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俗文化再研究【7452字】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礼俗文化再研究【7452字】

一。问题的提出与思考

早在20世纪40年代,费孝通先生从乡土社会的视角,提出礼治秩序“的概念,与此同时,柳诒徵先生的中国礼俗史发凡一文,也从历史上考察礼俗的源流和沿革,认为古代中国以礼为立国根本“。不论是从社会学还是历史学出发,是用礼治秩序“还是礼俗“来概括,都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前现论文网代中国社会所具有的礼俗社会的特征。

所谓礼俗社会,即是以民间生活习俗为基础,以礼治为主导,实施秩序管理的社会。这也就是王安石在周官新义中所说:礼俗,以驭其民者。其民所履唯礼俗之从也。“依靠民间习惯势力进行社会管理,并提升为礼的规范,教化民众服从这种秩序,是儒家推行礼治的一贯主张,这与依仗权力驭民的法治有所不同,更与现代的法理社会有不同的实质。虽然在实施礼治的实践中常有援法入儒。寓法于礼的情况,但它作为治国理政的蓝图,为历代圣贤所推崇,并以礼义之邦的标榜,来表现中华民族有别于外邦异域的社会理想,此种文化形态也可称为礼俗文化。因此以礼治秩序或礼俗社会来概括乡土中国,是认识前现代中国社会的国情,切入中国传统文化特质的重要思路。由于礼学史研究在大陆的长久冷落,对礼俗社会的研究成果甚为少见,因此这一学说50多年来很少有所发展。

如今这一观点面临新一代学者的挑战,有的认为:费氏笔下的‘礼治秩序’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人为构造的虚幻实在,支撑这一构造的二元对立(按:指礼治秩序与法治秩序)实际上并不存在,相反,实际情况可能是,‘礼治秩序’中有‘法治秩序’的生长点,‘法治秩序’也可以从‘礼治秩序’中获取养分。“又说:中国历史上既缺少关于习惯法的说明性学理,也缺乏一个从事于这种探究和说明工作的群体,结果是,所谓习惯法只能是一种粗糙。实用的地方性知识,而无由成为一种精致。抽象和富有学理性的知识系统。“[1]

最近,又有人提出:儒学由于缺少像基督教那样一套完善。有效的宣传和教化机构,传播到民间世界的各个层次和各个角落“。同时也因为儒学自身缺乏对私人生活和世俗生活的关怀“。先秦诸子主要是政治哲学“,而官僚无法担当儒家文化传播为重任“。因此把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实际上一直是中国知识分子的自我想象“。[2]

前者从明清以来频繁的诉讼为例,说明乡土中国已孕育现代性的法理要求,这是从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并非二元对立的视角,对礼治秩序提出的质疑;后者认为儒学由于缺乏对世俗生活的关怀和教化手段,并未构成中国文化的主流。要知道,礼治秩序的立论是以关注世俗生活为前提,这是儒学最高的社会理想,如果儒学无视世俗生活,那礼治秩序也就失去存在的基础。这两种看法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又都不约而同地认为礼俗社会说是人为构造的虚幻实在“或自我想象“。

这是一个富有理论性的诘难,这个问题的提出也促使我们思索,礼俗社会说所以被质疑,其理论依据的本身也有不足之处,这就是对礼俗社会的分析,大多是沿用西方法理观念和法理社会为参照,往往陷入礼俗与法理二分法的窠臼,从两者不同质的一面看,中国非礼俗社会莫属;从发展看明清时期已孕育了现代法理的生长点,礼俗社会说因而被指为虚幻“。

礼俗本是土生土长的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观念,礼俗社会说的建树,首先应该从本土资源来发掘理论支点,如果摆脱礼俗与法理二分法的局限,换一种视角向下看,从中国传统文化结构来考察观念与生活及其百姓日用之学,重新建树礼俗社会说的知识系统,是从学理上回答这一诘难的又一探索。

