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构筑意识形态:中國现代史學与史剧的意义【4720字】
时间:2023-05-11 22:43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www.youerw.com 点击:次
中国现代话剧史上史学与史剧的关系,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这种关系的表现形式如何,内在协调的动力机制是什么,是一种什么力量能够将现代人文活动的两个领域统合到一种社会文化力量中,跨越真实与虚构。知识与想象?葛兰西的有机的意识形态“与有机的知识分子“理论,为阐释中国现代史学研究与历史剧创作之间的复杂论文网的历史关系,提供了富于启示的视野与方法。从历史构筑现代国家意识形态,这一自觉的现代文化使命感,使启蒙立场的知识分子发现并利用了新史学与新史剧之间的协调动力关系,使纯粹的思想或学术变成大众世界观,创造出意识形态整体性。 一。郭沫若的史学与史剧 1944年11月21日毛泽东在致郭沫若的信中说:你的史论。史剧有大益于中国人民,只嫌其少,不嫌其多,精神决不会白费的,希望继续努力。“(注:毛泽东书信选集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41-242页。)此时郭沫若的历史研究已经奠定了中国主义史学的基础,他的历史剧创作也已达到高峰。 毛泽东赞扬郭沫若的,正是郭沫若治史与作剧在以人民为本位“的立场上的意识形态意义。郭沫若同时从事历史研究与历史剧创作,他表白我是很喜欢把历史人物作为题材而从事创作的,或者写成剧本,或者写成小说“,也表白过自己的史学与史剧观,他说他的史学研究主要是凭自己的好恶“,而好恶的标准“一句话归宗:人民本位“。(注:<历史人物>序,郭沫若文集第十二卷。)合乎人民本位的应该阐扬,反乎人民本位的便要扫荡“。(注:新陈代谢,郭沫若文集第十三卷,第148页。)就戏剧创作,我们要制造真善美的东西,也就是要制造人民本位的东西。这是文艺创作的今天的原则。“(注:走向人民文艺,郭沫若文集第十三卷,第316页。) 郭沫若从不隐讳自己研究与创作的意识形态属性。第一次大GM失败后郭沫若流亡日本10年,正式开始史学研究,用的历史唯物主义观念规划中国历史,将中国历史叙事纳入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发展模式中。这样做一则可以证明主义理论在中国历史的适应度“,二则可以证明现实中中国GM的合理性。因为如果中国的历史确实符合主义的历史发展模式,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那么,中国的现实与未来也会按照主义的GM模式发展,即通过无产阶级GM建立社会主义与主义。史学研究可以用中国的历史发展“证明主义理论的普遍性,主义理论又可以证明中国的现实GM“的合理性。这样,史学就具有了重要的意识形态意义。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自序“中,郭沫若自己表述得很明白:对于未来社会的待望逼迫着我们不能不生出清算过往社会的要求。古人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认清过往的来程,也正好决定我们未来的去向。“(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自序,郭沫若文集,第14卷,第10页。) 郭沫若集学者作家于一身,但他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角色,远不是学者或作家身份可以概括的。他自觉地构筑现代中国GM的意识形态话语,是葛兰西所说的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有机的知识分子“。葛兰西将第二国际工人阶级运动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忽视了争夺意识形态领导权或文化领导权。他认为,意识形态作为最高意义上“的世界观,凝聚统一起社会集团,形成一种现实的。战斗性的力量。在构筑意识形态并争夺知识与道德领导权“的过程中,知识分子起到重要作用。