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陈丹燕的上海怀旧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论陈丹燕的上海怀旧

摘    要 20世纪90年代,上海文学界伴随着城市的转型和经济的迅猛发展,掀起了一股“怀旧热潮”。陈丹燕作为该热潮的主要代表作家之一,以其特有的经历和感悟描绘和塑造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上海,用散文、人物传记、小说等不同文体形式抒发上海情怀,但学界对其“怀旧系列”的创作始终褒贬不一。本文将从陈丹燕作为“上海的移民者”、“上海的追寻者”、“上海的书写者”这三重身份,从作家立场来简析其“上海怀旧”书写。90196

In 1990s, with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city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Shanghai literary circles set off a "nostalgia boom"。Chen Danyan is one of the main representative writers of the boom, with her unique experiences and lessons in drawing and creating a out of the ordinary for Shanghai, with essays, biographies, novels and other literary forms to express different feelings for Shanghai, but the academic circles always have different opinions on her works。 In this paper, I will analyze the "Shanghai nostalgia" from the standpoint of the writer。源Q于W优E尔A论S文R网wwW.yOueRw.com 原文+QQ75201,8766

毕业论文关键词:陈丹燕; 上海怀旧; 作家立场

Keyword:  Chen Danyan;nostalgia for Shanghai;the standpoint of the writer

目    录

前  言 4

一、疏离——上海的移民者 4

(一)怀旧书写:寻根之旅 5

(二)城市身份认同:自我身份认同 6

二、寻觅——上海的追寻者 7

(一)重现历史现场:纪实与图文并构 7

(二)寻找城市精神:上海的精神气质 8

三、构建——上海的书写者 9

(一)旁观者叙事:来自优Y尔L论W文Q网wWw.YouERw.com 加QQ7520~18766 多重叙事视角 9

(二)非虚构写作:新型上海书写 10

总  结 11

参考文献 12

致   谢 14

前   言

20世纪80年代,陈丹燕初登文坛,她是一位作品数量多、创作时间长、社会影响较大的作家。作为一名成长着的女作家,陈丹燕从研究创作和翻译儿童文学成功转型,写作的领域也慢慢延伸至上海怀旧、欧洲游记等。起初,由于儿童文学的边缘地位,使得陈丹燕的儿童文学创作很难进入主流批评的视野。20世纪末,陈丹燕以《上海的风花雪月》开始了她的“上海书写”,成果丰硕。但由于王安忆的一部《长恨歌》锁定了“上海书写”的中心坐标,给“上海书写”无形地圈定了某种思维定势,使得陈丹燕“上海书写”的独特性难以得到充分认识;外加其作品在图书市场反响热烈,媒体用“小资教母”和“畅销书”之类的标签定义作家作品,反让学院派批评对陈丹燕持有距离的态度,对其“上海怀旧”站反省立场。除却系列上海怀旧作品,陈丹燕还写下大量游走于欧洲的文字,而一系列游记作品也经历了与她的儿童文学作品类似的待遇。

“上海书写”于陈丹燕而言是刻骨铭心的,自八岁离开北京、落定上海的那天开始,上海成了她最熟悉的地方,但终究难以成为她的心中的故乡。她更多地是以一个旁观者的眼光去看待这个城市,很难真正“走进上海”。作为上海的“移民者”,“身份认同”的疑惑始终萦绕在她身旁,直到三十多年后的第一次踏入欧洲,在寻找自己的“精神故乡”的行走中,让她偶然地意识到上海于她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样的经历,让陈丹燕一反普通作家从“乡村文化”到“城市文化”的固有思路,而是从欧洲旅行的点滴中论文网,重返上海,发掘上海。这种全新的思维模式不同于王安忆、张爱玲、卫慧等的城市书写,却似乎更适合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上海,也为读者“走进上海”提供了崭新的思路。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