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先秦儒家德治思想的内茬逻辑与历史价值【4423字】
时间:2023-05-11 22:50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www.youerw.com 点击:次
那么,什么是儒家德治思想的内在逻辑呢?为了使问题更加明晰和易于集中讨论,本文在此把讨论的范围确定在先秦儒家的德治思想特别是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的德治思想的内在逻辑。 一。先秦儒家德治思想的内在逻辑及其缺陷 任何一种有生命力的理论的产生,都是解决现实中某种问论文网题的需要。孔。孟。荀生当春秋战国之乱世,运用自己的学说帮助明君圣主结束各国纷争。建立有序社会,是他们共同的目标,也是先秦儒家德治思想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动因和基础。这样,便有了先秦儒家德治思想内在逻辑的一个最初的。也是最基本的元素:建立一个符合理想的社会。 孔子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一个类似周朝制度的社会: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孟子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王治: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仁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上)荀子心目中的理想社会可以称之为政教之极“:臣下百吏至于庶人,莫不修己而后敢安正,诚能而后敢受职。百姓易俗,小人变心,奸怪之属,莫不反悫。夫是之谓政教之极。“(荀子·君道) 从上可见,孔。孟。荀对理想社会的具体描述虽各有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这就是社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教化盛行,人人道德高尚。正是从这个角度,我们也可以把孔。孟。荀追求的理想社会称之为道德社会。 那么,这种理想的道德社会如何才能成为现实呢?先秦儒家德治思想的内在逻辑由此往下推衍。对于这个问题,孔。孟。荀的共同回答是:实行德治! 孔子率先提出了他的德治主张: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孟子亦在其孟子一书的开篇中亮明自己的德治主张: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并在公孙丑上中继续阐发这一主张: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荀子把德治进一步发展为礼治:礼之所以正国也,譬之犹衡之于轻重也,犹绳墨之于曲直也,犹规矩之于方圆也,正错之而莫之能诬也“。(荀子·王霸)以礼治国是荀子的治国之道的一大特色,但在先秦儒学那里,礼是德的外在表现,所以,礼治的实质仍是德治。 为什么要把德治作为实现理想社会的根本手段呢?从基本的方面说,孔。孟。荀心目中西周时期特别是周公时期成功的德治实践。农耕社会的经济特点。血缘宗法的家庭关系等等,都是他们提倡德治的重要原因。而从德治思想的内在逻辑的角度说,孔。孟。荀之所以提倡德治,主要这样两条理由:一是德治是实现理想的道德社会的捷径,二是依靠其他手段无法实现他们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关于第一条理由,孔。孟。荀的论述如出一辙,即只要最高统治者愿意实行德治,并以身作则,德治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孟子·高离上):君者,仪也,仪正而景正;君者,盘也,盘圆而水圆;君者,孟也,孟方而水方“(荀子·君道)。 关于第二条理由,希望能引起读者的充分关注,因为在这条理由中,孔。孟。荀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观点:理想的道德社会只能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道德手段去建立,而不能靠非道德手段如政令。刑罚去建立。需要说明的是,在此提出道德手段“的概念,是相对于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等而言的,指的是用一定的道德规范进行教化和约束,并具有非强制的特点。 首先来看看孔子对这个问题的著名论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孟子也接着认为: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是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尽心上)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孟子·公孙丑上)荀子则在议兵中对孔。孟的上述观点作了充分的展开和发挥:凡人之动也,为赏庆为之,则见害伤焉止矣。故,赏庆。刑罚。势诈,不足以尽人之力,致人之死……故,厚德音以先之,明礼义以道之,致忠信以爱之,尚贤使能以次之,爵服庆赏以申之,时其事,轻其任,以调齐之,长养子,如保赤子,政令以定,风俗以一。“上述言论充分说明,孔。孟。荀之所以推崇德治,是因为他们认为非道德手段如刑罚。赏庆。势诈等充其量只能获取民财。民力,而无法获取民心,当然也就无法靠它们去建立理想的道德社会了。 需要说明的是,先秦儒家虽然认为不能依靠刑法等非道德手段去建立理想的道德社会,但并没有因此否定刑法等在治国时的作用。如孔子就曾说过: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左传·昭公二十年)孟子也说过国家闲暇,及是时,明其政刑“(孟子·公孙丑上)的话。因此,后人常以德主刑辅来理解先秦儒家的德治思想。