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治理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研究现状 >

协同治理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家都先后经历了严重的大气污染,并以各自的对策使大气污染得到了有效的治理。但是由于这些国家在地形、地理区位、气候等自然环境条件上与我国存在差别,且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并不一致,许多看似可以借鉴的经验其实难以符合我国社会当前的发展现状,然而其法律法规的制定的发展历程与治理思维毋庸置疑有值得借鉴之处,有助于解决我国当前协同治理过程中政策制定不明确、责任主体不具体等问题。87828

    国内学界则普遍对治理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存在的不足,对于治理前景抱有较为乐观的态度。学界对当前中国的雾霾治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研究论文网

   (1)、对当前政府治理雾霾的困境分析。王惠琴、何怡平在《协同理论视角下的雾霾治理机制及其构建》中提出,地方政府各自为战和多元主体导致的碎片化困境、缺乏普遍的相应知识和能力的公众参与困境以及企业利益和地方政府利益之间的利益协调困境使得协同治理适用于当下现状。蓝庆新、侯珊在《我国雾霾治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研究》中论述道,治理对象单一、缺乏法律规范尤其是地区协同不足制约了中国雾霾治理。

(2)、协同治理模型的构建。储梦然、李世祥在《我国雾霾治理的路径选择》里提出了由政府、企业、民间环保组织和社区民众组成的社会协同治理模型(图一)。由此治理模型可以看出,政府、企业、公众、环保组织这些治理主体之间应该是彼此相互联系,处于共存的状态。

(3)、协同治理手段下具体法规政策分析与建议。例如魏巍贤、马喜立从经济角度出发在《能源结构调整与雾霾治理的最优政策选择》中提出,加快能源清洁技术发展、征收污染税是雾霾治理的有效手段,虽然实施上述税收会在一定阶段一定程度上抑制经济增长,但加快能源清洁技术进步不会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这样一种政策建议被视为当前地方政府、整个社会产业升级的一大决心。

   

    目前学界以对生态文明视角为出发点进行雾霾的协同治理研究为数不多,多数为由雾霾引发的生态文明反思或是协同治霾的路径研究和机制分析,同时日本与英美国家的治理经验也有高度的借鉴意义。

(1)、生态文明反思。例如何爱平、石莹就在《我国城市雾霾天气治理中的生态文明建设路径》中认为,协调经济与生态利益、实现主体行为转变、完善生态制度保障以及明确激励方向四个方面是城市雾霾天气治理的生态文明建设路径。张永强、王冠群的《“绿色话语”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自然观的重构——基于“雾霾”事件的反思》一文显示,在“绿色话语”下重构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自然观,自然观与发展观的对接是前提,冲突解决机制的运行是必需,法律制度的完善是保障。又例如吕晓璨在《生态文明视角下的雾霾治理研究》所论述的,强化社会缺位的生态责任、树立民众缺失的生态理念是生态文明建设不可忽视的路径。本论文结合以上观点认为协同治理过程中生态文明应当作为最终目标和效果评定标准,而不是以短期的经济利益和GDP消长为主要衡量指标。

(2)、协同治理的细节构建。协同治理的过程包括对法律、相关政策的细致规划以及中央与地方、地方之间、企业与社会组织和个人的多方协调。刘鸿志(环保部科技标准司副司长)就北京市的情况提出要清理(污染)底数、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雾霾影响及其近期治理措施分析》),同时指出临近的河北省也是重灾区,显然这两项对策应当在进一步的协同协商下进行才能达到更佳的效果。王惠琴、何怡平则在《协同理论视角下的雾霾治理机制及其构建》中强调要建立四个方面的协调机制和组织:区域政府间协调机制,地方政府与企业间的非政府协调组织,普通民众与地方政府间的监督机制,以及高校、科研院所与地方政府之间决策参谋机制。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