生活本是礼俗之源,21世纪海内外文化研究向生活主题的转移,必将召唤对礼俗文化的关注。20世纪西方文化哲学一个重要倾向是将日常生活提高到理性层次来思考,使思想文化研究贴近生活。胡塞尔对生活世界“的回归,维特根斯坦对生活形式“的剖析,海德格尔有关日常共在“的观念,余英时在现代新儒学序言中表示关心形而下“的取向,种种言说表明一代哲人把注意力转向日常生活的研究。对此国内哲学界已有回应,哲学研究者已经提出,建立人间哲学的呼声,让哲学融于生活,使哲学与生活保持同步发展。李泽厚在最近出版的历史本体论中提出,生活是历史本体的见解。2001年任继愈先生在国际汉学会议上提出:研究汉学必须从生活文化入手,这是一般的途径。“这一见解的提出并非是简单地从两种异质文化相遇,首先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衣食住行给人深刻印象的原因;也不在于衣食住行是人类生存的的基础,因为这是各民族。各个国家和地区无一例外的普遍现象。值得注意的是,生活文化在中国有着与其他国别不同的意义,因为生活方式在传统的礼俗社会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和作用,

生活,包括衣食住行和休闲在内,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方式。人因为要生活才形成社会,有生活才有阶级的划分和社会的构成,说人是社会的本体,无异说生活是社会的本体。把生活“视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并进而指出:现代历史著述方面的一切真正进步,都是当历史学家从政治形式的外表深入到社会生活深处时才取得的。“[3]论述社会生活的历史著作得到这样高的评价,是因为生产方式的变化,社会的进步,归根结底表现为生活方式的变化,这是生产力发展的最终目的。人的解放离不开生活方式的变革,文明的进化与差异往往表现在吃穿用,以及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怎样吃。怎样穿,怎样用等方方面面表现出种种差别,从而发展自己的智慧,创造出不同特质的文化形态和民族传统。50年多前费孝通和柳诒徵先生对礼治秩序和礼俗社会的研究,为我们深入认识中华文化的特质提供了一条重要的路径。

21世纪的到来,中华文化面临又一次挑战,这不仅要继往开来,发展既有的成果,更要面对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作出应有的回应。这两者所蕴有的内涵并非是传统文化的长处,有的还是短缺,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与时更进。后来居上的条件和机遇。高科技愈发展,愈要呼唤人文精神,这是学术界的共识,所以说21世纪是人的世纪,是高扬人文精神的世纪,这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主流。未来学家预言人类社会将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向情绪经济转化,这预示着社会发展将愈来愈突出人的生活的主题,这一主题与礼俗文化的研究天然合拍,因为礼俗文化富集了中国人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人文遗产,它造就了中华文化的辉煌,也使中国人背负沉重的历史包袱。对人文遗产的研究不能局限文本的观念,尤其是与生活鱼水相依的礼俗文化,拥有大量的非文本资源,这在中国是一片尚未开发的沃土,所以用这一主题审视研究对象,将视角下移,到社会生活中去发掘新的资源,是对21世纪文化研究贴近生活趋势的最好回应。二。礼俗社会的文化模式

礼俗本于生活,但这礼和俗并不是一回事,礼是典章制度,俗为风俗习惯,清代的孙诒让就指出:礼俗当分两事,礼谓吉凶之礼,。。。。俗谓土地之习。“[4]但在儒家思想的主导下对礼和俗进行了整合是为礼俗。柳诒徵在中国礼俗史发凡一文中认为,以礼俗治国博言之,即以天然之秩序(即天理)为立国之根本也。“在世界上并不乏有遵循天然秩序生活的民族,但在中国礼俗之界,至难划分“。这是中华文化历史悠久,覆盖面最广,传承力最顽强的重要原因,所以中华民族以史迹较之,成绩特殊,由果推因,其亦有循共同之轨而自致其优越之端欤“。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文化传统的文明体系,世世代代传沿不绝,这是举世公认的特征。50多年前史学界和社会学界提出礼俗问题,正是源于探究中华文化这一特性的思考。

