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形+动态助词”考察【9982字】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现代汉语形+动态助词”考察【9982字】

零引言

0。1形+动态动词“,指的是形容词带动态动词了。着。过“等。

0。2语法学界对形+动态助词“现象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归结起来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形容词带上动态助词后便具有了动性“,带有动作的意味“。例如,黎锦熙(1824)认为,诸如论文网>

你的胡子却也白了许多“孩子大了,今年要请个先生“中的白。大“,由于其后添附了了“,这就

可以证明:它们不但在句法结构上是动性,便在实质的意义上,也含有迁变流转的动态了“(1)吕叔湘(1942)

也有类似的看法,他认为声音渐渐低了下去,一会儿忽然高了起来“一到十月,这些树叶便红了起来“

中作谓语的形容词不是表示一种无始无终的一瞬间的状态,而是表示一种状态的开始,或是表示一种状态

的完成,于是这个形容词也就带有动作的意味。“(2)黎。吕的说法代表了早期对形+动态助词“的一种认

识,这种看法只是注意到了形容词带动态助词后语义上的变化,还没有从归类的角度明确带动态助词的形容

词词类归属问题。

(2)认为形容词接动态助词是其语法特点之一,并不改变形容词的词性。也就是说,带动态助词并不是动

词的专利,而是动词和形容词共有的语法特征。王力(1943)认为形容词最不适宜于做叙述词(叙述句中的

谓词)……凡形容词用为叙述词的时候,往往是靠‘了’字或‘着’字的力量,如‘心冷了半截’‘他红着

脸’之类。“(3)在另一部著作(1944)中,他更明确指出,了。着“二字并不是专为动词而设的“,红

了脸“大着胆“中的红“和大“本身不是动词(4)。张志公(1959)认为动词和形容词都有‘体’的变

化,就是加上‘了。过。着。起来。下去’这些辅助性的成分。“(5)房玉清(1991)指出大部分动词可以带

动态助词,一部分形容词也可以带动态助词“。(6)基本属于这类看法的还有,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中

译本,第294~295页)。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第216。318。595页)。朱德熙语法讲义(第

69~72页)等等。

(3)带动态助词是动词的语法特征,形容词接动态助词后就变成了动词。唐广厚。车竞在1985年发表的

形容词接动态助词动词化初探一文可以说是这一观点的典型代表。该文认为形容词接动态助词以后:(一

)就失去了形容词的语义特征,而与动词相同。“(二)能带数量(动量)补语,与动词相同。“(三

)有些可以带宾语,与动词相同。“(四)一般不受程度副词修饰,与动词相同。“(五)有些可受

形容词修饰,与动词相同。“据此,文章认为形容词接动态助词后无论在语义上还是在语法功能上,都已

具备了动词的主要特征,把它们看成动词是完全合乎情理的。“(7)

(4)有的语法著作,特别是一些语法教材,把带动态助词了。着。过“看作是动词的语法特点之一,而

谈到形容词的语法特点时却没有明确形容词能不能带动态助词,也没有说明对那些可以接动态助词的形容词

如何处理。如胡裕树等现代汉语(1981年第3版)。黄伯荣等现代汉语(1983年第3版)。钱乃荣

现代汉语(1990年第1版)等等。

(5)与形+动态助词“问题有关,还有如下两种看法。一种以丁声树等(1961)为代表,认为有时候形

容词加上‘了。起来’一类字眼,如‘花红了’‘雨大起来了’,简直和动词没有区别。……形容词这样用

的时候,就可以认为是动词。“(8)李临定(1990)也有类似的看法,主张起来“等应做为确定动词的一个标

准,因此他认为苹果红起来了。气球大起来了“中的红。大“等所谓表变化性能形容词也应该看做是

动词“,称为形转动词“,意思是从主要特征上来看,它们已变为动词,但是和一般的动词又有所不同

。“(9)

