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人民法院司法公开制度的困境与完善【3200字】
时间:2023-06-24 09:29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www.youerw.com 点击:次
基层人民法院司法公开制度的困境与完善 一。前言 近年来,在各级法院的努力推动下,司法透明的意识在不断提升。司法公开的范围在不断扩大,司法公开的方式呈现多样化,司法公开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如用微博报道高官腐败犯罪案件,这就是司法审判史上的首例,这是司法公开的一项创新性举措论文网,为广大民众提供了全面。权威。可靠。及时的信息,可以说这是司法公开的一个很好范本。但对于最高人民法院下发的一系列关于司法公开制度方面的举措的实施对于基层法院来讲并不那么容易,有很多现实的困境。 二。基层法院在司法公开实践中面临的现实困境 (一)基层群众参与司法公开的积极性不高 首先,对于基层普通群众来说,法院是一个神秘。庄严的机关,良民不讼“的传统思想让民众一般都不愿意接触法院。基层法院面对的群众和当事人大多数是文化水平不高。法制意识不强,在司法公开上参与不力。配合不到位,甚至一些司法公开的措施已超出当地民众或当事人的心理接受范围。其次,在旁听庭审案件中,很多基层法院在开庭前都没有及时在公告栏和互联网上发出公告,公众参与渠道不足,除少数在当地有特别重大影响的案件外,一般的案件只有当事人的亲友参加旁听。再次,法院的门户网站是法院审务公开。裁判文书公开和庭审网络直播的平台,但社会公众的点击率很少。因此导致基层法院一些司法公开措施和设施成了摆设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法院推进司法公开的积极性。 (二)公众过高的要求与司法公开的现状存在差距 因为社会公众特别是农村群众对法院的接触和了解并不多,相当一部分群众对法院的认知也许还停留在香港电视剧中法官大人“主持庭审。控辩双方激烈交锋的场面。其主要体现在因对实体法律和程序法律的了解微乎其微,只要是公开的内容与公众的想象或心理预想不一致,就认为法院判决不公,存在失望“的心理。在当前的社会现状中,社会公众对公共权力运行的透明度要求很高,当审判程序和裁判结果公开时,社会公众特别案件当事人又会把目光盯到司法权力运行的更深层次,甚至对那些个人隐私。审判秘密等属于法律规定不准公开的内容产生好奇和疑问,这样很可能使司法公开出现两难“状态。 众观笔者所在市的11个县区的基层人民法院来看,首先;旁听案件是公众与法院零距离的接触的最好方式,现实中公众旁听案件却不是自由的,都要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因审判场所。安全保卫等客观因素限制旁听的也没有作出合理的解释和说明;其次,由于基层法院案多人少的矛盾的现实,判后答疑工作也没有很好的贯彻和落实,很多时候无法获得当事人对裁判的理解和认同;在对裁判文书的论证。说理,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的用语方面没有做到通俗。简洁。易懂,论证充分。说理透彻,让当事人信服的程度。再次;法官与群众的联系时不够紧密的,每年送法下乡。法制宣传活动。巡回审判的普法活动也是很有限的,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不够紧密,对人民群众的诉求的了解也是为之甚少。 (三)案多人少的矛盾与惧怕监督的思想 法庭像一个舞台,司法公开就是拉开大幕,把聚光灯。侧光灯都打起来,演员的演技好不好,观众可以参与评价,这是对理性司法本质的尊重。“基层法院案多人少的矛盾长期突出,以及阳光司法的要求无疑更增加了法官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让长期工作在基层法院的法官透露说:要求裁判文书上网后,比过去小心多了,生怕里头某些字句表达的缺陷被人抓出来炒作,工作量明显增加了很多,压力大,很头疼。“由于法官自身业务能力的限制,在庭审驾驭和文书制作方面存在不足,导致其对司法公开有畏惧思想,害怕自己的司法礼仪不端或者其他的各方面做得不到位而引起公众和当事人的指责,害怕自己所作出的裁判文书有漏洞,说理不到位。不充分而引发当事人的合理猜疑等等。这就使得个别法官在落实司法公开制度时进入了一个法官想公开而不敢公开,公众要求公开又大加指责“的怪圈中。