他们不仅提出一种体系化的完整的哲学,而且还要将这种哲学大众化。常识化,教育与影响人民,成为人民的思想与信仰形式。葛兰西将那些自觉地思考历史与时代问题并将自己的思想与大众实践结合起来的知识分子,称为有机的知识分子“。真正的哲学家是而且不能不是政治家,不能不是改变环境的能动的人……“(注:参见(意)葛兰西狱中札记第三章哲学研究“第一节,曹雷雨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32-293页,引文见第239。265页。) 郭沫若作为有机的知识分子“的角色,在中国现代文化上具有典范意义。他从历史构筑现代意识形态,历史可以以学术的形式表现,也可以以戏剧或小说的形式出现。郭沫若一生三度创作历史剧,早年的抒情历史剧完全将历史现实化变成意识形态的代言。从卓文君王昭君到聂@①,叛逆变成了GM。聂政慷慨赴死,两位女子从容殉死,在原始的狭义观念之上,作者又加上了均贫富“。茹强权“的意义。剧中一再提倡刺杀那些王和将相“,剧终士兵们听罢酒家女的演讲,一哄而上杀了长官,准备到山里去做强盗“,行侠的戏变成GM的戏。郭沫若试图用历史剧构筑历史中人民的主体与阶级冲突的动力结构。从1920年的诗剧棠棣之花,到1940年五幕剧棠棣之花定稿,前后写了22年,不同时代的现实意义叠加在同一个题材上。百姓“代表着模糊的人民概念,国家主题取代了个人主题,私仇变成公愤,聂政铲除国贼“,意义在于抗秦,于人有利,于中原有利“。国家成为历史剧棠棣之花的历史主体。抗战意识形态出现。 席勒在舞台作为一种道德机关中说:如果各种戏剧具有一个共同的特色,如果戏剧诗人都有统一的目标_换句话说:如果诗人选材适当而且都从民族当前的主题出发_那就会出现民族舞台,我们就会成为统一国家。“(注:转引自戏剧理论文集陈瘦竹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第333-334页。)郭沫若的历史剧创作,深受歌德与席勒的影响。40年代初抗战背景下郭沫若历史剧创作达到高峰,直接的灵感是在历史的精神“中拯救国家与民族意识。他说屈原的悲剧是全中华民族的“,中华民族的尊重正义,抗拒强暴的优秀精神,一直到现在都被他扶植着。“(注:题画记,关于屈原,郭沫若文集,第十二卷,第238页,第20页。)抗战意识形态的历史剧试图将阶级意识融合到民族国家意识中,屈原的成功在于它获得一种意识形态的整体性,而孔雀胆的问题则在于这种整体性受到威胁。阶级主题(镇压农民起义)。民族主题(协助梁王异族政权)与个性主题(段功与阿盖的爱情)无意间陷入一种意识形态冲突中。批评界出现指责,作者一再修改,但剧场演出效果很好。(注:详见郭沫若史剧论,第五章孔雀胆的成败得失“,田本相杨景辉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46-172页。)如果棠棣之花的意义断层显得突兀,说明历史剧结构意识形态的困难,孔雀胆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历史剧中意识形态结构本身的脆弱。 郭沫若在他的史学研究与史剧创作之间建立起一种协调的动力结构。同一种意识形态主题分别用史学与史剧的形式表现出来。史学通过真实性“获得话语权威,史剧通过艺术性使这种话语权威获得大众的认可。屈原主题的利用是一个典型。郭沫若希望将屈原树立为民族精神象征,这是一个层次的意义,另外,屈原的诗人与官吏的双重身份,还寄托着郭沫若的现代有机知识分子“的意识形态身份认同的希望。有关屈原的史学方面的成果是屈原研究,史剧方面的成果是屈原。郭沫若习惯将他的史学思想表现为史剧,因为任何思想必须获得大众化。生活化,才能产生意识形态力量。郭沫若受一部小说体裁的野史剿闯小史的启发,写出轰动一时的甲申三百年祭,重庆的国民党与延安的党在这篇文章中都看到争夺意识形态领导权的意义。国民党看到农民起义成功地推翻了中国的正统政权却最终导致异族入侵,组织人员批判;党看到农民起义推翻了正统政权转瞬之间又自身溃败,将这篇史学论文当作整风文件“印发学习。而坦率地说,郭沫若自身关注的却是这段历史的另一种启示,即知识分子的使命。他认为杞县举人“李岩的加入才使农民运动走上正轨,而大顺王朝最后失败也是因为没有采纳李岩的计划。他念念不忘要为李岩与红娘子写一出戏,甚至在论文中也过分专注于李岩和李岩与红娘子这段野史。