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學专业應用性改造探析【5414字】
时间:2023-03-09 22:49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www.youerw.com 点击:次
[内容摘要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当今社会新的人才需求架构下进行应用性改造是必然。明智的选择。主义的实践观。新的知识观为专业应用性改造提供了本体论。认识论的基础,为高校知识教育向能力培养转变以增强学生就业能力的实践摸索提供了理论依据,指明了专业改革的方向,有效地指导了具体专业的实践教改活动。 <论文网p>[关键字汉语言文学应用型教改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改造提出的背景。 汉语言文学专业(以下简称中文专业“)作为一个传统专业,在中国高校中设置时间比较长,办学历史悠久,文化积淀相对深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也比较稳定。国家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2003年颁布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2003,对该专业规定开设的13门课程没有什么变化。业界几乎形成一种普遍的认知,中文专业是传统专业中底蕴最丰赡的一个学科,也是现代大学体系中最稳定的专业之一,有着其学科自身的特点及魅力。 可是,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的形态,尤其是对具有较强实践应用能力的人才需求迫切。传统学科中心化的专业结构设置,将教学内容设计为一系列体系化的理论和知识谱系,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以教师为中心进行知识讲授,且讲授的知识也就作为考试考查的主要内容……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的现象十分普遍,这样的教育教学模式势必导致培养能坐而论道,不能起而行之的人才。 这非常不利于学生就业。浙江大学中文系曾做过毕业生调查,有45。5百分号的人认为专业的社会适应性不强,需要一年以上才能适应工作环境。社会适应性不够具体表现为动手能力较差,包括无法操作办公自动化设备。对公文的写作不熟悉(18。4百分号的人在工作困难一栏里选择应用性文本生疏“)等;书生气足,不懂待人接物的技巧(23。7百分号的人在工作困难一栏里选择人际关系难于处理“);在所学转为所用方面存在缺陷。有54。8百分号的毕业生认为中文专业缺乏鲜明的特色与可操作性,缺乏实用的技能,似乎是万金油“,但又缺少实际工作的能力[1]。 作为兴办时间较长的中文专业,在很长一段时间被定位为作家。文艺理论家和语言学家等专家学者的摇篮。然而,社会对专家。学者的需要毕竟是有限的。当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后,当中文专业由少数综合性大学和师范院校举办变为更多其他类型学校的新专业以后,就必须面对培养应用性人才的问题。也正因如此,许多高校在上个世纪末本世纪初都不同程度地尝试了对传统中文专业的改造,中文专业招生时树起了新闻传播“。涉外文秘“等旗号以吸引考生即是证明。 中文专业越来越无法忽视其当今就业的严峻性和大众质疑的尴尬。在如此情形下,专业应用性改造被普遍地提出来。探索最多的是兴办中文专业较晚的普通理工院校,因为在夹缝中求生存,既不能完全以传统的专业办学模式为依据,也不能照搬理工科办学模式,因此提出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结合学校的办学条件,立足市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思路。强调人才培养上,不仅注重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特别是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论及高校人才培养时明确指出:注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这是党中央在新的世纪。新的时代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也充分说明从知识教育向能力培养转变是高校共同面临的问题。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改造的理论依据。 对一个传统专业进行改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并不是增减几门课程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专业改造牵涉到观念的转变。教法的改良。课程的改设。实践体系的建构。教师角色的改变和能力的提升等。笔者认为首先必须改变传统观念,在教育理论指导下实现自觉,否则只能是小打小闹的局部改良而已。 1。实践观为应用性改造提供了本体论基础。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学生需要通过实践,不断积累个人经验,扩大自己的认知范围,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在全部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以内在体验的方式参与教学过程,在过程中理解自己,理解人生,理解社会,使人的精神世界受到启迪,人的生活方式得到建构,有效地促进人的发展,从而实现人的价值。指出,人的劳动实践使生产者也改变着,炼出新的品质,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2]。 