但德主刑辅只是说明先秦儒家没有否定法律的作用,并不能因此证明他们重视法律。事实上,先秦儒家对法律是极为轻视的,如荀子就明确认为,在治国手段上,道德为本,法律为末:故械数者,治之流也,非治之原也……故上好礼义,尚贤使能……赏不用而民劝,罚不用而民服,有司不劳而事治,政令不烦而俗美。“(荀子·君道)因此,在先秦儒家德治思想的具体实践中,枉法从德。以德代法是极为普遍的现象。 既然德治是实现理想的道德社会的根本途径,那么如何实施德治呢?这便推进到了先秦儒家德治思想内在逻辑的最后一个环节。纵观先秦儒家的德治之道,概括而言便是注重每个人的道德修养,正如礼记·大学所说:自天子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具体而言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统治者首先注重自己的道德修养,并以此影响天下;二是实施教化,即把德。礼的具体内容教给老百姓,让他们自觉遵守。在这个问题上,孟子的论述较具代表性: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较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有王者起,必来取法,是为王者师也。“(孟子·滕文公上) 结合以上论述,可以把先秦儒家德治思想的内在逻辑概述如下:道德社会是先秦儒家德治思想追求的理想目标,德治是实现理想的道德社会的根本途径,具体的德治手段是教化和统治者的表率作用。 就个体言,修德造成人禽之别“,就邦国而言,成就夷夏之别“;或者可以从承担历史使命的知识分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路径见出个体成长的缩影,从有德者有天下“窥见贤君明主的正面结果。总之,是建立一个以凸显德性为特征的理想社会,反映了农耕社会人身依附的原始圆满的理想图景。从这个角度来看,很多众说纷纭的疑难问题可以被廓清。例如,为什么儒家老提人性“问题,为什么一直争论不休?尽管孟子主张人性善“而荀子却主张人性恶“有尖锐的冲突,但实际上仍是为了这个人禽之别“,不过孟子从先天“禀赋立足荀子从后天“教育入手罢了。两者殊途同归,同归于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延续到后代依然如此,无论是汉的天命之谓性“把人性扩展到自然宇宙,还是宋的存天理灭人欲“收敛到内心,都是先秦儒家路向的特定时空下的延伸和变型。从而,夷夏之别“也就有了普遍的经验基地和群体筑成的文明“支撑。这种平行位移_由个体到国家的扩充,二者的平行建构同时完成。孟子的推己及人“。孔子的以孝移忠“等便是其功能结构的金科玉律。至于知识分子的使命,入仕参政。讲学授徒,便体现为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人身依附。教化百姓的不二法门。在国君即天之子“虽由上天授命还得成事在人,尤其是能德泽天下者才能长治久安。如同天子“的天“事“有二重性,德“也有上下梯级的二重性:人皆可以为尧舜“,是包括民。君在内的所有人的道德境界的可能性,而君临天下的理想承担者即尧舜这样的帝王则是这种道德境界的现实性的仁主“。换句话说,有德者不必为王,为王者必有美德。这样,一座权力的金字塔就在德“的砖瓦中矗立起来,延续下去,虽改朝换代,其农业经济结构上的德的主导形式未有质的变化。这就是本文的主题叙说,讲的是德治的内在逻辑“是什么。下面要详细讲一下其合理性“何在即为什么“的问题。 从上述论述可以看出,先秦儒家的德治思想是一个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它有明确的目标,有实现目标的具体手段,在目标与手段的关系上又有充分的论证。因此,等待的只是明君圣主的采纳和具体实施。但是,正是在这个看似严整的体系中,我们可以发现它存在的问题,这个问题就在于它关于目标和手段关系的论述上,即先秦儒家认为理想的道德社会只有靠德治来建立,这一观点是存在理论上的严重缺陷的。 理想的道德社会只有靠德治来建立,这一观点包含这样两层意思:一是没有德治就建立不了理想的道德社会,二是依靠德治肯定能建立理想的道德社会。因形式逻辑的语言来表述,就是德治是建立理想的道德社会的充分必要条件。 为了证明上述理解不是对先秦儒家的德治思想的误解,我们有必要对孔子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的著名论述作详细剖析。上语中的政“是指政令,刑“是指刑罚,亦可泛指为法律;免而无耻“,指老百姓可以不犯罪,但没有羞耻心;有耻且格“,指既有羞耻心,又顺从统治,而羞耻心则完全是属于道德领域的概念。这样,孔子的话可以理解为:用政令来引导,用刑罚来规范,老百姓可以免于犯罪,但不会有羞耻心;用道德来引导,用礼义来规范,老百姓既有羞耻心,又容易顺从统治。换言之,在孔子看来,光用政和刑不能培养人们的道德;要培养人们的道德,只有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孔子提出上述观点后,千百年来,很少有人对孔子的这一提法表示过怀疑,相反,对之服膺。发挥者甚众。如西汉的陆贾在新语·无为中说:夫法令者所以诛恶,非所以劝善。“贾谊在陈政事疏中说:以礼义治之者积礼义,以刑罚治之者积刑罚。刑罚积而民怨背,礼义积而民和亲。“桓宽在盐铁论·申韩中说:法能刑人而不能使人廉,能杀人而不能使人仁。“即使是众多的现代学者,在涉及孔子的上述论述时,亦是把它看作一种经典式的表述,而很少有人对此作深入的探究。 那么,孔子的上述观点是否真的无懈可击呢?我认为,至少有两种思想对孔子的这种说法持否定的态度。 一种是中国的法家理论。先秦时期的法家已明确指出,依靠法律手段也可以培养人们的道德品质。在商君书·画策中就有这样的论述:故善治者,刑不善而不赏善,故不刑而民善。不刑而民善,刑重也。刑重者,民不敢犯,故无刑也;而民莫敢为非,是一国皆善也,故不赏善而民善……故善治者,使跖可信,而况伯夷乎?“这说明,在商鞅看来,法治可以把全体国民培养成有道德的人,即所谓一国皆善“。韩非也有类似的论述:圣王之立法也,其赏足以劝善,其威足以胜暴,其备足以必完法……善之生如春,恶之死如秋“。(韩非子·守道) [1][2]下一页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