(注:参见郭沫若的史学生涯叶桂生谢保成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175-188页:‘甲申三百年’风波“) 对于构筑意识形态的史学与史剧,理解历史的现实意义比历史事实更重要。葛兰西将上层建筑分为由国家。军队。法律等机构代表的政治社会与由政党。教会。学校。新闻媒体与文化团体代表的市民社会。市民社会是意识形态的活动场所。国民党政权下郭沫若的史学与史剧构筑的意识形态在市民社会中与政治社会对立,争夺知识与道德的领导权。这种格局在建国后发生了变化。上层建筑中政治社会与市民社会的冲突与竞争失去了合法性“。知识分子的使命从争夺文化领导权变成服务既定的文化领导权。郭沫若过去为那些挑战正统的叛逆。流寇翻案写成历史悲剧,现在却需要用史学与史剧重塑正统。梁启超当年提倡新史学时,批判中国旧史学有君史。无民史,有群统。无国统。郭沫若早期的历史剧创作力求构筑历史中人民主体。国家主体,到解放后的两出历史剧蔡文姬与武则天,他又隐晦地试图构筑新的君统“。蔡文姬用郭沫若的话说是借蔡文姬为曹操翻案,曹操与武则天,或因出身或因性别,均是有君之实而无君之名。郭沫若的翻案历史剧的意识形态功能,是为新中国建立新正统。郭沫若一再表白蔡文姬就是我“,他想一方面通过为曹操翻案树立新中国的新正统,另一方面通过蔡文姬归汉,表达自己意识形态立场上自觉的归属与认同。 翻案史学与翻案史剧不是忠于历史事实,而是以新的意义挑战旧的意义。郭沫若的史学研究不再提人民本位“,开始关注所谓对人民有利“的帝王。胡笳十八拍中蔡文姬归来看到的景象是城郭为山林,庭宇生荆艾。白骨不知谁,纵横莫覆盖。出门无人声,豺狼号且吠。“剧中蔡文姬归来看到的却是丰收的太平景象“,农民唱着屯田歌“,歌颂为民造福“的曹丞相。郭沫若继续史学与史剧写作,却领会到新的历史语境中意识形态的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的深刻含义,以古鉴今“或以古喻今“变为古为今用“,历史不再有构筑意识形态的使命,反倒是意识形态开始构筑历史。郭沫若有时强说GM胜利后还可以写悲剧,但他自己却明白地不再写悲剧了。他的两部历史剧参与掀起了有关历史剧的大讨论,但他本人却没有积极参与讨论。历史剧的现实性比真实性更重要,只是把握现实性的问题是纯粹的权力问题,在理论形式中无法言说。 二。新史学的意识形态意义 郭沫若是中国现代主义史学的创始人,也是中国现代话剧中历史剧创作的领导者。他同时以史学与史剧的方式,实现了从历史构筑现代GM意识形态的意义。我们在有机知识分子与精英思想大众化的现代意识形态语境上理解郭沫若的历史剧创作,并将他当作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典型,思考中国现代启蒙与GM立场上的有机的知识分子“的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说,郭沫若并不是一个特例,而是一个将典型性表现到极致的个案。 从史学角度看,他体现了梁启超等人发起的新史学“的理想。1902年2月到11月间,新民丛报分6期连载了梁启超的新史学,(注:分别刊载于新民丛报第1。3。11。14。16。20期,本书的相关引文,均出自梁启超史学论著三种,林毅校点,香港三联书店,1980年版,第3-42页。)在中国知识界引起轩然大波。梁启超认为,历史是叙述国族之进化的学术。国族是历史的主体,进化是历史的精神,历史则表现为国族之间竞争和优胜劣汰的进程。中国无历史,是因为旧史书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知有事实而不知有理想“。中国的史是君史,一朝一姓的家谱,势利腐儒堆积的耗损民智的故纸堆,培养国民的奴隶根性。梁启超呼吁在新观念下建立新史学,当时虽有异议,但响应者众。横阳翼天氏“(曾鲲化)在中国史的出世辞中祝福中国史的诞生,将它提高到建国与自由独立的高度:中国历史出世,谨祝我伟大中国灿烂庄严之文明国旗出世于今日,谨祝我中国四万万爱国国民出世于今日,谨祝我四万万爱国国民所希望理想之自由,所瓣香祷祝之独立出世于今日。“(注:转引自史学探渊:中国近代史学理论文编,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596-597页。) [1][2]下一页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