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學形式的宗教精神【3975字】
时间:2023-03-09 22:51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www.youerw.com 点击:次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剖析西游记。红字。天路历程等宗教文学,从文学的视角对宗教精神进行了探讨。认为:宗教精神的基本向度是对人间苦难的博爱关怀和对超越存在的终极诉求;并以宗教文学的例子对宗教精神内在的悖论:人性与神性。理性与信仰的关系进行了剖析;最后,以宗教精神为尺度,对中国儒道佛(禅)文化进行了梳论文网理性的评析。 关键字:宗教精神。终极诉求。人间关怀 一。宗教作为文学表现的重要维度 卡西尔说:在人类文化的所有现象中,神话和宗教是最难兼容于纯粹的逻辑分析了“(1),意即宗教信仰是自明而不可追问的。但宗教难容于逻辑分析“,却与感性形象的文学艺术天然结下了不解之缘。 纵观中外文学史,宗教文学的深厚传统就足以表明宗教与文学的密切关系。如中外文学史上都产生了西游记和天路历程这样的经典;而关涉宗教题材的文学,则更是不计其数,中外都有如红楼梦。神曲这样的名著;而进入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世纪初的现代文学史上出现了一批如苏曼殊。许地山。废名这样作为宗教人士或宗教研究家的文学家。世纪末的当代文学史则从汪曾祺的受戒。礼平的晚霞消失的时候宗教意识的复兴,到中期扎西达娃的西藏:隐秘的岁月。系在皮绳扣上的灵魂。骚动的香巴拉的文化反思,再到九十年代北村施洗的河,张承志的心灵史精神皈依等,都无不表明:宗教信仰是文学表现的一个重要精神维度。因此,在文学的范围内来论述宗教精神,就具有了重要的意义。 二。宗教精神概论 宗教精神,若以其作为文化精神的一般性论,大体脱离不了两个基本维度:一是超验意义的终极诉求;二是经验意义的人间关怀。而就各种具体的宗教,如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或者存有争议性的儒。道教等之间,其精神必迥然不同。譬如基督教文化精神就被公认为是受罪与救赎,并形成了西方的罪感文化特点。中国的儒道文化以及本土化了的禅宗追求以人为本位,注重现世的生命享受,是一种重生主义,表现为乐感文化特征。至于印度的佛教,其文化特征非罪。非乐,而是苦,是苦感文化(笔者如此认为,未见其他论述),因此,佛教文化精神的基本内涵则是苦难与解脱,有别于西方基督教文化精神的罪感文化特征而形成另一种文化格局。而总体上,普遍认为:东方文化最大特点是天人合一“,西方文化则天人对立“。笔者以为:无论天人合一“还是天人对立“,根本表述的不过是人与神的关系,也就是人神是合一还是对立的问题。很显然,东方儒佛道都说成圣成仙成佛,人神可以转换,是合一的;而西方的上帝则永远髙居人之上,作为人的主宰而存在,人神之间无疑是分裂对立的。由此,而构成东西文化的对立格局。 论宗教精神,若再以精神体验。价值。审美性及时代性而言,宗教精神以宗教性体验为基础,以对神的终极皈依为价值核心。其主体可以是作者也可能超越作者,按照形象可能大于思想“原则,文本整体性形象所表达的宗教精神内涵,往往超越了作者的思想。并且,以宗教体验为基础的宗教精神状态往往蕴涵了审美性因素,又由于文学作为审美性的生活反映,与外在的历史社会密切关联,因此,宗教精神与其历史时代的文化精神也会息息相关。 如此泛泛而谈,当然不足以准确或者深刻剖析宗教精神的一般性。抛砖引玉,不过是为了界定一个审视的大致视角,而就文学与宗教的内在关联言,则是因为文学艺术作为人类文化的一部分,作为诗化的体验方式和寻找个体精神自由的方式。途径,与哲学与宗教根本上是相通的。文学对抗哲学,文学也走向哲学,而终极之途则是宗教。当然,这并非说,宗教高于文学与哲学,而是因为一方面文学与哲学的相通主要在于思想文化维度,文学与宗教的相通的则不但是文化维度,并且也在审美的维度;另一方面,宗教本身即是哲学的渊源之一。于是,在寻求精神解脱的终极意义上,叔本华。王国维等认定:解脱之道根本尚在宗教,而美术不过是求得暂时之平和。“(8) 然而,宗教是否就能够成为精神解脱的终极归宿,或者竟是精神的永久囚笼,却是值得深思。 三。宗教精神:人性与神性。理性与信仰的悖论 宗教信仰无论作为精神的终极归宿,抑或精神的永久囚笼,无疑都是相对于人性而言。因为神性无法离开人性,谈论神性自然必须以人性为参照。而一定意义上,文学即人学“,文学研究即是人性的研究。人性内涵极为丰富,大体是自然性和社会性,而自然性和社会性两极则向兽性和神性延伸。 因此就人神关系言,人作为万物的尺度,创造了文化,文化由人所化,反过来又将化人“。宗教文化作为人化“的产物,自然以人为对象,要约束教化人性;而反过来,神性对人性必然起着压抑与升华的双重作用。在总体上,以自然性欲求为基础,以社会文化性为根本特征的人性,在其终极意义上追求的是和谐自由,即社会性与自然性。精神性与物质性等二元对立性的和谐,这种和谐自由的理想境界其实即是诗性境界。合乎人性,使人性得以张扬。