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青瓷窑的盛衰嬗变及启示(4)
时间:2023-08-27 22:03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毕业论文 点击:次
以上研究成果大体呈现出以下特点:侧重整体性描述窑址发掘现状,对于历史细节的还原较少;侧重对遗址及其分布的专业性分析和记录为主,对窑址的兴衰原因的学术性研究过少;多为对出土瓷器的样式、纹饰特征、制作工艺的研究,对黄岩制瓷业的研究过少。黄岩青瓷窑作为台州地区宋代青瓷窑的“佼佼者”,兼具了越窑和温州窑的“风采”,却至今无人对其兴衰历程等进行专门性地研究。 因此,本文以黄岩青瓷窑作为考察对象,将时间锁定于宋代,以史料为依托,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能够影响黄岩制瓷业的各个因素,进而初步探讨黄岩青瓷窑兴盛以及衰弱的原因。 三、 黄岩青瓷窑各窑址概况及器物特征 黄岩自秦代归属中原王朝,隶属闽中郡。西汉隶属回浦县,东汉章帝章和元年(87年)始属章安县,顺帝永建四年(129年) 于章安县析置永宁县,黄岩归永宁县。三国、两晋至南朝属临海县。唐代上元二年(657年)始设永宁县,唐武后天授元年(690年)改名为黄岩县。唐朝是黄岩经济、文化发展较快的时期。至北宋初期,黄岩的经济、文化更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其中烧窑制瓷业经过商周、两汉的发展,至唐宋之际,在境内形成了以沙埠窑为首的青瓷窑系,因地理位置的优势,得以兼采越窑和温州窑的长处,又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之处,故在宋代达到了全盛的局面,成为台州窑系中的“佼佼者”,并向周边辐射。 目前已发现的黄岩境内的宋代青瓷窑址共11处 ,都分布在今黄岩城区的周边乡镇,分别是沙埠镇、院桥镇、平田镇、头陀镇。 图 2 黄岩窑青瓷窑址分布地形图 (一) 沙埠青瓷窑址 1。 窑址概况论文网 沙埠窑址烧制时间为唐末五代至北宋时期,位于黄岩城区西南方向约15公里的沙埠、高桥、院桥三镇之间的三角地带,处于山地和平原的交界处的低冈、山坡上。该瓷窑共有竺家岭遗址、下余遗址、下山头遗址、高桥瓦瓷窑遗址、凤凰山遗址、窑坦遗址、金刚堂遗址等7个窑址。其中,以竺家岭窑址最具代表性。竺家岭窑址位于沙埠镇东南方向,距沙埠镇约700米处的竺家岭两侧的山坡上,分为东西二处。它是沙埠窑系列里规模最大的一处。于1956年底被发现,80年代被列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6年1月30日,我去了现属于黄岩区高桥街道瓦瓷窑村的沙埠青瓷窑址做了一次实地考察。原计划考察的是沙埠青瓷窑各窑址中最具代表性的竺家岭窑址,可是到了那里才得知古窑址现已改造成了采石场,已完全看不出古窑的样子,无奈可惜之下,只好来到近处的高桥瓦瓷窑遗址。 高桥瓦瓷窑遗址似乎也渐渐被人们淡忘,寻找它的过程非常曲折。窑址在一座现已长满毛竹的黄泥山上,山下是一座小的地方庙,“沙埠青瓷窑”石碑就立在庙前,沿着山脚走了几十米,才发现一条上山的路。在山脚,就可以看见许多瓷器、窑具的碎片,上山的一路上也都是。大概到了半山腰的位置,就看见半环形的巨大土坑,还有残存的窑口堆砌,周边密密麻麻堆满了碎瓷片。以这个窑口为中心,往四周数十米,瓷片堆积层都十分丰富,布满了半片山坡,另外还有好几个窑口。遗址虽已败落荒凉,但昔日繁盛的制瓷场面仍可见一二。
图 3 瓦瓷窑遗址陶片遗存(1)(作者实地拍摄)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