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权意识下被遮蔽的女性形象余华小说中女性形象分析(3)
时间:2023-11-09 19:51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毕业论文 点击:次
通过不同类别的母亲形象,我们可以体会,从人的生命本身,再到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甚至于更高层面上的伦理道德,她们都遭受了生命的痛苦,没有人能够幸免于难,写出了女性在社会中生活通常面临的苦境。余华作品中塑造的几位母亲,尽管她们在生活中遭受的苦难不完全一样,但是她们都具有中国伟大母亲的传统性格特征,都具有相似而美好的品格,她们吃苦耐劳,温柔娴淑,体贴家人等等。因此,她们一边遭受着生活带来的艰难困苦,一边又以温情回报不公平的命运,这两者矛盾着却又在她们身上集中体现。 余华在他的作品中塑造了具有美好品格的母亲角色,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他的男权思想对女性道德品质的规范与渴望,“在人类文化史上,女性一直处在这样一个被波娃认为是对象性存在的位置上,她是欲望的对象,是审美的对象,是男性理想的载体”[2](p204),在文章中,余华将母亲们的命运设计得很凄苦,并给了她们男性所期待的贤良淑德的品格,却又采用了男权意识的审美标准和价值尺度对女性的进行遐想与创造。千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所宣扬的“母性”品格其实正“是男性为自己的欲望所设计出来的模特儿。在这个意义上,文学同样是男性役使女性的意识形态的载体”。[3](p171)男性作家常将女性设定为善良淑德的人物,这些贤妻良母的形象正符合他们的男权秩序,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 二、放荡无耻的荡妇形象 对于女性形象的刻画,寡廉鲜耻、放浪形骸的又是必不可少的角色,这就使得余华作品中一定会有放荡无耻的荡妇形象,她们不顾伦理道德放浪形骸的所作所为,突破了传统道德观念对一个女性最基本规范,她们还具备了妓女们在谋求生活来源时的普遍做法:以出卖色相作为生存的重要形式。有学者指出:文献综述 妓女是指通过性去交换物质的生存条件的女性,而且同家庭中其他正常的女性一一母亲,女儿,妻子等相比,是被放逐在正常的伦理道德之外的女性群体。[4](p268) 《在细雨中呼喊》中就有一个荡妇,她肥胖粗鄙,是个寡妇,作者都没有给她一个名字。她是寡妇,但是在作者的笔下,她远比那些专操皮肉生活的职业娼妓要更加淫荡无耻。她看中性能力,喜欢的男人种类颇杂,在所有男人中,她最喜爱年轻人,因为年轻人的体力好、干净,充分满足她;当她年老容颜逝去时,就开始向中年人敞开怀抱,而这些人都是通过她检查胯下之物是否够硬才可以;她也很喜欢知识分子,这让她觉得很有面子;她也会向权力屈服,与前任队长睡觉,对他有肺病也无所谓。在余华的描述下,寡妇是一个恬不知耻的“荡妇”,终日沉迷于鱼水之欢,貌似生命中就只有性爱,其他的都无所谓,这种与生俱来的淫荡不禁让人不可思议。西蒙·波娃曾说过:“一个人之为女人,与其说是‘天生’的,不如说是‘形成’的。”[5](p9)寡妇之所以会这样放纵自己,并不是因为她天生就是如此,她也是生活所迫,社会所逼,年轻时死了丈夫,没有了生存依靠,一弱女子没办法去维持自己的生活,余华在作品中甚至还调侃她,在无形中向我们表露了一个寡妇被生活逼迫只能陪权利睡觉时所表现出来的无奈。当然,同样也不排除因长期空虚孤独,她的身体和精神都处于饥渴状态,她无法忍受这样的折磨,甘愿放弃自己,沦为一个荡妇甚至是妓女。作者在作品中,总是一味地展现寡妇的“无耻”和“放荡”,夸张她的丑陋行为,并没有深感受人物内心深处的波动,探究事件背后的动因,并武断地认为寡妇从事的肉体生活是愉快的,这其中充满了嘲笑与讽刺意味,透出余华对女性的藐视。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