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晶版歌曲《九儿》的音乐与演唱分析(2)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音乐舞蹈论文 >

谭晶版歌曲《九儿》的音乐与演唱分析(2)

由于谭晶版《九儿》是新改编的歌曲,问世不久。通过查阅学位论文和期刊论文等相关文献检索发现,从原版《九儿》演唱至今,国内对于歌曲《九儿》的分析仅4篇,且全部都是期刊论文,如《浅析电视剧<红高粱>主题曲<九儿>》从创作背景和曲调歌词方面对作品进行了简要分析(童欣雨,2016)。从检索结果中可以看出,目前没有发现对歌曲《九儿》作品演唱分析的专著。因此,本文将此作为创新点,对作品的歌词、曲式、配器和演唱处理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

谭晶的这首《九儿》区别于传统的艺术歌曲与演唱风格,在演唱技巧和作品的重新演绎上都有着较大难度,通过查阅、收集相关创作背景和对作品的记谱分析,再加上导师和本人之间的交流、探讨,最终促成了本论文的课题。作为一名音乐专业的学生,通过对作品的分析为自身和其他演唱者提供了理论依据,加深对歌曲音乐的理解和演唱中的把握,也使广大音乐爱好者更好的了解这首新改编的谭晶版《九儿》。

2  歌曲《九儿》简介论文网

歌曲《九儿》是电视剧《红高粱》的片尾曲,何其玲、阿鲲作词,阿鲲作曲。电视剧《红高粱》是根据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先生的原著小说《红高粱家族》改编而来。该剧讲述了在20世纪30年代初,山东高密地区土匪横行,民不聊生,在历史的鸿沟与磨砺下九儿从一个被迫出嫁时单纯稚嫩的少女逐渐成长为干练果决的酒坊掌柜。七七事变爆发,内忧外患之际,九儿毅然带领着抗日队伍将日本鬼子引到高粱地,点燃了红高粱,与敌人同归于尽,用自己的生命在这片充满生命力的山东高密大地上撰写了爱与征服,野心和意志的传奇故事[1]。作曲家阿鲲在创作《红高粱》的音乐时,就去到了拍摄地高密的高粱地采风,在高粱地里阿鲲被这种顽强的生命力所震撼,九儿倔强、敢爱敢恨的性格就像高粱一样,有着旺盛的生命,随后阿鲲便创作了这首作品作为电视剧《红高粱》的片尾曲。创作者运用土地地区风貌背景来进行儿女情长的抒发,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中国传统民间音乐的创作手法,使其具有鲜明的民族性,这也算是创作者对于中国传统民间音乐的尊重与传承[2]。

这首歌的演唱有韩红和胡莎莎两个版本,电视剧中采用的是韩红的演唱版本。胡莎莎的演唱风格迥异,声音纯净、甜美,整个作品欣赏起来特别流畅自然,高低音区统一,其中低音部分巧妙的突出了主人公九儿温柔含蓄的性格,高音部分则突出其刚烈、热情、豪放的性格。韩红嗓音条件较好,演唱技术一流,低音部分饱满深情、宽大,高音部分通透、明亮、干净,让人回味无穷,完全诠释出了剧中历史的厚重感、人物的真情感。但这两个演唱版本都属于影视作品配乐,需要依靠故事中特定的人物形象进行演唱。而谭晶版的《九儿》则是独立音乐形象的艺术作品,可以对其不断进行加工创作。

3  谭晶版《九儿》音乐分析

3。1  歌词分析

一首歌能够感人肺腑动人心弦不单单只是因为旋律曲调优美,其中歌词所赋予作品的内涵也正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歌曲《九儿》的歌词从字面上看就很有画面感:

“身边的那片田野啊,手边的枣花儿香,高粱熟来红满天,九儿我送你去远方。”

开头简单的四句词贯穿了全曲,“身边”、“手边”、“田野”、“枣花”,由远及近,由大范围到小范围,这也是从歌词里映射了“国”与“家”,正是有了“国”的辽阔土地,才有了“家”的一亩三分地。“田野”“枣花”两个名词也让人一下联想到了华北地区的广袤风景,平和朴素的生活面貌。“熟”“送”“红”“去”则是四个动词,由静至动推动了歌曲及故事情节的发展,一位生活在高粱地里的姑娘在这片田野为心上人送行,这一片高粱地映红了天空,枣花儿的香味弥久浓郁,心上人带着她的牵挂与祝愿走向远方,离别悲伤的画面感呼之欲出。而这些离别时的画面和枣花香以后也感受不到只能留存于记忆当中,不免有些悲凉。虽然只是四句简单的歌词,但是朴素的字眼构造的整个画面格局是大范围的。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