面对中华文化如此坚韧的历史,人们不禁要思索,同在地球上生息的人类,为什么只有地处北温带的中华民族才有如此高强度的凝聚性和传承力?西靠大山,东临大海,依山背水与世隔断生态环境曾经为众多的学者研究中国文化这独特的性能,提供了地理环境作用的依据;黄河。长江。运河等横贯中国大陆的江河沽海之利,造就了稳定而静态的农业文明,也给人们探索中国文化的这一奥秘以丰富的联想。不论是历史的考察或社会调查,种种实证和推理都不失为论证中华文化从未中断的佐证,然而这些佐证并不能使我们满足,在世界上具有相似的地理环境和农业文明的族群,为什么却未能构成像中国这样强劲的文化形态?这就不能不促使我们从社会文化的领域来考察中国传统文化模式,以进一步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

文化模式,是指一种文化形态所涵有的文化要素及其构成方式,这是集众多个体思想行为而整合的群体性的特征,又是一个族群认同的稳定性的范式。它沉潜在纷纭错综的文化事象中,并不是随时可以感知,人人可以发现的,它需要经过伪存真,去粗存精,由此及彼的抽象和提炼,方能感悟的真知。

中国传统文化模式,通常是指封建文化模式,这是封建时代人们在器用。认知。情感。道德和法权方面的综合表现。笔者在礼的省思-----中国传统文化模式探析[5]一文中曾经阐明,这种文化模式在中国表现为以礼为中心的一系列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它以血缘为纽带,以等级分配为核心,以伦理道德为本位,渗透政治。经济。文艺。教育。人际交往。道德风尚。生活方式的各个领域,从权力财产的分配到日用器物的消费,几乎无所不在,因此就其涵有的文化因素来说,林林总总,不一而足,就其构成来说,它具有生活方式。伦理道德。等级序列一体化的内容。正是这三位一体的文化结构,使它成为统治社会至深至广的力量,这是中国文化生命力尤为顽强的独特机制。

文化模式的提出,是要回答一个族群的文化构成和风格,以便与其他文化系统相区别。就人类社会来说,既有统治与被统治,上层与下层的区分,在文化上那就有上层文化与下层文化。精英文化与民间文化的分野。作为文化的传统,它不仅传自上层的文案,也包括下层的风俗民情,涵有各阶层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整体性特征,这在各国都不例外,只是由于地位。方式与影响的不同,才有大小。主从。文本与非文本之别。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伦理为本位,人们从意识形态领域作出这样的论断,几乎已成为学术界的通识。在意识形态领域起主导作用的是统治阶级的思想,这在社会上占据统治地位的思想,其缔造者和传承者都是对历史发展起过重要作用的文化巨匠,后世的研究者往往致力于这些文化精英的研究,以揭示伦理道德为本位的文化特质。这种思路是从思想史或个案着手,直入堂奥,有便于把握传统中的主导部分即所谓大传统的研究。然而此种研究的不足在于,对于散在社会生活衣食住行各个领域,乃至各地区的风俗习惯即所谓小传统的研究却少有涉猎。大传统是由思想家提炼的思想体系或制度化的意识形态,它高于生活又指导生活成为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具有系统性。导向性和稳定性,依靠权力的干预和灌输,制约和规范小传统的发展;小传统却由于植根民众的生活,贴近社会的实际,富有多样性。易变性和自发性而与大传统有一定距离,从而又有相对的独立性。所以就一般的族群来说,大小传统之间相互依存,对流是经常的,但它们的差异也是明显的,但在中国由于生活方式。伦理道德和等级序列一体化的结构,在价值观念上大小传统差异甚微,这是中华文化的特色。