和谐自由的文化,即是富有诗性的文化,相应也就是富有诗性的文学,反之则可能束缚人性的发展,甚至扭曲人性。异化人性,成为人性的枷锁,即是非诗性的文化。文学。然而文化有诗性的一面,必有其反诗性的一面,由此而构成文化的悖论。如老子言: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9)。又如尼采从俄底浦斯可怕的厄运中洞察出如此的道理:智慧,特别是酒神的智慧,乃是自然的恶德,谁用知识把自然推向毁灭的深渊,他必身受自然的解体。‘智慧之锋芒反过来刺伤智者,智者是一种危害自然的罪行’_这个神话向我们喊出如此骇人之言。“(10)因此,宗教作为特殊的文化形式,其悖谬从产生之初就注定了。人类创造了宗教文化,创造了异己的神,既升华了人性,又必然成为人性沉重的负担。也就是说,宗教可能是精神的终极归宿,也可能是精神的永久囚笼。 由于神人关系,主体在人,人神矛盾关系转化表现为人性自身,也即是理性与信仰的矛盾。甚至可以说,哲学的最根本问题:唯物与唯心的对立本质上就是根源于人性自身的理性与信仰的矛盾对立。而关于理性与信仰的对立,我们甚至无须作思想史和文学史的归纳,也可以认定:恰是理性与信仰的矛盾关系构成了人类思想文化发展史的主要动力与线索,因此,自然也就成为文学表现的重要主题。譬如宗教文学西游记与红字即是如此。 西游记无疑是一部颇有意味“又难解其中味“的神魔寓言小说。对于西游记的批评解读,五花八门,可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颇为值得一提的是金岱先生对西游记的阐释,他认为:唐僧寓意本心“,本心不是别的,即是向佛之心,信仰之心,佛就是自然“,本心就是自然之心“;孙悟空则是识心“,识心就是认识之心,智能之心,主要的属于我们今天所说的意识或理性的范畴。“(11)猪八戒代表的是人的欲望,沙僧则是人的四肢,合起来则是整体的个人。西游记的整体架构其实是:本心(他唐僧)牵制识心(悟空),并驾御情感(白马),识心(悟空)管束(白马),同时一并治理欲望(八戒)和形体(沙僧);“(12)或者,终极关怀-认识或智能-情感-欲望-形体,五位一体,其实是一个人,一个完整的人“(13)。但唐僧这本心之象征,作为一种人的终极关怀,一种自然之心“(14)却是不可或缺的。金岱先生将西游记放置于人类的思想发展史中加以解读,从识心与本心即认识(即理性)与信仰的对立关系角度阐释西游记的主题颇有耳目一新之感,令人信服。无疑,置于这种思想背景中,西游记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金岱先生认为:孙悟空的形象显现的正是东方。是中国人的认识之心“,而唐僧的无能,也即是本心的无用正说明了当时人对信仰之心的怀疑和批判。这无疑是极富有创见性的深刻认识。但我们在洞悉到西游记对理性与信仰的矛盾性同时,还可以进一步看到,西游记所体现的理性与信仰的冲突本质上有别于西方思想意义上的冲突。或者说,东方文化独特的精神历程决定了理性与信仰并非誓不两立,而是有着很强的融合性。毕竟孙悟空无论如何自由独立,却受制于唐僧的紧箍咒(这是另一个复杂的问题,在此不宜过多讨论)。 而红字讲述的是一个罪与罚的故事,典型地表现了神性对人性(情欲)的双重作用:升华与压抑。在清教徒的意识里,人不过是神的奴隶,是上帝的子民,一切都要遵循宗教的条规。神性因此走向人性的对立面,提升了人性,却又压抑着人性。文本中,红色的A字可以说是耻辱的象征,是上帝给予的道德惩戒,是向上帝忏悔的标志;同时也是人的自然性情欲(靠近兽性部分)被神性压抑。向神性屈服的象征。 四。宗教精神的二元向度:苦难关怀与终极诉求 众所周知,宗教关怀苦难,并赋予苦难以神圣的意义,这在中外古典文学中都有着深刻的表现。甚至坚信的受难历程即是宗教文学的一个重要主题,如西游记和天路历程即是如此经典。西游记讲述唐僧师徒如何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修成正果的西游历程。被誉为第二部圣经的天路历程,讲述的则是基督徒如何为到达天国之门受尽了苦难考验的天路之旅,两者都是表现信仰之途上的受难历程。显然,文学的上这种共鸣根源就在于宗教的苦难关怀,可以说,正是宗教的苦难关怀造就了文学经典的苦难主题。 事实上,翻开任何一部宗教经典,无论是基督教的圣经。佛教的各种经典或者伊斯兰教的古兰经,几乎随处可以找到印证信仰之途即是苦难历程这么一个充满悲剧性命题的材料。而根据存在决定意识原则,认为:宗教是对现实苦难的反映“,宗教的苦难既是现实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苦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正象它是没有制度的精神一样,宗教是人民的鸦片。“(15)撇开宗教是否是人民的鸦片“不论,我们至少可以看出:正是人类的苦难创造了人类的上帝!因为现实生存的困境和苦难的没有尽头,因为命运的无常和自然的神秘都逼迫诱惑人类寻找终极归宿和救赎之路。 [1][2]下一页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