教学实践活动不仅可以验证知识,重演知识产生的过程,还可以生成建构新的知识。学生的认识主要是在实践和活动中发展起来的。认识这一规律的重要意义在于必须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活动起来。既动脑。又动手。动口,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而不是静听。静观。这是涉及教学观念变革的一项具有根本意义的变革。“[2]大学生在丰富多样的实践形式中学习,可以有效地发挥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我们不是以主体表象的方式来认识世界,而是作为行动者来把握。领悟我们借以发现自身的可能性。从表象转向操作,从所知转向能知,并不否认科学有助于揭示周围世界这一种常识性观点。“[2] 2。新知识观为教学实践活动提供了认识论基础。 传统的学科理论学习的指导思想是学科知识论,其隐含的假设是:所有的知识都是有用的;职业能力即知识的运用,所以知识的传授要先行,知识要有系统性。完整性,实践课是理论课的演绎和附庸。人才培养方案一般按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含实习)分别安排在前期。中期和后期讲授。在学习过程中,先学枯燥。抽象的理论,然后开展具体的实践,对实践的理论思考在前,作为思考对象的实践在后,这脱离了职业活动的过程。 杜威强调知行统一“和行“的重要性,认为如果实验科学的进步有所表明,那就是除非作为‘做’的产物,否则就没有所谓真正的知识和有效的理解“[3]。即通俗的理解:做中学“,使我们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本取向。 英国科学家。思想家波兰尼提出,人的知识有两种类型:显性知识和缄默知识。显性知识是指那些通常意义上可以运用语言。文字或符号来表达的知识,而缄默知识则是指那些平时为我们所意识不到。但却深刻影响我们行为的知识。与显性知识相比,缄默知识不能通过语言。文字或符号进行逻辑说明,往往只可意会而不能言传,不能以正规的形式传递,它是一种连知识的拥有者和使用者也不能清晰地表达的知识,通过身体的感官或理性的直觉而获得,因而也不能加以批判性反思,具有明显的情景性和个体性[2]。它的获得主要不是靠读书或听课,而是需要亲身参与体验。这一新的知识观为教学实践活动提供了认识论基础,促使我们重新评价专业实践教学的价值。没有个体缄默知识的参与,没有实践,学生难以真正掌握理论知识,理解其真谛。[论文网LunWenDataCom] 三。在先进理念指导下的专业应用性改造。 一个专业的改造不能仅仅是修修补补,如果这个专业还有存在的价值和必要,那就应该根据社会对该专业的需求,在先进理念的指导下进行重新定位,在新定位的指导下对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教育教学的各个要素作全面的调整。 1。结合专业。学校。社会三方,明确专业定位,重造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社会需求重新进行应用性中文专业的定位,在专业定位的基础上重造人才培养方案,是应用性中文专业改造的首要任务。在原来专业学习的基础上,拓展专业方向,寻求专业教学与市场需求的契合点,是中文专业实现应用性的基本导向,更是其在竞争中谋生存。求发展,适应社会需要的途径。 中文专业的应用性定位应该在处于学科理论与职业技能之间的专业修养层次。在遵循专业教学规律的基础上,科学建构课程体系:围绕核心能力培养设置类型课程,并使各类型课程科学组合。形成基础+方向应用模块。非独立实践环节课程+独立实践课程“的新课程体系。即保留基本的专业基础课程体系,但适当压缩学时,增加应用性的方向课程;强化实践教学,除了在一些课程内安排实践教学环节,还设置相对集中的培养能力的独立实践课程。 除基础课外,专业课程体系相应调整为三大类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专业选修课。由于各自定位的差异,实践教学也有不同的设置:不包含实践环节的课程。包含实践环节的课程。独立实践环节课程。这样既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又能使学生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掌握相应的职业技能,实现人才的多元化培养。现在有一种倾向,一讲‘宽口径’,就似乎本科可以不要专业了,学生什么课都选,没有一点专业归宿,恐怕也有问题。弄不好就是‘万金油’,就更是浮躁了。口径过宽,基础就不可能厚。“[4]温儒敏的这段话当然也值得我们深思。 2。培养双师型人才,打造适应专业改革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专业改革的关键。要能够按照新形势下的课程设置来开课,对于教师无疑是一大挑战。从现职教师情况看,大多具有博士。硕士学位和教授。副教授职称,但缺乏与所授课程相应的社会实践经历,对社会于中文专业人才的素质能力要求知之不详,不能充分胜任教学实践活动。教师的这一局限将成为中文专业应用性改造的短板和瓶颈。 培养双师型教师是应用性中文专业改造的关键所在,而这首先需要转变教师的观念。教师必须认识到专业改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自觉。主动地适应改革的需要。其次,应采取教师轮训的方式,将教师送到将来学生就业的行业或岗位进行先行培训,或者教师与学生一起到实习基地或一些对口用人单位进行锻炼“或兼职“,弥补应用性能力差。与社会隔膜的缺陷。再次,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跟专业能力培养相关的各种社会活动,这样可以使教师积累实践经验和实践案例,有利于教学和学生能力的培养。 3。围绕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良。 汉语言文学专业核心能力表述为:合旨得体的言说和写作能力。