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量影响因素的研究(3)
时间:2018-07-05 20:08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毕业论文 点击:次
2. 在实证分析方面 罗小锋(2007)指出劳动力、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农业机械化水平、自然灾害等都会对粮食产量造成影响。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了重要自然灾害对湖北省粮食产量的影响并运用(三)小结 在研究粮食生产方面 ,研究人员普遍认为包括耕地面积、农业劳动力、化肥施用量、农业机械动力、技术进步等在内的影响因素对粮食产量产生影响。尽管当前有许多研究者对中国粮食安全问题作出巨大贡献,但仍存在局限性: 一是多数研究未考虑其他变量影响,仅仅分析了某一种变量与粮食产量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得估计结果不可靠;二是多数讨论是以一省或者全国的时间序列数据为样本数据,少有以粮食主产区这样的局部区域分析,导致样本量较小。基于此,本文选取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作为研究对象(粮食产量之和接近全国粮食产量的75%),选取2005—2014 年度数据,运用面板数据,进行Hausman检验选取固定效应模型或是随机效应模型对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农业化肥施用量、农业机械总动力、农业劳动力数量、粮食成灾面积以及有效灌溉面积与粮食产量波动及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三、中国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量现状 我国粮食主产区13个省(区)的粮食产量占全国产量的75%,商品粮数量占全国商品粮的 80%。粮食主产省(区)的粮食生产能力得到保障则全国粮食生产受到保障。粮食主产区对我国粮食生产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发挥着重要的牵动作用。因此,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应当分析好我国粮食主产区的情况。 表1中列出了2005年-2014年中国粮食主产区13个省的粮食产量及其影响因素的均值。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粮食产量、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农业机械动力、有效灌溉面积在这10年间逐年增长,而农业劳动力人数在不断下降,粮食成灾面积在2007年达到顶峰(1366.09千公顷)后呈下降趋势。科技的发展、田地的有效管理、灾害预报的有效性使得我国粮食产量不断增长。更关键的是中央适时提出新时期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有了稳定政策的保障、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至2014年,我国粮食产量实现“十一连增”。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