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汉的游侠(2)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论西汉的游侠(2)

近代以来,关于我国古代游侠群体的研究著述卷帙浩繁,相关的论文也很多。关于这一群体的来源,史学界的主流观点认为:游侠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武士阶层。从春秋中期开始,经济、政治、社会思想发生的剧烈变化,周王室衰微,社会阶层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士”从平民阶层中分化出来,形成了一个新的阶层,改变了原有的社会秩序。冯友兰先生在《原儒墨》一文中说:先秦时期的“士”是有才能者的统称。何谓才能呢?文化知识水平、随机应变能力、出众的武艺或者其他出色的专门技能在才能的统筹范围之内。 他们凭借自己出色的才能,或为招募他们上门的公卿贵族们出谋划策,寻求救国之道;或以精湛的武艺和勇力为主人铲除异己。针对“士”阶层中责任的不同,春秋时期士人中出现了文武分途,武士后来就演变成游侠。这便是所谓的“善用文者归儒,好用力者为侠。” 。伴随着士阶层的形成和信义的观念深入人心,游侠阶层形成。公元前221年,秦一统天下六国。之后秦始皇为巩固大一统“隳名城,杀豪杰” ,游侠群体在政策打压之下迅速萎缩。但经过短暂的统一,秦朝迅速走向灭亡。随着秦末政局动荡,战乱四起,游侠没有了政府的强力控制,又重新活跃起来。直至西汉前期游侠发展到了鼎盛。游侠为何能在西汉前期活跃起来呢?下面笔者将从多个方面分析西汉初期游侠兴起的原因。论文网

一、西汉初年游侠兴起的原因

西汉时以朱家等人为代表的游侠群体的兴起不是历史的偶然,它是各种社会历史条件的契合下的产物。西汉初年游侠兴起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游侠原有的根基

游侠能在西汉如此迅速兴起,是因为游侠在秦朝虽然受到打击,但是实际上他们的根基并未被破坏。这也是游侠能如此迅速地在西汉初年恢复的原因。文献中关于秦朝游侠的记载非常少,但是我们从秦朝统治者对游侠的政策措施可以看出当时游侠的真实情况。秦朝统治者打压的措施主要是进行游侠势力的迁移。始皇二十六年“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 “颖川、南阳,夏人之居也。夏人政尚忠朴,犹有先王之遗风,颖川敦愿。秦末世,迁不轨之民于南阳。” 统治者迁徙游侠目的很明显,就是迫使其离开原来的势力范围,以便官府对其进行管理和控制,从而进一步瓦解其势力。迁徙政策从短期来看,的确起到了直接且较为明显的效果。但是从长远角度出发,这其实是治标不治本的。其直接效果体现在:在政府强制的迁徙政令之下,游侠迁走,离开了他们原来的势力范围。但说它是治标不治本在于:游侠原有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并不会随着这种迁徙而消失,相反他们还可以凭借着自己的影响力带动原来侠风薄弱的地方。总之,迁徙政策虽然在短时间内起到了抑制游侠势力的作用,但长时间之后,这种政策起到的是一种适得其反的效果:游侠势力范围的进一步扩大。比如作为夏禹故土原本民风淳朴的南阳、颖川,在秦末施行迁徙政策以后,就逐渐变得“俗杂好事,业多贾。其任侠,交通颖川。” 如果说南阳、颍川民风的变化只是作为偶然现象的出现,不足以论证的话,那么还有秦朝另一个游侠迁徙地蜀地,后来也成为侠风较盛的地区之一。所以说迁徙和侠风的蔓延是有必然的联系的。游侠之所以能够在民众中获得强大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快速地集结地方势力,是因为他们本身好聚徒属、结党连群。在秦朝的专制统治下,游侠通过迁徙政策被分散,看似力量减弱,实则不然。力量分散只是表象,这种迁徙并未动摇游侠的根基,游侠时时刻刻都是一个潜在的威胁。当遇到乱世,游侠就能够凭借着自己的号召力迅速恢复。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