另一种以吕叔湘为代表,他在关于汉语词类的一些原则性问题(1954)中认为,如果规定只有动词

能做谓语,能加‘了’“,把天冷了“中的冷“看做是兼属形容词和动词的话,那么大多数形容词都

要兼属动词,这两个词类就不大分得清,这个分类法就有毛病了。“因此他主张把作谓语和加‘了’字(

指句末的‘了’_引者)不作为动词的特点而作为动词和形容词的共同特点。“(10)徐枢(1991)也持类似

的看法,他认为丁声树等现代汉语语法讲话(1961)列举的事实(指‘花红了’‘雨大起来了’_引

者)是正确的,‘了’‘起来’确实可以与形容词相结合,但这并不足以得出形容词‘可以认为是动词’这

一结论。“(11)陆俭明(1994)说得更明确:现在大家不认为花红了“水热了“雨大起来了“现在神

气起来了“中的红。热。大。神气“是形容词兼动词的用法,而认为后加了“起来“是动词。形容词

共有的语法功能(12)。

0。3可以看出,人们对形+动态助词“的看法还不尽相同,有些意见甚至完全相反。由于观察的角度不

尽相同,因此可以说不同的看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一般来说性质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属性,是静态的,动词表

示动作行为或事物的发展变化,是动态的。第(1)种看法正是着眼于形容词接动态助词后,其语义特征与原形

容词不同,而与动词相同,因而认为形容词接上动态助词后带有了动作的意味“。第(2)种看法把接动态助

词看作是动词和形容词共有的语法特征,也不是没有道理的,事实上确有一部分形容词可以接动态助词。第(

3)种看法从接动态助词后形容词在语义上和语法功能上发生了与动词相同的变化,因而把这样的形容词看成

是动词。恐怕也是合乎情理“的。第(4)种看法没有说明如何处理能接动态助词的形容词,但是,我们猜测

,恐怕还是认为形容词不能接动态助词,接动态助词后就变成了动词。但这样处理似乎应以能带动态助词的

形容词数量不多为前提,否则动。形就很难区分了。第(5)种情况提到的两种不同的观点,从所举的例子来看

,谈的都是形容词带句末了“的问题,还不能看作是形容词带动态助词的典型情况。

总的来看,前人在划分词类,特别是探讨动词和形容词问题时,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地涉及到了形

+动态助词“的问题,但大都是举例性地说明自己的观点,缺乏对形容词带动态助词情况的全面考察,因而

缺乏说服力。本文打算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相当数量的形容词带动态助词的情况进行穷尽的考察,看看

现代汉语里形容词带动态助词的实际情况如何,究竟有多少形容词能带动态助词,有无规律性,哪些形容词

不能带动态助词,等等,在定量考察和描写的基础上,再来看看带动态助词的形容词“的词类属性问题。

一考察范围及原则

1。1本文考察的形容词仅限于性质形容词,因为非性质形容词,如复合形容词(冰凉。雪白。鲜红。喷

香。高高的。乱哄哄。糊里糊涂……)和非谓形容词(正。负。单。双。初级。全能。有形。大型……)等

,都不能带动态助词。本文共考察性质形容词1360个,主要来自以下三种材料:(1)普通话三千常用词表(

增订本)(郑林曦编,语文出版社,1987年版)。(2)形容词用法词典(郑怀德。孟庆海编,湖南出版

社,1991年版)。(3)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国家汉办汉语水平考试部,北京语言出版社,

1992年版)。

1。2动态助词包括了。着。过“,此外也考察了形容词带起来。下来。下去“的情况。其中动态助

词了“主要限于句中的了“,即了(,1)“。句末的了“情况复杂,即使是动词句末的了“也很难

全部分清哪些是了(,2),哪些是了(,1+2)。形容词句末的了“同样很复杂,不过本文用排除法,最大限度

地缩小那些不易区分是带了(,1),还是带了(,2)的形容词的范围。起来。下来。下去“等是否完全虚化为

助词,还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形容词带上起来。下来。下去“后,语义上有了明显的过程性,是形容词

动态化的标志。为此本文权且把起来。下来。下去“看作是非典型的动态助词。

1。3考察的原则是,优先考察能否带典型的动态助词,再看能否带非典型的动态助词;就带句末了“来

说,先排除可以认定是带语气助词的情况,最后剩下的是不好确定到底是带了(,2)还是带了(,1+2)的部分。

具体来说,考察的顺序依次是:

