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金莲《长河》论乡土女性关怀(2)
时间:2023-10-08 21:26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毕业论文 点击:次
(一)地方环境与现实苦难 西海固属于黄土高原的干旱地区,这里不仅水源奇缺,而且自然灾害多发,农作物难以生长,比如倒春寒的突然来袭,把刚冒出头的庄稼苗苗都给冻死了,人们除了补种别无他法。西海固是中国最贫穷的地区之一,也是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源Q于W优H尔J论K文M网WwW.youeRw.com 原文+QQ75201.,8766 在《长河》中,青年伊哈就是因为村里地势高,吃水难,而担水又太危险,想为父母打一口井才不幸被砸死的。缺水带来的后续反应是缺粮。上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现如今饥饿仿佛已经离我们非常遥远,人们将更多精力投向了上层建筑。单看小说,我们很难想象《长河》是出自一个80后女作家之手,因为在《长河》里,饥饿和苦难还时有发生。学校里没有食堂,孩子们只能从家里背馍馍过去,而有的孩子却连馍馍也吃不起,像伊哈家的儿子,像个小饿死鬼一样抢同学的馍馍。伊哈女人改嫁后常带些白馒头、油炸糕点之类的给三个儿子, 这些普通的食物在孩子们眼里却是美味佳肴,甚至有的孩子感叹为什么自己的娘不改嫁。恶劣的地理环境给人们带来的不仅仅是物质生活水平的低下,还有医疗技术的落后。母亲的腿生病了,父亲却只能从保健员那里买跌打丸,这种药吃了几年,不仅对母亲的病毫无作用,还一点一点腐蚀了母亲的肾脏。好不容易去县城看了一趟病,回来后母亲的病情反而更加严重了。落后的医疗医不了病痛的身体,而落后的教育医不了干涸的心灵。村里没有小学,“我”和其他孩子都只能在邻村借读,伊哈的儿子因为饥饿抢别人的馍馍吃,老师却用饱揍一顿的方式来教育。小学时代正是一个孩子心灵的成长期,此时所接受的教育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影响,如果这样的暴力教育是常态,又会在孩子的心里留下什么呢,恐惧?阴影?甚至极端化,形成反社会型人格?不仅是80、90年代,哪怕是现在,这都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二)乡土风俗与死亡体验 《长河》就像是一幅丰富多彩的风俗画卷,为我们展现了西海固地区独特的风土人情。在西海固,一个人无常后要进行土葬,清水净身,裹上新毡,几乎全村男女老少都要来给他送埋体,以示对曾经朝夕相处的亡人的尊重和怀念。送埋体的人家需要给前来参加葬礼的乡邻散海底耶,两毛,五毛,甚至有的人家散了两块,视家境而定。散海底耶是具有象征意味的,喻示着亡人在人世间可能存在的一些亏欠都得到了补偿,可以安心上路了。除了散海底耶,还会让村里的孩子跪着,给孩子们戴上洁白的孝帽。 除了送埋体,最重要的就是给亡人念苏热了,在西海固人眼里,这是对亡人的搭救。念苏热要请阿訇上门念古兰经,最好还要有鸡鸭牛羊之类的祭品,但是不管怎么样海底耶是一定要散的。伊哈下葬后,家里念不起苏热,村人就凑了些钱物给他家,给伊哈完成一个苏热。“我”的母亲病入膏肓时心心念念的除了丈夫找一个善良寡妇过几天好日子,还有家里人给自己念苏热,可见西海固人多么重视念苏热这个乡土风俗。因为现实的苦难人们无法避免,所以人们尊崇《古兰经》的教义,认为今世的不幸都是短暂的,把希望寄托于来生,所以念苏热后得到搭救对于后世的亡人是无比重要的礼节。 人类对生存和死亡的意识是天生的,我们与生俱来地有这样的偏好:对生机勃勃、明亮鲜丽的事物的喜爱,对萎靡腐朽、阴冷黑暗的食物的厌恶。。。。。。但是我们真正对死亡具有一定的认识,还要靠成长期所经历的他人死亡的激发。 因为西海固严苛的生活环境,使得死亡成为了常态,马金莲从小开始给村里人送埋体,见证了一个又一个生命的终结,这给她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所以与绝大部分80后作家相比,马金莲对苦难与死亡投注了更多的关注,以对生命的独特理解专注于死亡体验的抒发。马金莲笔下有家庭顶梁柱的突然倒塌;有生命的花朵还未绽放的孩童的早亡;有饱受生命折磨的女性的死亡。。。。。。 但是书写死亡并不是一种消极的表现,相反,这是对生命的尊重。死亡是人人都得经历的,不管你贫富贵贱,在这条路上大家都是平等的。 孩子们在懵懂中替他人送埋体,在一次又一次这样的死亡体验中逐渐明白,这是一条每个人都要走过的路,自己也不例外。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