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蜕变为意识形态之后【927字】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科技:蜕变为意识形态之后【927字】

在传统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叙述体系中,科学技术的功能主要是在生产力的范围内得到阐述的,尤其是随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新观念的提出,这种叙述方式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可。然而,随着韦伯。卢卡奇。海德格尔。马尔库塞关于科学技术问题的论著的出版,尤其是哈贝马斯的作为“意识形态“技术与科学一书的出版,现论文网代科学技术的另一个功能--意识形态功能被揭示出来了。科学技术的双重功能(即生产力功能和意识形态功能)对传统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叙述体系提出了严重的挑战。

其一,传统的历史唯物主义叙述体系对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做出了过度的诠释,从而在某种程度上把历史唯物主义的GM作用归结为科学技术的GM作用,甚至把历史唯物主义归结为“技术决定论“。然而海德格尔在技术之追回中区分出“传统技术“和“现代技术“,并断言现代技术不再是GM的因素,甚至不再是中性的因素,而是负面的因素。既然现代技术的GM功能受到质疑,也就要求历史唯物主义建立新的叙述体系来回应这个问题。

其二,在传统历史唯物主义的叙述体系中,科学(技术)并不属于意识形态的范围,这一点的影响是如此之深远,甚至连阿尔都塞也把理论作为科学,与意识形态尖锐地对立起来。然而,在当代社会中,科学技术既然已经蜕变为意识形态,那就有必要对科学技术作为意识形态的负面作出叙述。此外,晚年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的理论也暗示我们,由于我们把科学(技术)作为正确的观念与意识形态对立起来,导致了科学主义和实证主义的泛滥。事实上,在传统的历史唯物主义叙述体系中谈论的“世界“并不是原初的生活世界,而是伽利略以来用数学和自然科学的眼光叙述出来的另一个“世界“。显然,要使历史唯物主义脱离科学主义和实证主义的影响,也必须确立历史唯物主义的新的叙述体系。

其三,在传统历史唯物主义的叙述体系中,基本命题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社会存在的基本内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然而,从属这一生产方式的生产者又都是有社会意识的,也就是说,社会意识渗透到社会存在的基础之中。实际上,生产者既是社会存在的担当者,又是社会意识的担当者,正如科学技术既是生产力,又是意识形态一样。科学技术的双重功能启示我们,应当避免用机械的,非此即彼的方式来叙述这一基本命题,即不要把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抽象地对立起来。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