大传统和小传统本是人类学家雷德斐在农民社会与文化一书中提出的概念,它的本意是指少数有思考能力的上层人士创造的文化系统为大传统,而下层农民在生活中自发形成的社会风习是小传统,这与上层文化与下层文化,精英文化与民间文化有相似的涵义。本文借用这个概念来诠释中国文化,是想说明中国文化不仅有同世界文化相认同的一面,而且有其独特的形态和性能,从而在人类文化的视野下,进一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增强文化自觉意识。

大传统在古代中国表现为礼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这是古人用以定亲疏。别尊卑。辨是非的准则,是起源最早而又展最完备的社会制度和规范。历代王朝都以会典“。律例“。典章“,或车服志“。舆服志“等各式法制条文和律令,管理和统制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这是权力统制财产的体制,没有地位和权力的,有钱也不能随意购买不该享用的消费品。权力通过器物消费的等级分配,物化为各个阶层消费生活的差异,所以礼制不仅以三纲五常为道德信念,还以日用消费品的等级分配作为物质内容,规范各阶层的行为和需求。礼治可谓修身。齐家。治国之本,所以朱喜在注解论语·为政中说:礼,谓制度品节也。“这是主体性的意识形态,具有制度性。理论性;小传统在古代可表白为俗“,俗在说文解字中训为:习也。“郑玄在周礼注中解释说:土地所生习也。“具有习惯性。自发性。俗先于礼,礼本于俗,这才有礼从俗“,礼失求诸野“之说,俗一旦形成为礼,升华为典章制度,就具有规范化的功能,从而要求对俗进行教化和整合。最早的史书尚书就有天子观民风俗“的记载。秦始皇统一中原伊始,就施行以礼节俗,即所谓行同伦的方针,多次出巡,在会稽山刻石祭大禹,宣告用严刑峻法禁止男女淫佚,把中原伦理推广到全国。历代统治者宣扬:道之以德,齐之以礼。“[6]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成俗,非礼不备。“[7]导德以礼“[8]等等成为治世的通则。每当王朝更迭之际,都注意整饬风俗,修定礼制,有的还专设观风整俗吏,入乡问俗,对风俗民情进行引导。史记载:采风俗,定制作。“汉书说:观风俗,知得失。“晋书说:移风俗于王化,崇孝敬于人伦。“新唐书说:为政必先究风俗“,旧唐书说:弘长名教,敦励风俗。“宋书说道化行,风俗清。“所谓礼俗,即是以礼化俗,使社会风习遵循礼治的轨道,这是治理社会的方略,也是采自风俗而对民间生活的调适。从这意义上说,俗是礼之源,礼是俗之纲;俗是礼之表,礼是俗之质。礼和俗相互渗化力量之强劲,几乎使礼与俗难分难解,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也可称为礼俗文化。

礼俗文化的特点就在于,礼和俗相互依存。胶着,双向地增强了上层文化与下层文化或精英文化与民间文化的渗透。在大一统的封建社会中,礼治凭藉统治地位的优势,以制度的。教化的威力切入生活习俗,以礼化俗,使得礼与俗亦即大小传统的价值差异缩小到最小限度,这就极大地增强了各民族。各地区,不同风习的人群对礼的伦理价值的认同,这是中国文化整体性的特征。精英文化通过以礼化俗的过程把观念形态推向下层民众,从而使世俗生活理性化,在士大夫中形成世俗理性的情结。

世俗理性极大地促进了伦理观念和文化意识渗进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创造了富有中国特色的百姓日用之学,扩大并强化了中华文化的凝聚力和覆盖面,由此也培育了生活方式意识形态化的普遍心态,沉潜在民族文化心理的深层,在风云变幻中不时浮出水面。三。百姓日用之学,是礼俗文化的基本论题

早在先秦,思想家们就为建树这种文化模式,提供了思想理念,荀子明确宣告:德必称位,位必称禄,禄必称用,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众庶百姓则必以变数制之。“[9]这就是说,德。位。禄必须相称,有德才有位,有位才有禄,道德表现。社会地位和财禄器用一体化,因此以物可以观位,以德又可以量物,贵贱之别不仅溢于形表,君子小人这内在道德上的良莠也力图物化为消费生活的等级之别,充分体现了以伦理为本位导向生活的价值取向。