自如灵动的沟通与策划能力。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等。教学的重点围绕专业核心能力培养来展开:提炼汉语言文学核心课程的理论精髓,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突出专业方向课程。选修课程的实践内涵,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如前所述,课程体系分别调整为: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专业选修课,且包含不同的实践教学内容与要求,因此要求教学方式方法相应的进行调整。 如不包含实践环节的课程,鼓励老师进行课程应用性探索,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处理好传统与创新的关系。改变传统的一言堂“讲课方式,增加师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自读。自讲。撰写小论文。专题讨论等形式多样的方式,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充分展现自身,增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包含实践环节的课程,必须利用实验室或者其他校内外资源,设计实训内容,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导入,学生在自行设计。处理的过程中实现目标。如应用写作“课程中安排有八个实践课时,对调查报告写作“一节内容,学生除调查报告写作常识要了解外,更要求从选题到设计调查提纲。设置调查问题。开展调查工作。分析整理调查资料到形成调查报告,全过程进行独立训练。在具体活动过程中学生会暴露出若干问题:如选题不当导致无法深入。提纲设计过于机械。问卷设计问题混乱。开展调查时与他人配合困难。材料整理时缺乏统计知识。不会软件操作。调查报告写作中数据使用不当。材料布局不合理。表达形式单一等,待这些问题解决时,学生所收获的就不仅仅是调查报告写作知识。独立实践环节课程,如毕业实习,通过带出去的方式,学生分散在各实习基地和自行联系的单位,近距离了解实习单位的工作流程,边学边用,既开阔了视野,又贴进了职场生活。 在教学手段上,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成果,并引导学生适当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使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得到锻炼,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给学生开列专业和非专业的参考阅读篇目,引导。指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成立各种以兴趣爱好为导向。紧密联系专业的社团,如文学社。话剧社。影评社等,创办自己的刊物。论坛和活动阵地,使学生通过社团活动延伸专业学习。 4。加强实习基地。实验室的建设,改变传统汉语言文学培养模式。 应用性人才培养主要体现在较强的工作能力上,为此,建立相对稳定的实习。实践基地,搭建学生社会实践的平台,使学生通过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广泛地接触。了解和认识社会,在社会实践中增强能力。 传统的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认知:是固定资产投入最小。成本最低的轻骑兵,只要有一批教师,能招进来一批学生即可办此专业。现在适应应用性要求,在实习基地建设的同时,建立固定。便捷。完善的技能实训室,学生在跨出校门前接受比较系统的职业模拟训练显得非常必要。 学科也好,专业也好,其生命在于适应社会发展的变革。中文专业应用性改造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专业自身发展的需要。目前,这些改革的尝试仍在继续,但是尝试中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可以使改革少走弯路,而理论的指导尤为必要。[论/文/网LunWenData/Com] 参考文献: [1]方一新,程若旦,许玲玲。文革“后二十年中文系培养毕业生情况调查与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4(2)。 [2]张英彦。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探析[J]。科学教育研究,2006(9)。 [3][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杜,2003。 [4]温儒敏。北京大学中文系近期的本科教学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02(1)。 [5]彭巧燕。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教育与职业,2008(24)。 [6]丁晓原。论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J]。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6)。 [7]郑育琛。独立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__以厦门大学嘉庚中文系为例[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8(2)。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