(1)能否带了(,1)“,即形+了+后续成分“。

(2)能否带着“,即形+着(+后续成分)“。

(3)能否带过“,即形+过(+后续成分)“。

(4)能否带起来。下去。下来“,即形+起来/下去/下来(+后续成分)“。

(5)是否只能出现在形+了“格式中。

(6)是否只能出现在太+形+了“格式中。

(7)不能带动态助词(包括非典型动态助词起来。下来。下去“)的形容词。

应该说明的是,我们依以上考察顺序对每一个形容词带各种动态助词的可能性都作了调查,其中有的能

带多个动态助词,但在最后分析统计形容词带动态助词比例时只按一词次计。

二形+动态助词“考察

2。1形容词带动态助词了“

根据我们的调查,在1360个形容词中能带动态助词了“的形容词,即能出现在形+了+后续成分“

中的形容词共有474个,占34。85百分号。可分作以下五种格式。

(1)形+了+名

白~胡子慌~手脚秃~头黑~心肠坏~名声乱~阵脚热~馒头冤~好人明确~任务满

足~要求充实~内容缓和~矛盾活跃~市场坚定~信念简便~手续肯定~成绩健全~法制

开阔~视野突出~重点统一~思想稳定~秩序便利~群众端正~态度丰富~知识方便~顾客

纯洁~队伍巩固~国防孤立~敌人固定~人员红~脸辣~眼睛模糊~视线晒~被子完善~组

织严格~手续严肃~纪律哑~嗓子正~正帽子壮~壮胆子分散~精力紧~紧螺丝

(2)形+了+数量

安静~许多安全~不少薄~二寸/点儿是悲惨~点儿是悲观~点儿笨~点儿迟~一步精

力充沛~不少就是丑~点儿粗暴~点儿粗糙~点儿太残忍~点儿是惨~点儿质量差~点儿长~

三寸/许多敞亮~许多/些沉~不少式样陈旧~点儿屋子潮~点儿沉默~许久/一阵子稠~点

儿大~点儿/七八岁单调~点儿菜淡~点儿短~点儿/二寸烦琐~点儿肥大~点儿/些就是

稍微浮~点儿干净~几天孤单~点儿太过分~点儿好~许多/不少急躁~点儿尖~点儿紧张

~点儿/一阵旧~点儿精练~不少简单~点儿太娇气~点儿比以前进步~点儿/不少条件苛刻~点

儿话是刻薄~点儿,可说的在理。生活苦~点儿太快~点儿亮~一会儿流行~几天/一阵子l

uō@①嗦~点儿亮堂~不少笼统~点儿难~点儿暖和~点儿/不少浓~点儿胖~点儿/许多细

~点儿咸~点儿远~点儿天阴~一会儿犹豫~一下/一会儿窄~点儿

(3)形+了+名+数量

矮~人一截低~人一等高~他一着大~他六岁只小~我一岁只快~我二秒只慢~他一秒

晚~我一天忙~我一周

(4)形+了+数量+名

就错~三个字只差~一道题才对~二道题多~几个外地人废~几张票贵~五角钱贱~三角钱

门口横~一张桌子红~几个苹果瘸~一条腿晴~一个白天阴~一个下午热~几个馒头温~一壶

酒脏~一只手湿~一只鞋坏~一台电视机黄~几片叶子近~三里地瞎~一只眼苦~几个孩子

烂~一车香瓜聋~一只耳朵麻~一只脚急~一身汗少~几件衣服熟~一锅饭集中~一批人才

宽大~二十名俘虏

(5)形+了+起来/下来/下去

立刻不安~起来逐步成熟~起来农民富~起来态度和蔼~起来立刻烦躁~起来吃香~起来

这里竟也繁华~起来他突然傲慢~起来天黑~下来目光暗淡~下来情绪安稳~下来慢慢地静~下

来声音渐渐低~下去立刻软~下来

2。2形容词带动态助词着“

能带动态助词着“的形容词共有46个,占总数(1360个)的3。38百分号。有以下三种格式。

(1)形+着

饭正热~鞋还湿~正着急~我肚子还饱~,吃不下了。两个人一直别扭~,谁也不和谁说话。

他一直在心里憋闷~敌人正猖狂~他一直沉默~腰弯~在家里闲~耳朵竖~

(2)形+着+数量+名