这种文化模式决定了大传统对小传统的规范和教化并不仅仅依靠行政指令,士大夫在教化方面突出的使命感,对增强小传统对大传统的认同起了重要的作用,所以中国的官僚。士大夫对世俗生活有特别关注的情结。孔子的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10],管子的教训正俗“[11],荀子的习俗移志“[12],吕不韦的观其俗而知其政“[13],司马光的风俗,天下之大事也“,[14]等等,各家各派莫不重视对民风的教化,致力于以礼化俗“,引导民众习俗遵守礼的规范,都具有把国运盛衰。名教兴亡的审视点下移到生活领域去考察的传统。所以儒学并非如有的学者所言缺少对世俗生活的关怀,却以世俗理性的情结将精英文化社会化,在这里生活本身就是教化的媒介和手段,其功效远比课堂和教堂更胜一筹。

值得注意的是,生活“在古人的观念中并不复杂,遍查它在经史子集中的含义,无非是活着。过日子的一种表述。古人对生活的重视主要表现在以高度的理念对待服食器用,并形成百姓日用之学。

所谓百姓日用这是古人对衣食住行物质生活器物的用语,自古以来就受到各种学派和经典著作的重视,从尚书的无有远迩,毕献方物,惟服食器用,王乃昭德之致于异姓之邦“[15],诗经的民之质矣,日用饮食。群黎百姓,遍为尔德“[16],易经的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等等经典著作莫不表示对服食器用的关注。有关服“。食“。器用“的用词,出现在论语中有111次,孟子218次,两者相加共有329次。与此相比,在这两部书中礼“字出现138次。德“字75次[17]。服食器用以如此高的频率出现在儒家的经典著作中,甚至高于儒家一贯崇奉的礼“和德“,这不能不是高度重视生活的反映。

生活的主体是人,服食器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也是生活的主要内容。但是,生活与观念是人类分别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不同领域的行为和反映,在认知方面有感官和思维。感性和理性认识的差异,所以这两者各有相应的范畴,从而有一定的间距,并不等同。但在百姓日用之学中,生活与观念之间相互渗透,甚至混为一体。所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句出自易经的名言,在该书的注疏中释为:道是无体之名,形是有质之称。凡有从无而生,形由道而立,是先道而后形,是道在形之上,形在道之下。故自形外已上者谓之道也,自形内而下者谓之器也。形虽处道器两畔之际,形在器,不在道也。既有形质,可为器用,故云‘形而下者谓之器’也。“[18]王夫之说得更明白:无其器则无其道“[19],可见道能生器,无道不成器,故道在形之上,器为形之下,这上下之别,是因为道为器物之本源,但是无器也就没有道的存身之处,所以这道和器虽有形上和形下之分,两者却密不可分,道是器的内涵,器是道的外在形式,器有粗细之别,道也有深浅之分,两者相依共存。不仅如此,这器还与性通用,因此有器性。器质之谓,即便器物“这一名称,起初也是指高贵的尊彝之类,后来才成为各种用具的统称。[20]所以这器物并非简单地为日用品而寓有深刻的道理,然而这器中之道的哲理并非一般愚夫愚妇所能感知,这就是论语所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对此,论语注疏·序作了权威性的解释:由,用也。可使用而不可使知者,百姓能日用而不能知。“周易注疏说:‘百姓日用而不知者’,说万方百姓,恒日日赖用此道而得生,而不知道之功力也。“至於百姓,但日用通生之道,又不知通生由道而来,故云‘百姓日用而不知’也。“[21]这些话的要领在于,百姓日用器物而不知其器物之所以然,只有君子才懂得其中的道理,让平民百姓认识日用器物蕴含之道,是君子教化百姓的使命。历来儒家所提倡的以礼化俗“。导德齐礼“等都不外乎阐明这一真谛。

[1][2]下一页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