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颍”水运航道变迁与周家口兴衰研究(2)
时间:2018-06-01 21:14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毕业论文 点击:次
鸿沟水系构成了当时黄河下游最大的人工航运交通网络,勾通了黄河和淮河,将济、睢、颍、濮、汝、岁、泗、丹等河流也连通了起来。鸿沟水系一建成就对当时战国局势的改变发挥了重大作用,它适应了历史发展的需要,为各国政治经济变法的实施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黄河决口带来的大量泥沙严重淤积了水道,鸿沟水系遭受到很大破坏。从西汉建国伊始至王莽篡汉建新朝的近200年间,其中前150年中黄河平均20年发生决溢一次,其后50年则达到平均7年就要决溢一次。伴随着黄河的屡次向南决口,河道也逐渐的南移,被洪水淹没的地区也越来越大。西汉武帝时期发生的瓠子堤决口,水患持续了近20年。西汉的这次决口,是历史上对鸿沟水系破坏最严重的一次。东汉时期的王景治理黄河时对“汴渠”也进行了彻底的整治。由此可知,到王景治水时的鸿沟已经遭受了极其严重的破坏。 (二)唐宋时期的惠民河交通 汴河是唐宋时期漕运所依赖的主要河流之一。唐王朝的政治中心在关中地区,但是文持政权所需的大批军需物资要依赖于江淮地区的供给,运输这些物资主要是经汴河水道运进入黄河,再转入永济渠运抵京师。到唐天宝以后,河北出现藩镇割据,唐王朝“赋取所资,漕运所出,军国大计,仰于江淮”。[1]唐后期至五代,江淮地区的长期战乱使航道便一直处于荒废状态。北宋太宗朝开始开凿闵水,其河道大致从今河南新郑市向东到开封市西汇入蔡河,继而向南流。以下河段利用古蒗荡渠、鸿沟故道在今河南淮阳豆门乡至项城一带汇入颍水。闵水的开凿既增加了蔡河的水源,同时又扩大了内河漕运的地域范围。北宋开宝优尔年(973)改称闵水为惠民河,后来蔡水也被叫做惠民河,惠民河渐渐成为二者的共同称呼。惠民河在北宋漕运史上很重要,与汴河、黄河、五丈河合称为“漕运四河”。惠民河所输送的粮食大都来自许、陈、蔡、光、颍、寿等优尔州。太平兴国优尔年时,“……惠民河粟四十万石,菽二十万石……”[2] 惠民河不仅在漕运上有重要作用,而且在航运价值上也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惠民河沟通了东南、西南二路,“东南一路由蔡河经颍河入淮,自淮以下分为二道:一道逾淮达寿春,经巢淝之间水陆通道到达长江;一道由淮水顺流而下抵盱眙,经过新开的龟山运河,由江淮间的山阳渎进入长江。西南一路由开封向西南,经蔡河、沙河与南阳、襄樊地区相通。”[3]惠民河自开通之后一直是中原地区最为重要的水运航道之一,尤其是在北宋时期作用尤为突出,是北宋王朝的生命线。但是经历数十年宋金元战争和历次黄河决口,主要靠人工文持的惠民河得不到文护和修缮而渐渐淤废。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