空~一个房间密林中活跃~一支小分队门口横~一条板凳江北荒~大片土地亮~一盏灯瘸~

一条腿炉子上热~一壶水竖~两只耳朵家里闲~一台计算机

(3)形+着+名

红~脸低~头光~脊背厚~脸皮尖~嗓子空~手竖~耳朵歪~脑袋弯~腰斜~眼睛

阴~脸硬~头皮壮~胆子哑~嗓子直~腰晒~被子流行~这样一句话

此外,下面几种情况不属于形容词带动态助词着“。

(A)形+着+点儿,如:

机灵~点儿积极~点儿精神~点儿薄~点儿(皮)慢~点儿轻~点儿老实~点儿厉害~

点儿

(B)别+形+着(+名),如:

别冷~别凉~别烫~别辣~眼睛别咸~别冤~好人

(C)形+着呢,如:

沉~好~快~乱~娇气~懒~。

其中(A)(B)中的着“表示命令。祈使。提醒(13),(C)中的着。呢“表示强调,都不是表动态的,所

以不在本文讨论之内。

2。3形容词带动态助词过“

能带动态助词过“的形容词有331个,占总数(1360个)的24。34百分号。可分作以下四种格式。

(1)(没+)形+过+名/名词短语

没向困难低~头光~脚没狠~心没红~脸没坏~人没慌~手脚也讲究~穿戴没空~手

肯定~成绩,指出过缺点。麻烦~他满足~他的要求没少~你的没松~劲儿没突出~他团结~

他委屈~你没为难~他村头响~一阵枪声冤~不少好人也冤枉~我晕~车没弯~腰

(2)(从/从来+)没(有)+形+过(+时量/动量)

从来没安分~动乱年代这里就没安定~来这儿半年他从来就没安心~从没安逸~这个人从没诚

实~态度从没端正~没安宁~一天心里就没敞亮~没干净~从没公开~从来没马虎~没轻闲

~一天一个多月就没睛~没准时~一次从来就没富~在敌人面前他没有畏惧~

(3)(从/从来+)没(有)/未+这么/这样+形+过

她烙的饼从没这么薄~他以前从没这么暴躁~妹妹从来没这么悲观~从没这么便利~精力从没

这么充沛~我感到自己从未这样充实~他说话从没这样冲(chòng)~从没这样粗糙~从没这

样粗心~心情从未这样沉重~她以前可从没这么大方~从没这么分散~没这么干躁~他写的字从

来没这么工整~从没这么孤单~没这么急躁~矛盾没这么尖锐~没这么紧张~

又如:没(有)+这么+快/慢/严/苦/辣/亮/黑/忙/胖/瘦/认真/任性/热情/仔细/客气

……+过

(4)形+过(+时量/动量)

这儿以前安静~从前他在这一带霸道~一阵子他小时候白~我以前保守~他俩别扭~一阵子心

里不安~吃香~好些年他聪明~,可也糊涂~我沉默~一阵子成功~,也失败过只对~一回我

也烦躁~过去这里也曾繁华~小河只干~一次就旱~一年他俩好~几天积极~一阵子我们也艰苦

~几年制度也健全~,只是没执行过。苦恼~我以前软弱~神气~几天我失望~上午阴~一会

2。4形容词接起来/下来/下去“

能带起来/下来/下去“的形容词共有195个,占总数(1360个)的14。34百分号。其基本形式是:形+起来

/下来/下去(+了)。

傲气起来了变得霸道起来心情悲痛起来他立刻暴躁起来敌人更加猖狂起来天长起来(了)

渐渐成熟起来把自己充实起来变得聪明起来腰粗起来了眼前敞亮起来了皮肤变得粗糙起来了你怎么

大方起来了养花的人多起来了又得意起来了乡镇企业发达起来了烦躁起来爸爸不在,你就放肆起

来气球鼓起来了声音渐渐低下来不能这么软弱下去不要这么消沉下去松懈下来安定下来冷下

2。5只能带句末了“的形容词

是指不能带动态助词了。着。过“,也不能带起来/下去/下来“,只能带句末了“的形容词而

言。只能出现在形+了“格式中的形容词有110个,占总数的8。09百分号。例如:

