字句的语感。由于

主位在汉语句子结构中的突出存在,汉语行文造句较为自由,移位和省略的自由度较大。而子主位的形成总

是先触发主题化运动,更使得句子结构松散,弹性增大。在把“字句中,由于子主位的存在,主语移入主

位,由A位置移入?位置,和谓语关系愈见疏远,故省略往往势在必行。这足以说明为什么在实际生活中大

量运用的许多把“字句是不带主语的。当主位为空主位时,把“字在子主位的删略在句法上是随意性的

。如下:

(附图[图])

(20)a。[cpOi[IP把鸡j[IPti吃了tj]]]

b。[cpOi[IP鸡j[IPti吃了tj]]]在把“字句中,主语移入主位后省略与否往往由语用

或文体因素决定,但其省略的可能性及可行性却是完全由句法决定的。句法的决定性表现在:(i)主位的突

出性;(ii)子主题化触发主题化过程;(iii)空主位具有心理现实性。

现在,我们可以把子主位的形成规则形式化地说明如下:

(21)当且仅当主题化过程完成以后,子主题化方可进行;子主题化形成子主位;子主位?约束移位

后留下的语迹。

四。结束语

本文讨论了汉语中主位的性质及其形成规则;提出了子主位假设。本文的结论是:(i)汉语中的主位具

有句法突出性,它是汉语句子的标句词;(ii)空主位的心理现实性是汉语中主语和宾语省略的原因;(iii

)子主位在汉语中是一个客观存在;(iv)子主题化总是先触发主题化运动。本文认为以上这些因素是导致

汉语和西方语言(如英语)相比,具有动态“感的句法原因之一。

①COMP=complementizer

②S?由COMP加S组成,为最大投射。

③指具有wh性质的词。

④?-binding。约束理论(bindingtheory)指出,NP移位后对其语迹进行主目约束(A-binding)

,而wh词移位后对其语迹进行非主目约束。

⑤格理论(casetheory)规定语迹须带格标记(case-marked)。

⑥详见CharlesFHlckett,(1958)ACourseinModrenLinguistics。

⑦实际上除第一句有非空位主位外,其它各句在主题化之后都形成了空主位。另外,(1)中还有子主

题化发生,形成了子主位。

⑧在英语中移取x(move-x)具体体现为NP移位(NP-movement)和移位(wh-movement)在汉语移

取X体现为NP移位和主题化运动。

⑨一般认为空主位是在D结构基础生成的(base-generated)(Haegeman,1991:42D);笔者认为汉语

的空主位只能在S结构经移位和删略形成,故严格地讲,象[cpOi[IPei吃了鸡j]]这样的结构已不是D

结构,因为它已经历了一次移位,即主语移取主位。

⑩详见Haegeman(1991:348)。

①①支配(dominance)须放在树形图中来理解。

①②详见张志公(1957:232)。

①③I,即INFL,汉语意思为屈折成分“。在(19)中,I不移位,句子亦正确。如:

我们把淮河一定要修好。

参考书目

黎锦熙。刘世儒:(1957)汉语语法教材,商务印书馆。

申小龙:(1991)中国句型文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宋玉柱:(1991)现代汉语特殊句式,山西教育出版社。

张志公:(1957)语法和语法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

Brresnan,J。(1970)OnComplementizers:towardasyntactictheoryofcomplementtypes,Foundatio

nsofLanguage,6,297-321。

Chomsky,N。(1970)RemarksonNominalisation,inJacobs,R。andP。S。Rosenbaum(eds),EnglishTrans

formationalGrammar,184-221。Chomsky,N。(1977),OnWh-movement,inCulicover,WasowandAkmajia

n,eds。

Chomsky,N。(1981)LecturesonGovernmentandBinding,Dordrecht:Foris。

Chomsky,N。(1982)SomeconceptsandConsequencesoftheTheoryaofGovernmentandBindingCam

bridge,Mass:MITPress。

Chomsky,N。(1986a)KnowledgeofLanguage,itsNature,Origin,andUse,NewYork:Praeger。

Chomsky,N。(1986b)Barriers,Cambridge,Mass:MITPress。

Chomsky,N。(1988)LanguageandProblemsofKnowledge。ThemanaguaLectures,Cambridge,Mass:MIT

Press。

Haegeman,L。(1991)IntroductiontoGovernmentandBindingTheory,Oxford:BasilBlackwell。

Hockett,C。(1958)ACourseinModernLinguistics,London:MackMillan。

Li,C。N。(ed)(1976)SubjectandTopic,NewYouk:AAcademicpress。

ONeil,W。(1983)LinguistticsandAppliedLinguistics,Jinan:ShandongUniversity。

(责任编辑周棉)*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