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败:一个传统的灰色文化【2562字】
时间:2023-05-11 22:49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www.youerw.com 点击:次
腐败在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是时代的恶瘤,但腐败绝不是某一个特定时期的产物,而是历史的沉疴。因此,腐败也是一个传统,是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可以将它称为腐败文化“。从历史的纵向来看,腐败文化的主体几乎都是朝廷命官,他们无人不读圣贤之书,无官不讲修齐治平,却又几乎是无官不招权纳贿,无官不贪论文网赃枉法;从横向方面考察,除官吏阶层的腐败外,富人有富人的腐败“,穷人也有穷人的腐败“;对于腐败几乎是无人不恨,然而腐败却又是那么深入人心“。回顾历史,涛声依旧,尽管腐败之恶罄竹难书,而作为一种行为文化,它又是一种闻起来臭吃起来香“的文化,这是其它文化所不具备的一个显著特征。腐败文化的这种相悖性,决定了它是一个传统的灰色文化“,是一种事实上难判是非。至今仍有很强生命力的文化。 灰色文化的经典“:你腐败,我放心“ 你腐败,我放心“虽是个不恭的话题,但它确实是个无奈的客观存在。 作为封建帝王无不有猜忌之心,臣下阴蓄异志。非分僭越常常是他们的心病。精明的大臣尤其是洞悉帝王心理的权臣们知道,欲释君臣之嫌,要么渔隐“于江湖之远而忧乐天下,或者朝隐“于庙堂之高而避祸司马门;要么玩权丧志专事声色犬马,享尽人欲,努力做到我腐败,你放心“。由于专制主义之网愈编愈密,渔隐或者朝隐在历史上已属鲜见,而后者在历史上是不乏其例的。 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三载 太祖时,赵韩王普为相,车驾因出,忽幸其第。时两浙钱亻叔,方遣使致书及海物十瓶于韩王,置在左庑下。会车驾至,仓卒出迎,不及屏也。上顾见,问何物,韩王以实对。上曰:此海物必佳。“即命启之,皆满贮瓜子金也。韩王皇恐,……上笑曰:但取之,无疑。“ 赵普是北宋开国元勋,权倾朝野,却贪婪好利。这十瓶海物“被他全部用来在东京兴建府第。钱是宋朝要消灭的吴越末代国君,一个交战国送来大量礼金“,赵普接受敌国的行贿,这不是腐败又是什么?然而宋太祖对不期而遇的人赃俱获,不过一笑了之。这一对明君贤相“的相安无事,全在无疑“二字上。无疑“就是放心,其所以放心,是因为你在经济上越贪婪。越腐败,我在政治上就越放心了。 如果说赵普之行事还不足以说明你腐败,我放心“的话,那么史记·萧相国世家所载萧何之事则是十分合榫的。 汉十二年秋,黥布反,上自将击之,数使使问相国何为。相国为上在军,乃推循勉力百姓,悉以所有佐军,如陈豸希时。客有说相国曰:君灭族不久矣,……上所以数问君者,畏君倾动关中。今君胡不多买田地,贱贳货以自污,上心乃安。“于是相国从其计,贱强买民田宅千万,上乃大悦。 当刘邦凯旋归来时,关中百姓纷纷投诉萧何的腐败,刘邦此时却在暗自高兴。 这两则史事是颇耐玩味的。赵普是主动腐败者,在他看来,只有我腐败你才会放心;萧何是被动腐败者,在刘邦看来,只有你腐败我才放心!试想,如果萧何不是被逼着腐败,可能就会招致杀身之祸,可能就会没有后来的萧归曹随“的无为而治,西汉王朝的历史是否会有另一种写法了呢?如果赵普不主动腐败,可能难释赵匡胤的猜疑,这位以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开国丞相能否助北宋王朝完成统一大业,实在是难以逆料的。腐败文化的这种难以评说的的善善恶恶,正是灰色文化的重要特点。然而,你腐败,我放心“也不是普遍规律,象朱元璋这样的帝王就是个反例,他的眼里几乎不能掺半粒砂子,谁敢腐败他就严惩不贷,甚至剥皮实草。 你腐败,我放心“并不一定全表现在君臣之间。官吏上下之间。同僚之间也有这种现象,其形式多为群体腐败。实现群体腐败的要件正是你腐败,我放心“。如果你不腐败呢?请看下例。清代同光年间人欧阳昱在见闻琐录中记述:苏廷魁担任河道总督期间,适值黄河在河南境内决口,便与河南巡抚奏请100万两治河。苏廷魁亲督工。买料俱亲经手“,完工后结余30万两。巡抚主张瓜分,苏是位正直的官员,坚持将余款奏缴国库。巡抚因为未遂其欲,恨甚……弹奏之“,户部因向来河工告成,无不浮冒虚报者,利得十分之七,大小瓜分,以三分贿部,遂不驳。今苏公缴还余银,除此陋规,部中亦恨。“于是,部里想方设法在苏的奏折里挑出不合例数条“,与河南巡抚同参苏廷魁,这位不愿腐败的官员竟被革职。后来有一位叫任道镕的河南巡抚,在任时正值黄河决口,他堵住决口后与苏廷魁一样请缴余银“,其结果亦是被弹劾,革职去。“欧阳昱无不感慨的说二公于污秽之中,独欲显其清廉,宜乎犯众忌而不得安于其位也。“试想,如果苏。任二公甘于自污呢,岂不既可保住官位俸禄,也不致引来同僚的忌恨;正因为他们欲显其清廉“,而违背了这个圈子内的游戏规则“,怎能放心他们安于其位“?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只有这个特定的群体都腐败,腐败者才有可能在心里上获得安全感,他们营造的堡垒“就不易攻破。因此群体腐败又很强的技巧性和操作性,一般是很难被揭露曝光的。例如治理黄河河患的官员,明清两朝有几个是因为腐败被参劾的? 当腐败成为一种双向的社会需要时,一切反腐举措都将黯然失色! 你腐败,我放心“,一个多么沉重的历史话题! 灰色文化的真理“:权力就是财富 尽管时下有人说穷人有穷人的腐败“,但腐败毕竟是有权者经营的事业,这是不争的事实。所谓千里做官只为财“的民谚,就是中国老百姓对这一历史事实的经验判断。 权力是以最小成本获取财富的捷径,欲获取财富就必须做官。尽管中国有世界上最早的文官制度,但是入仕的途径却是颇为杂滥的。一般来说,有读书做官。军功授官。捐纳买官。举荐封官等多种形式。读书做官和军功授官多被人视为正途,这是因为读书人经常年青灯豆火的煎熬,以青春甚至生命为赌注,参加那个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科举竞争。为侥幸于万一进入仕途的机会,多少人不惜熬到皓首穷年!至于一介武夫,他们完全是以自己的鲜血染红自己的顶戴,实在也来之不易。这两类人虽侥幸得官,支付的成本却相对较高,受到人们的敬重当属自然。捐纳和荐举或者考核,总有黑箱“操作之嫌,人们常讥之为左道斜封“。得官的路径不同,需支付一定的成本则是共同的。按人所共知的经济学原理,支付了成本(或曰投资“),必然要获取高于成本千百倍的回报。如果把成本和利润抽象出来,做官和做生意既是相同又是相通的,运作模式亦大体相仿。战国策·秦策载吕不韦与乃父谈生意经“的一段绝妙对话,颇能说明问题,兹录如后。 [1][2]下一页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