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韩少功《日夜书》中的知青叙事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论韩少功《日夜书》中的知青叙事

摘    要 《日夜书》是韩少功2013年发表的关于知青故事的长篇小说,它通过三线式叙事结构展现了知青与知青子女两代人的命运轨迹与精神变化史,弘扬主体精神,抵达人性与人类生存状态层面进行文学寻根。本文主要从三线式叙事结构、知青两代人主体性精神的构建、文学寻根的传统与对现代性的追求四个方面来分析作者在作品中的知青叙事。90150

Day and Night is a full-length novel about the story of the educated youth which was written by Han Shaogong and published in 2013。 It shows the track of destiny and the history of spiritual change of two generations of the educated youth and their children through three - wire narrative structure, carry forward the spirit of the subject and reach the level of human nature and human survival condition to seek roots of literary。 This article mainly analyzes the educated youth narrate of writer in book from four aspects, three-wire narrative structure, construction of subjective spirit of the two generations, convention of seeking roots of literary and pursuit of modernity。源Q于W优E尔A论S文R网wwW.yOueRw.com 原文+QQ75201,8766

毕业论文关键词:时间; 主体精神; 文学寻根; 现代性

Keyword:time; subjective spirit; seeking roots of literary; modernity

目    录

引言 4

一、 三线式叙事结构 4

二、 知青两代人主体精神的构建 6

三、 文学寻根的传统 10

结语  对现代性的追求 13

参考文献 15

致  谢 16

引言来自优Y尔L论W文Q网wWw.YouERw.com 加QQ7520~18766

在文化大期间,政治动乱,经济停滞,教育崩溃,工厂停工,因此,许多即将毕业的城市中学生响应了国家“上山下乡”的号召,背上背包,“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他们带着高昂的热情与责任感,高举着理想主义的旗帜,却被推入了现实的深渊,奉献了自己的热血与青春。正如梁晓声所说:“我不在乎我的作品在年轻人当中能否引起共鸣,我只想让他们认知那段历史,如果不知道那个岁月是多么残酷,也就无法理解如今的可贵。”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知青时代绝对是一段不可遗忘的历史,而这些知青经历在新时期成为了知青作家进行文学创作的重要资源。但是个体的差异性导致了作家对历史思考的不同,因此,不同的作家们都以其独特的方式阐释属于自己的知青经历,为其创作赋予了独特的个性。于是,知青文学应运而生,先是以“伤痕”、“反思”为文学大潮,后又兴起“寻根”的文化热。较有影响力的作品有《蹉跎岁月》、《伤痕》、、《晚霞消失的时候》、《今夜有暴风雪》、《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黑骏马》、《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等。

知青文学可以说是中国特殊时期政治话语的文学表达形式。从诞生起,它就与现实政治绑在一起,随着政治进程的变化而变化。当稳定的社会意识变成新时期主导的价值观念时,知青文学的辉煌年代也就过去了。虽然它曾经是一代人的伟大精神财富,但它的时代局限性却是那么的明显而不容忽视。论文网

四十多年过去了,韩少功的《日夜书》又重开了记忆之门,他立足于个人记忆与时代背景,将自己深刻而清醒的理性思考与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强烈关注,融入到知青文学创作之中,形成了独特的知青叙事风格。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