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知识界对社会道德堕落之原因及其救济法的探讨(3)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清末民初知识界对社会道德堕落之原因及其救济法的探讨(3)

   (二)学界:民国初年,知识分子曾这样描述中国教育情况, “今之中小学校。在学及卒业者。语其积极之恶德。如奢侈冶游滋闹。语其消极之恶德。如不健全之思想。不充分之知识。”  虽然学生在校接受教育,甚至完成学业顺利毕业,但是其道德水平不见其提高,反而呈现出堕落的现象。作为国家发展的血液的学生们骄奢淫逸、滋事闹事,思想不健全,知识不充分,让人不禁思考,清末民初的教育已经失控到何种地步了?更有对学生的形容说道:“浮华嚣张荒殆学业。虞诈相尚剥丧天真甚至荡检逾闲自抒风流。往往一知半解自命通人。道听途说动干国政。不知学问为何物不解修养为何事。神智日沉乎昏堕。品行日流于卑污。” 神志不清、品行卑劣是当时的知识分子对于学生的评价。清末民初正值各类运动发展时期,各类爱国运动也不断涌现,学生受到运动的一些消极影响,把民主挂在嘴边,却不知其民主自由的真谛。“无论教育实业自治诸会。而该员莫不有会员干事等名目。其学生则不求实学。而以口食用人细故。动成散学风潮。或专与教习校长争意气。而以罢学为要挟。” 然而学生的道德堕落不仅是由于学生自身价值观念的摆动和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引导,学校作为社会的教育单位,在民国初年也面临着教育的不当和教育观念的错位这些问题。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场所,并没有发挥其培养学生道德的作用。不仅是由于其不作为的教育心态,更是因为学校本身的道德观念没有树立起来。清末民初学界自上而下,从学生到学校,都充斥着道德堕落的现象。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