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规训与战时工业生产技能的形成私立雍兴高级工业职业学校(3)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身体规训与战时工业生产技能的形成私立雍兴高级工业职业学校(3)

20世纪下半叶,随着女性主义、医疗社会学与消费文化的兴起,身体研究受到哲学、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等多个学科研究者的共同关注。米歇尔·福柯、布尔迪厄、梅洛·庞蒂等学者纷纷就身体作出精辟论述。受惠于此,身体史研究也逐渐蔚然成风。在研究主旨方面,米歇尔·福柯的“规训”理论影响深远。福柯将身体与权力联系起来,清楚展示了通过身体的知识获得权力的途径,将医学、精神病学和犯罪法律解释为某种透过规训身体而运作的权力机制。 在福柯看来,现代社会通过国家机器、纪律、制度等方式对身体进行规训。规训是“一种权力类型,一种行使权力的轨道”。 规训是“权力的个体化技巧”,意味着“如何监视某人,如何控制他的举止、他的行为、他的态度,如何强化他的成绩、增加他的能力,如何将他安置在最有用之地”。 受米歇尔·福柯的影响,身体政治成为考察现代性与现代政治的一种重要视角,也是身体史研究中的主流。发掘作用于身体的社会权力结构,成为晚近以来研究者孜孜以求的目标。在历史学层面,已有身体史的研究研究主要集中于医学人类学、身体政治与女性研究三个问题意识迥异、却又部分交叉叠合的脉络中。 台湾学者黄金麟提出“身体生成”的概念。“‘身体生成’所指称的并不是一种身体的生物性诞生或创造,而是指称一种在肉体既存的情况下所进行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或文化模造”。 上述研究鲜见涉及职业学校这一维度,考察学生身体是如何被现代教育机构所规训。作用在被教育者身体上的规训,其目的是使被教育者的身体掌握现代工业生产技能,符合现代工业生产的作业强度和节奏。这一考察身体与技术之间关系的领域,既是身体社会学中的重要议题,也是身体史研究中亟待重视的问题。文献综述

二 、研究对象与资料说明

抗战爆发后,为适应战争对各种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国民政府和社会各界在大后方大力倡导和发展职业教育。1938年4月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在制颁《中国国民党抗战建国纲领》时,提出发展职业教育,“训练各种专门技术人员,与以适当之分配,以应抗战需要”。 随后,教育部根据《战时各级教育实施方案纲要》中有关职业教育的规定,于1938年制定了战时职业教育发展的原则和要达到的目标:“职业学校教育,应为发展生产事业之教育,以注重公民生产道德与职业道德之陶冶,劳动习惯之养成,职业知能之增进,创造精神之启发,律养成各种职业中等专业及技术人才为目的。同时并提倡各种短期职业训练班及各种职业补习学校,使无力升学及工厂商店之徒,农村青年,均可利用余暇,入班入校,补习有关职业之知识、技能及公民常识。私立雍兴高级工业学校即是抗战时期成立的一所以培养工业技术人员为主的学校。该校的创办缘于中国银行在西北地区投资创办的旨在构建西北地区战时工业生产体系的雍兴实业公司。伴随大量工矿企业的建立与发展,不仅对工人的需求量增大,同时,对从业人员的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的要求也有所提高。这一时期,除了原先由地方政府主办的职业学校外,一些大型企业公司为了满足自身对工业生产技能与劳动力的需求,也相继开办技工学校等职业教育机构。雍兴实业公司为了培养自己的专业技术人员,在总经理束云章的倡议下,于1942年,在岐山县蔡家坡镇创办了私立雍兴高级工业职业学校,由西北机器厂经理吴本蕃出任校长。经陕西省教育厅核准创立后,学校设立纺织与机械两科,并在1942年举行了首次招生考试,录取学生50名。1943年1月,该学校正式开学授课。同年8月,陕西教育厅举行了第二次招生,两科录取共60人。在1944年,进行了第3次招生,共录取58名学子。第二年6月,在教育厅的组织下,该校举行了机、纺两科第一届毕业考试,由教育厅派员监试,参加毕业考试的学生,机械科有14名,纺织科12名,成绩均合格。同年8月,举行了第四届招生,两科共录取学生54名。学校根据学校规定及学生自身的情况,将学生分派到各大工厂进行实习。至此,该校共历5届,招生300多人,先后在校毕业200余人,且大都分派在本公司各厂及中国银行所属的重庆豫丰、合川纱厂服务。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