饱和~颗粒饱满~道路畅通~人来不少~比以前规范~比以前好看~合格~婆媳关系和睦

~我已经寒心~他已经灰心~豁亮~比以前健谈~饭菜可口~头脑灵活~办事利落~思想开

明~我感到困惑~东西齐全~问题清楚~他已麻木~心情舒畅~感到生疏~眼睛湿润~舒服

~肃敬~省事~水灵~通~透~稳~糟~烦~甜~(火)旺~

2。6只能出现在太+形+了“中的形容词

这是相对只能出现在形+了“格式中的形容词而言的,有些形容词在带句末了“的同时,往往要求

在它的前面有程度副词太“等出现,否则就不大可能带句末了“,我们把经常这样用的形容词看作只能

出现在太+形+了“格式中。这类形容词有292个,占形容词总数的21。47百分号。例如:

肮脏不幸逼真抽象意外慈善丑恶封建偶然尴尬豪华荒凉晦涩滑头花哨

极端精彩绝对可贵可耻空泛零碎离奇露骨腼腆勉强狼狈难得难堪平常凄凉

轻浮荣幸俗气突然伟大特别武断做作主观重要痛苦次精妙猛毒弱傻

帅土贪凶野

2。7不能带动态助词的形容词

亦即了(包括用在句末的)。着。过“以及起来。下去。下来“都不能带的形容词,共有398个,占

总数的29。26百分号。例如:

安详必然奔放诧异昌盛纯粹从容苍劲苍茫垂危陡峭繁多端庄灿烂恍惚

酣畅矫健精锐清脆浓郁蓬勃崎岖浓厚器重深切深远爽朗泰然坦然焦急锐利

妥善雄伟汹涌秀丽悠扬真诚忠贞茁壮卓越著名长久残陈甘佳古荤寒

枯牢善盛污险优良羞

三形+动态助词“现象分析

3。1从以上考察来看,形容词带动态助词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基本上是有规律的。(1)带动态助词了

“有五种形式,参见2。1。(2)带动态助词着“有三种形式,参见2。2。(3)带动态助词过“有四种形式,

参见2。3。(4)带非典型动态助词起来/下去/下来“有一种基本形式,参见2。4。(5)8。09百分号的形容词通常情

况下出现在形+了“格式中,参见2。5。(6)21。47百分号的形容词通常只出现在太+形+了“格式中,参见2。6

。(7)另有29。26百分号的形容词不但不能带任何动态助词,连句末了“也不能带,参见2。7。

3。2但是,总的来说,形容词带动态助词不是很自由的,不少情况下是有条件限制的。例如形+了+

数量“句式中的数量“,绝大多数时候只能是点儿。些。许多。不少“等,而不能换成别的数量词语。

又如,带动态助词过“的形容词,绝大部分只能出现在前加没有(+这么)“句式中,否则就不能带

过“(参见2。3)。

3。3只能带句末了“的形容词(参见2。5),所带的了“从出现的位置上看不像是动态助词了“

,但到底是语气助词(了(,2))还是动态·语气助词(了(,1+2)),目前还没有一个公认的说法。现代汉

语八百词认为,形+了“中的了“多数表示一种变化已经完成,出现新的情况,应该算是了(,1+2)

“,但同时又说,如果只着眼于当前的情况,也可以说只是了(,2)“。(14)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不过是

否只着眼于当前的情况“只有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和说话人的主观表达意图才能判断,在具体的语句中缺少