近日最高人民法院虽然要求裁判文书除有特别规定的以外,一律要求上网,确实有特殊情况不能上网的要报主管院长审批。然而在实践中,往往是拿得出手的晒出来,拿不出手的藏起来。何况在很多普通百姓心里,打官司本来就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法院还要把裁判文书公布在网上,特别是一些婚姻等涉及当事人隐私的案件,很有可能泄露当事人的隐私,隐私横架在司法公开与当事人隐私的保护的矛盾。 (四)现有的司法资源匮乏制约着司法公开的落实 就基层法院的当前现状来说,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人才缺乏。中西部基层法院的人员数量少或比例分配不协调。二。司法经费不足,特别对于西部贫困地区的基层法院,经费问题让司法公开显得力不从心。三。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基层法院的高科技装备。数字法庭建设。网络技术等不健全。 三。完善司法公开制度的举措 (一)拓宽公众参与司法公开渠道 营造人性化公众参与氛围。对于长期存在的抵触“和排斥“的情绪,用新时代的司法模式来转变,提高公民法制意识,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从思想上发生根本转变。作为司法公开的第一平台而言,尽快完善网站建设显得尤为关键。如公布法院地址。交通图示。联系方式。内设部门及职能。投诉渠道等机构信息;法院内部审判人员的姓名。职务。法官等级等人员信息及审判流程。裁判文书。执行信息查询指南信息。除此之外,及时发布审判文件。指导和参考性案例信息和陪审员。特邀调解组织。调解员名册和评估。拍卖。鉴定其他中介机构名册。发布一些公民维权指南等信息来增加审判工作透明度。(二)加强对社会公众的正确引导和增强对法院的信任感 司法公开也意味着对人民群众就法律上专业性进行必要的释明和引导。如以通过加强诉讼引导。裁判文书释法说理。判后答疑等工作,消除当事人的疑惑。及时回复群众对司法工作的疑问,消除公众的误解,引导公众正确对待并积极参与司法公开。提高庭审驾驭和人制作裁判文书的能力。在裁判文书上用语力求通俗。简洁。易懂,力求论证充分。说理透彻。适用法律适当,裁判文书要贴近具体个案当事人的阅读水平和文化层次,尽量用简明通俗的语言将法律问题阐述清楚,要让当事人赢得明白,输得清楚“。多与网民互动。交流,吸纳民意,积极开展浦发宣传,让群众更加直观地了解司法过程。有一定条件法院的可以与地区电台联合举办法官说法,法官走进直播室通过无线电波与群众交流,增进彼此间的信任度。 (三)转变思想观念,树立权利本位模式 作为基层人民干警来说,要充分树立权利观念,牢记司法权来源于人民“。为民司法“的理念,揭开司法的神秘面纱,让人民群众以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的方式感受司法。当好贤内助“。最后制定更加具体裁判文书上网制度的举措来协调好司法公开与当事人隐私之间的平衡问题,切记顾此失彼。 (四)加大司法公开的经费和技术投入 司法公开各项措施的落实,并不是把法院审判工作流程简单生硬地裸露“在公众面前,更多的是要用公众容易接受的方式。生动多彩的形式展示在公众面前,这就要求基层法院在审判工作的原态上对司法公开的形式采取多样性,必须要一定的经费保障和技术支持,提高司法公开平台的科技含量。 结语:司法公开是一项司法制度,基层人民法院应当将司法公开工作切实落实到工作计划中,需要各级政府。上级法院大力支持和人民群众的理解和认同。更需要有一系列长效机制来保障,必须建立健全司法公开的组织领导机制,在全院形成领导重视,齐抓共管的组织机构;要制定合理的考评考核机制,从法院采取的措施。法官办案中的表现和公众满意度调查等方面入手,对司法公开工作进行全方位考评;要强化司法公开的监督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主动接受来自各方对司法透明度的监督,细化落实司法公开职责,树立先进典型,推广先进经验,建立健全司法公开问责表彰机制。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笔者坚信随着司法公开工作的开展。落实和完善,一定能实现让法律走近社会。贴近民生,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感受到司法的阳光“。 基层人民法院司法公开制度的困境与完善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