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民歌”《编花篮》五十年变迁探微(2)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音乐舞蹈论文 >

河南“民歌”《编花篮》五十年变迁探微(2)


当时的河南省已经于1954年将省会从开封搬迁至现在的郑州,全国的第一个人民公社《简章》和人民公社也在此诞生,其深刻的影响不言而喻。在中央和毛主席的号召下,全省人民积极投身到农业生产中,处处呈现出一片繁忙景象,歌颂毛主席之情。因此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编花篮》这首作品应运而生。
二、《编花篮》的创作演变过程
(一)从原创到民歌
《编花篮》的词作者钟庭润(1935年-)是当时河南省登封县的一名乡村教师,平时爱好搜集并创作一些诗歌和散文。受当时社会环境和人民公社化的影响,作为教师的他看到当时人们辛勤劳动的画面,为了赞扬这些劳动者们,更为了歌颂伟大领袖毛主席,于是通过观察人们在田间劳动时的热闹场面便创作出《编花篮》这首作品。原词如下:
编,编,编花篮,
编个花篮上南山。
南山有块棉花田,
朵朵开得像牡丹。
金牡丹来银牡丹,
 银牡丹呀哪嗬咿呀嗨。
 
采,采,采新棉,
三朵两朵采一篮。
俺把那篮送北京,
毛主席见了夸奖俺。
夸俺的篮儿编的巧,
夸俺的棉花开得艳。
谁见了谁喜欢呀啊。
歌词描绘出一幅劳动人民在棉花丰收时采摘棉花的喜悦心情以及对领袖毛主席无比赞美的美好画面。1958年这首作品由词作者钟庭润发表于《奔流•戏剧专刊》上面。
同年10月,28岁的郭复善刚好担任这个专刊的编辑,无意间看到了这首作品,作品中的“棉花”二字瞬间触动了他的神经,随即决定为这首作品谱曲。1930年,出生于原洛阳县平乐镇平乐村的一家贫困棉农家庭的郭复善(1930年-),是《编花篮》这首作品的曲作者。由于小时候和父亲一块儿摘棉花的独特生活经验以及当时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并且吸取了当时洛阳曲子戏的一部分元素,很快便完成了《编花篮》的全曲创作。随后,郭复善便以“筱轩”作为笔名将这首完整的《编花篮》投给了当时非常出名的机关刊物——北京《歌曲》半月刊。1959年3月,《歌曲》刊发了《编花篮》这首歌曲,标注词作者为钟庭润,曲作者为“筱轩”。但是,《歌曲》在刊发这首歌的时候,在题目的下方标注了“河南民歌”四个字。由于当时所有的原创音乐作品都被认定为集体创作形式存在,因此“河南民歌”是在投稿时特意加上去的,两位老人并没有特别注重。
1961年,晨练中的郭复善听到了喇叭里面传出优美的旋律,而这旋律仿佛好像在哪听过。正当他跟着旋律哼唱的时候,喇叭里面传出:“编、编、编花篮,编个花篮上南山......”这样的歌词。熟悉的歌词,动听的旋律,像一块石头瞬间堵在了郭复善的心口,这不是自己创作的《编花篮》吗?之后经过了解,才知道这首歌已经由时任广州战士歌舞团的歌唱家王曼云首唱,并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1960年首此播出。由于该作品是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首播,曲作者郭复善因此也感到无比的欣慰和自豪。然而,随着时间的拉长,歌曲传唱度的不断延伸,《编花篮》这首音乐作品也就被人们当做是河南民歌牢记于心。
时间很快到了1988年,时年58岁的郭复善此时已经调至河南省人民检察院工作。一次散步的机会,他突然听到街上的一家音像店里传出“编、编、编花篮......”熟悉的旋律。随后郭复善便走进店里,购买了一盘正在播放的磁带。经过倾听和仔细查看,发现这盘由中国唱片公司北京分公司1986年发行的磁带中歌曲的歌词部分已经被改编,歌词里面的“棉花”二字也已被删除,而词曲作者的姓名也被“河南民歌”这四个字所取代。此时,被赋予了积极向上的原创音乐作品《编花篮》已经彻底的变成了“河南民歌”。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