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余杭南山摩崖造像群研究(2)
时间:2023-08-26 17:22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毕业论文 点击:次
前 言 南山摩崖造像群,位于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的南山,造像分布在山脚至山腰处。由于风化、采石等自然与人为原因,目前保存较为完好的造像仅有13尊,其中道教造像1尊,佛教造像12尊。具有佛道两教题材的造像在江浙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都是十分稀少的。不仅如此,南山造像标有确切的题刻纪年,加之独特的雕刻风格,学者普遍认为其开凿与元代中后期,南山造像成为元代历史研究非常珍贵的资料。 南山摩崖造像群位置图 来自优Y尔L论W文Q网wWw.YouERw.com 加QQ7520~18766 南山造像是一处姿态各异,并且拥有佛、道二教造型雕像的造像群,为江南地区的摩崖造像艺术增添了一抹色彩。石刻造型端庄高大、气势恢宏,有较高的美学和鉴赏价值,也有着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和独具特色的宗教研究价值。加上石像有明确的凿刻纪年,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为研究杭州以及江浙地区元代政治经济、社会历史、艺术文化,特别是佛道并存发展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由于南山摩崖造像群所处位置较为偏僻,尚未能引起学术界的重视,相关研究还未广泛开展。在借鉴近年来关于这一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以史料为依据,通过实地田野考察、调查访问和典籍互证等方法,探究南山造像群的历史渊源及其成因,对其与白云宗兴衰的关联,以及与元朝特殊政策的密切相关性作了重点剖析;同时又分析阐释了南山造像群中的释道并存、世俗化和纪年明确的特点。研究表明,南山造像群的开凿是顺应时代发展并反映所处时代社会特性。最后,展望了南山造像群的保护与发展前景,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一、南山摩崖造像群概貌及学术史回顾 (一)南山摩崖造像群概貌 南山造像的所在地为余杭区瓶窑镇的南山,海拔较低,山体岩石主要是熔结凝灰岩。在南山的东南麓,古代采石形成的削壁上凿刻着多尊庄严宏伟的佛像,由东向西延绵达300余米。 南山造像是利用采石壁面,凿出浅龛,浮雕而成 。跟据《杭州通鉴》的记载,南山原有造像30余尊,因七十年代炸山采石等人为原因的破坏,现仅存较为完整的造像13尊,其中佛教造像12尊,道教造像1尊。造像自西而东从1至13编号 。造像分别为:第1号真武大帝像;第2号释迦牟尼佛坐像;第3号尊华宿王智佛像;第4号观音立像;第5号释迦牟尼佛坐像;第6号观音坐像;第7号阿弥陀佛坐像;第8、9、10号三佛像;第11号阿弥陀佛坐像;第12号半身佛像;第13号释迦半身佛像。 据笔者实地考察所知,南山造像中除1号真武大帝为无龛道教造像外,其余佛像均凿有浅龛。佛像龛形多样 。最具价值的是,3号与11号造像旁均有明确的石刻纪年。两处题记明确指出,南山造像时间大致为泰定五年(公元1328年)、至正元年(公元1341年)。从雕刻技艺看,佛像形态多为螺发肉髻,丰面大耳,弯眉垂目,缁衣袒胸,手法如出一脉,因此基本可确定南山摩崖造像的雕凿时间为元中后期。 (二)学术史回顾论文网 学术界很早就开始关注窟龛造像,而余杭南山摩崖造像群虽然造型高大庄严,又有明确纪年,是江南地区罕见的窟龛造像,且有“第二飞来峰”的美称,但因其所处位置较为偏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未能引起学术界的重视,故而研究的起步相对较晚,相关的研究著述也较少。 对南山造像系统性研究的早期代表当属沈德祥的《瓶窑南山造像》、杨新平的《余杭南山造像》以及赖天兵的《浙江余杭南山摩崖造像》。20世纪80年代,沈德祥撰写《瓶窑南山造像》一文 。简述了瓶窑南山摩崖造像成因的一些民间传闻,特别关注了第3尊以及第11尊造像的石刻题记,提出了南山造像属元代艺术,且为同一时期造像的观点,无疑是具有开创性的。但文章中相关文献史料过于稀少,多为作者实地考察,从口述史料中所得,因而可能存在偏差。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