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媒体官方微博舆论引导研究(4)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新闻媒体官方微博舆论引导研究(4)


美国著名传播学家Everett Mitchell Rogers率先提出了新媒介的互动性特征。他认为新传播技术的非同步性(他们不再受时间的限制)使互动交流成为可能。 正是这种非同步性给微博的互动带来了便利,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的网友都可以对任意事件进行评论发表意见。还有一点与以往的即时通讯工具不同的是,在微博里关注别人的时候并不需要经过对方的同意,用户具有很大的信息的自主选择权。你可以随意选择你想了解的信息类型和微博账号。在这种方式之下,信息传播的随意性和广泛性得到了扩展。微博的这些特点给用户间的互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种互动性给新闻媒体的舆论传播带来了良性的循环。
(三)利用微博平台,扩大舆论影响力
《潇湘晨报》的近二百万粉丝和《人民网》的五百多万粉丝是传统报纸的阅读量和网站点击率所不可比拟的。首先报纸的阅读人数受限制,很多时尚的年轻人越来越倾向于利用新媒体获得新闻资讯,再者说网站的新闻舆论引导需要网友的主动点击才能实现,其引导的功效多少受被动地位的影响。而微博独特的传播模式不但将新闻的受众扩大,而且它多样化的传播手段更加利于全面立体的展现新闻,从而更好地达到舆论引导的效果。
媒体微博的新闻报道一方面是针对其“直接粉丝”的“一次传播”,也就是在其发布微博后出现在粉丝页面的新闻微博。另一方面还有粉丝对新闻微博的“二次转发”,这会导致微博新闻出现在更多人的页面,大大增加了微博的阅读量,进而扩大媒体微博的舆论影响力。
传统的纸质媒体其表现形式较为单一,主要是文字和配图。而微博可以通过文字信息附带图片、音频、视频、链接的方式来展现新闻。如2013年1月31日10点58分《潇湘晨报》发表的微博“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北京十年来肺癌增加了60%,空气污染是一个主因。大气污染是一个大环境,比非典可怕得多,非典可以隔离,大气污染是任何人都跑不掉的。交警的鼻咽炎比普通人多三分之一到一半以上。” 这篇微博不仅添加了优尔幅北京的雾霭照片并有对应的文字说明,而且还给出了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对于此新闻相关的视频报道。这种文字+图片+视频的表现方式一方面可以使不在北京居住的网友直观了解到北京的空气情况和具体危害,另一方面由于引用了中央新闻的报道而使得这则报道更有权威性。毕竟央视新闻的权威性要比作为地方传统媒体的《潇湘晨报》的大,这就比较容易借用更加权威的媒体打造自己的认知度。这种多角度的报道理念、多样的表现形式能够有效地丰富新闻的内容,呈现新闻的原貌。从而可以达到使民众认识污染危害从而保护环境的报道目的。
三、新闻媒体官方微博引导舆论中存在的问题
(一)网络舆情呈现复杂化趋势,舆情动向难以把握
新浪微博有一个应用叫“微话题”,主要是精选每天的热门话题供博友讨论,然后下方有几种不同的观点按钮,以便网友发表态度及看法。同时也有引用微博和热门微博来为大家提供相关资料。例如2013年5月18号被爆料的“温州90后女孩扮侵华日军庆生事件”就成为了当天的“微话题”,有网友痛批这是无节操无廉耻,是爱国教育的失败,有网友觉得只是属于个人娱乐行为无伤大雅,还有观点认为这种做法欠妥有失公德应予以教育。不论什么观点,都可以在微博上尽情发表与交流。但新闻媒体在报道此类事件中应有客观的态度和明确的观点,在和网友互动交流时也要文持好自己的舆论引导义务。也就是说,微博为人们建立了即时信息分享平台,它这种简单便捷的操作方式和多媒体的功能使得民众表达意见更为直接,各路观点可与此共存,社会舆情呈现出越来越多元化和复杂化的趋势。但是新闻媒体微博也要及时认清这种形式,在纷乱复杂的舆情中引导好主旋律的观点。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