形式标志。因此,我们暂时倾向于把形+了“中的了“看成是了(,1+2)“,这样处理也许更稳妥些。

相对来说,把只能出现在太+形+了“格式中的了“看成是语气助词了(,2)“就容易一些。因为

这时的句末了“与太“构成太……了“格式,表示对某种性质的程度进行夸张性的强调,了“不表

示性状的变化,只是加重感叹等语气的表达。不过,这种格式中的程度副词并不限于太“,可“和最

“等也可以,例如:可香了“可鲜了“你最傻了“老赵最土了“等等。应该说明的是,所谓只能出

现在形+了“格式中的形容词,是相对于能带了。着。过“以及起来/下去/下来“的形容词而言的

,事实上有些能出现在形+了“中的形容词也可以出现在太+形+了“中,如甜了_太甜了“舒

服了_太舒服了“等等,这类形容词我们算在形+了“之列,因为两种格式的了“是不大一样的,而

我们考察的是形容词带动态助词的情况,所以形容词带了(,1+2)“优先于带了(,1)“。

3。4从考察的情况来看,能带动态助词的形容词多见于口语中,如慌了手脚“厚着脸皮“没轻闲

过一天“天晴起来了“等等。不能带动态助词的形容词,多是来自古汉语的书面语形容词(参见2。7),并

且除恩爱“浩荡“等个别的以外,都不能重叠。此外,能带起来/下去/下来“的形容词,基本上都

能带动态助词了(,1)。着。过“。

3。5调查结果表明,在1360个形容词中:

(1)能带动态助词了(,1)。着。过。起来(下去/下来)“的有560个,占41。18百分号。

(2)只能带动态·语气助词了(,1+2)“的有110个,占8。09百分号。

(3)只能带语气助词了(,2)“的有292个,占21。47百分号。

(4)不能带任何一个动态助词(包括起来/下去/下来“),也不能带句末了“的,有398个,占29。

26百分号。

(5)形容词与动态助词的组合能力依次是:带了(,1)“(占34。85百分号)>带过“(占24。34百分号)>带起

来“(包括下去/下来“)(占14。34百分号)>带着“(占3。38百分号)。

3。6在如何看待形容词带动态助词问题上,有两种明确而完全相反的观点,一种认为形容词带动态助词

是其语法特点之一,并不改变词性(见0。2之(2))。另一种观点认为,带动态助词是动词的语法特征,形容

词带动态助词就变成了动词(见0。2之(3))。究竟哪一种看法可取,要看形容词带动态助词的实际情况如何

。本文考察的形容词数量有限,但大抵上能够反映出形容词带动态助词的实际情况。

从调查结果来看,有41。18百分号的性质形容词可以带动态助词。若加上8。09百分号的能带动态·语气助词了(,1+

2)“的形容词,就有49。27百分号的形容词能带动态助词。这样看来,把能带动态助词的形容词都看成是动词,即

处理成形。动兼类,就有困难了。否则,兼类数太大(即使除去8。09百分号能带了(,1+2)“的形容词,也还有41

。18百分号的形容词能带动态助词),那么这两类词就无法区分了,换句话说区分这两类词的意义就不大了。因此

,我们倾向于不把带动态助词的形容词处理成兼类,而承认(有近半数的)形容词可以带动态助词。然而,

这样处理的后果是,使得动词和形容词的界限更加模糊了。

3。7进一步来看,能否带动态助词“这一标准在动词和形容词区分中的作用也就值得重新认识了。

动词可以带动态助词,但不是所有的动词都可以带,成为。认为。当做。促使。给予。加以。等于。

敢于“等等,都不能带动态助词。我们统计了动词用法词典(孟琮等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中动

词带动态助词的情况。统计结果是,在1328个动词中,能带了。着。过“的动词有1198个,占90。21百分号。这

个比例远高于形容词带动态助词的比例,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动词的主要句法功能是作谓语,而

形容词的主要句法功能首先是充当定语,其次才是作谓语(15)。因此,形容词带动态助词的机会少于动词也

是符合情理的,但即使如此,也还有至少41。18百分号的形容词能够带动态助词。这样,我们可以说绝大多数动词

可以带动态助词,但不能说带动态助词的就一定是动词。我们也可以仍然把能带动态助词看作是动词的一个

语法特征,但那应该是针对动词与形容词以外的其他类的词而言,对于区别动词和形容词来说,这一标准就

不大管用了。换言之,动态助词在动词和形容词之间不起分类作用。

3。8关于带句末了“,现在多数人倾向于看成是动词和形容词共有的语法特征(见0。2之(5)),这种

看法是符合实际的。从我们的考察来看,能带了。着。过“和起来“等的形容词(41。18百分号)都能带句末

了“,加上出现在太+形+了“和形+了“两种格式中的形容词(分别是21。47百分号和8。09百分号),合起来共有

70。74百分号的形容词能带句末了“显然不能把占绝对多数能带句末了“的形容词看成是动词。因此,句末

了“也不能起区别动词和形容词的作用。当然,这只是对句末了“不加区分(是了(,2)“还是了(,1+2

)“)的笼统说法,事实上正如本文初步考察的那样,句末了“的性质并不完全一样,这一点还有待进一步

深入地研究。

3。9本文考察的根本目的,曾试图通过对较大范围形容词带动态助词的考察,在弄清现代汉语形容词带

动态助词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进一步解决动词和形容词的词类划分问题,但事实并不支持我们的主观愿望

