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分类教学改革研究(3)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计算机论文 >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分类教学改革研究(3)


3.1.2教学目标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计算机基础》作为高等学校的公共必修课程,充分体现了其在后续学习中的重要地位,但是现在大多数《计算机基础》的教材或参考书,其教学内容已经有了相对稳定的设计,大多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概述、Windows 操作系统、Microsoft Office 办公软件、网络基础及Internet 技术、信息技术与信息安全、多媒体技术等[3]。这些传统的教学内容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知识的不断出现,计算机软硬件的不断更新,计算机等电子设备的不断普及以及学生计算机能力的不断提高,已经难以适应时代和科技发展的要求。
3.1.3教学目标与所学专业脱节
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的授课目标是为学生提供计算机知识、能力与素质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技术与方法,以及具有利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领域中问题的意识与能力[4]。但是在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通常是所有非计算机专业采用统一的教学计划,统一的授课模式,最后考试的时候也是采用全校统考或是统一参加省等级考试的形式。这就造成了教师在授课时只能完成课本知识的讲解,不能做到将所授内容与学生所在的专业相结合,学生不了解所学知识在自己的专业领域的应用程度和重要性,从而对学生学习这门课的积极性产生一定的影响。
3.2课堂教学
3.2.1学生不注意习惯的培养
因为每个学校都有着不同的校情,学校的学习习惯也极具特色。在课堂上,学生有时不做笔记或者根本就不听,做些无关紧要的事,面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不能立刻有效的进行思考,回答问题不积极等等,这种现象比比皆是。究其原因,就是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没有一种很好的受教育意识,在学习时,不能主动发现问题及时寻求答案,不能善始善终。
3.2.2以大班上课,欠缺较好的课堂组织能力
课堂组织教学是教学工作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学,作为一种教师与学生进行双向互动的教学活动,课堂就是师生们活跃的舞台,如何控制好这个舞台高效有序的运转下去,需要的是一种管理的艺术和技巧 [5]。现实中并非如此,有些老师根本就没有好好的组织课堂,老师的课堂组织能力直接决定着课堂的效果的好坏。
3.2.3教学方式过于老旧
在现实教学中,有部分老师没有好好的理解教学大纲,用之前的思文定式去推进教学工作,方法单一,没有趣性。在课堂上,有些老师只是跟着自己的感觉一的讲解,为完成教学任务而讲课,而丝毫没顾忌学生的感受,缺乏创造性,更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对学生缺乏建设性的指导,影响其发展。
3.2.4课堂气氛不活跃
课堂气氛是老师和学生互动的结果,是师生教与学的双重体现。在课堂上,老师应以精彩的导入,丰富的知识,完美的表达去吸引学生。但这种情况是比较少见的,多数课堂是死气沉沉的,没有点活力。枯燥的说教,懒散的学生,默然的表情,只会让人压抑,而无法从中体会到学习的兴趣。
3.3作业辅导
3.3.1硬件跟不上,信息反馈不及时
在老师讲授之后,学生要进行大量的上机训练,但因多数学校的硬件设施跟不上,学生不能及时有效的练习,造成知识的遗忘。还有就是老师的工作量偏重,老师不能逐个辅导,不能从学生那儿得到一手的反馈信息,也就不能很好的掌握学生的接受状况。
3.3.2学生的应付思想
在多数高校中,学生在乎的就是期末考试挂不挂科,根本就不注意平常的学习,对于课后的作业更是不屑一顾,总想着老师未必细心检查,匆匆完成。之后便是不闻不问,平时作业不能起到一个很好的练习巩固作用,直接的影响了教学质量。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