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鲍照诗歌对建安风骨的继承与发展(2)
时间:2018-06-28 15:25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毕业论文 点击:次
而鲍照身上的爱国情怀和建安文人们身上流露出的这种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高扬政治理想一脉相承,纵观鲍参军的一生,可以发现他短暂的一生都在为国家的安危、百姓的生存奔走、呼告。鲍照身处较为软弱的刘宋时代,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南北对峙,民族矛盾尖锐复杂,社会动荡不安。统治集团内部却斗争激烈,士之生死难测,文人们大都人人自危,缄口纳言。而一向饱受儒家积极入仕思想影响的鲍照,面对残酷的社会现实,却选择了敢为天下先。他极力的突破庶族出生的瓶颈,以文学作为进阶仕途的阶梯,享誉统治阶级。史书中有这样的叙述:“宋文世,秋当、周赳并出寒门。孝武以来,士庶杂选,如东海鲍照以才学知名,又用鲁郡巢尚”[1]1914他凭借自身的文学才华,怀揣着对祖国的一腔热忱,积极地游走于社会统治阶级的各个阶层,积极的献言献策,身先士卒。在其身上很好地体现了千百年来有志文人们心怀天下、报效祖国的高昂的政治情怀。与同时代那些只会明哲保身、阿谀奉承之辈形成鲜明对比。史载:“照始尝谒义庆未见知,欲贡诗言志,人止之曰:‘卿位尚卑,不可轻忤大王。’照勃然曰:‘千载上有英才异士沉没而不闻者,安可数哉!大丈夫岂可遂蕴智能,使兰艾不辨,终日碌碌,与燕雀相随乎!’慷慨激昂的陈词展示了鲍照不甘寂寞、壮志凌云的抱负。正是鲍参军表现其高昂的政治理想的鲜明见证。他的一生,自“废耕学文”至“贡诗言志”,及死于乱军,都始终没有放弃“治平”的理想抱负。鲍照的一生笔耕不辍,创造出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其高扬的政治理想在他的诗歌中随处可见。他在《中兴歌十首》一诗中曰:“千冬迟一春,万夜视朝日。生平值中兴,欢起百忧毕。”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明君贤臣与清明社会的热情召唤。其在《拟行路难》十八首其五中所言:“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将诗人与刘宋时期那些浑浑噩噩、不思进取的文人所区分开,更是彰显诗人心怀天下的理想抱负。诗人在其《代出自蓟北门行》一诗中“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恰似曹植在其《白马篇》中所唱:“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是对建安风骨最直接的继承,其中的“时危”、“世乱”、“投躯”三句更是流露出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迫切心态。此外鲍照的五言古诗中也有表达类似情感的诗句。如《拟古》中“幽并重骑射”一诗中,“汉虏方未和,边城屡翻覆。留我一白羽,将以分虎竹。”渴望建功立业的希冀之情表露无遗。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