,带动态助词和带句末了“不能起到区别动词和形容词的作用。我们只能尊重客观事实。不过,考察的结

果表明,过去那种泛泛地认为形容词不能或只有极少数形容词可以带动态助词“的说法是不符合实际的,

形容词不但可以带动态助词,而且为数不少。

就现代汉语的实际来看,动。形两类词的确存在着某些相同的语法功能和语法特征,因此,这两类词的

区分始终没得到根本解决。有人主张把这两类词合并成一类(16)。但是,合并“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因为合并后在再分类中还会遇到二者的划界问题。我们相信,通过进一步深入地研究,特别是在多角度广

泛调查的基础上,是可以对动词和形容词作出符合实际的区分和处理的。

[责任编辑]沈庶英

附注

(1)新著国语文法,第123页,商务印书馆,1992新1版。

(2)中国文法要略,第57页,商务印书馆,1982新1版。

(3)中国现代语法,第44页,商务印书馆,1985新1版。

(4)中国语法理论(上册),第28~29页,中华书局,1954年。

(5)汉语语法常识,上海教育出版社,1959新2版,见张志公文集(一)),第39页,广东教育

出版社,1991年。

(6)实用汉语语法,第81页,北京语言出版社,1992年。

(7)锦州师院学报,第92~97页,1985年第2期。

(8)现代汉语语法讲话,第7页,商务印书馆,1961年。

(9)动词分类研究说略,中国语文1990年第4期,第254~255页。

(10)汉语语法论文集(增订本),第256~257页,商务印书馆。

(11)兼类与处理兼类时遇到的一些问题,语法研究和探索(五),第45页,语文出版社,1991

年。

(12)关于词的兼类问题,中国语文,1994年第1期,第29页。

(13)参见吕叔湘释景传灯录中在。着二助词,汉语语法论文集(增订本),第65页,商务印书

馆,1984年。

(14)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第318页,商务印书馆,1980年。

(15)据莫彭龄。单青三大类实词句法功能的统计分析(载南京师大学报1985年第3期)一文考察

,动词作谓语的频率是76。7百分号,形容词作定语的频率是42。0百分号,作谓语的频率是26。2百分号。

(16)如陈望道把动词和形容词等合为用词(文法简论,第68~70页,上海教育出版社,1978年),

赵元任把动词和形容词合称为谓词(汉语口语语法中译本,第292页,商务印书馆,1979年),史存直把

动词和形容词合并为一类,称作表词(语法三论,第89~90页,上海教育出版社,1930年)等。

[参考书目]

吕叔湘1954关于汉语词类的一些原则性问题,中国语文第9期。

吕叔湘1965形容词使用情况的一个考察,中国语文第6期。

吕叔湘1966单音形容词用法研究,中国语文第2期。

朱德熙1956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载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

朱德熙1982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

赵元任1979汉语口语语法,商务印书馆。

崔永华1982与褒贬义形容词相关的句法和词义问题,语言学论丛第九辑,商务印书馆。

叶长荫1984试论能谓形容词,北方论丛第3期。

胡明扬1987北京话形容词的再分类,载北京话初探,商务印书馆。

郑怀德等1991形容词用法词典,湖南出版社。

吴锡根1993形容词研究概述,杭州师范学报第4期。

陆俭明1994关于词的兼类问题,中国语文第1期。

邢福义1994形容词动态化的趋向态模式,湖北大学学报第5期。

LiandThompson1983汉语语法(中译本),黄宣范译,台湾文鹤出版有限公司。

李泉1994现代汉语形+宾“现象考察,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第4期。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为口加罗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