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孤独感手机成瘾国内外研究现状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研究现状 >

大学生孤独感手机成瘾国内外研究现状

1、  大学生孤独感研究现状

关于孤独感的研究最早始于国外,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近年来由于这一问题的凸显,使得研究人员重新关注此问题。孤独感是指由于个体社交关系以及情感交往的不良产生的个体的痛苦的、负向的情绪体验[5]。孤独有特质孤独和状态之分,心理学一般研究特质孤独比较多。近几年来对孤独感的影响原因的研究有很多,主要包括人格变量、社会环境、认知因素等三个方面。91047

在人格变量上,诸多研究结果表明,人格变量能够通过影响人们的社交关系以及人们对这种关系的评价和认知进而影响人们的孤独感。Peplau和Perlman(1980)认为导致个体孤独感的人格变量有两种途径:第一、人格变量能够把个体变成不让人喜欢的同伴,从而减少有益于个体的社会关系;第二、改变个体交往行为,让个体难以维系自己的社会关系。由此可见,人格因素有可能是导致孤独的直接因素,也有可能是导致孤独的间接因素。孤独与很多人格变量密切相关。PePlau和ePdman认为孤独者更容易差怯、内向和社交谨慎。人际角色被动,从而孤独者建立和维持满意的人际关系变得因难,因此加大了孤独的可能。并且有研究表明孤独者有更低的自尊;不具有外倾性,并且有更多的社交焦虑,抑郁和神经质。国内学者近年来也探讨了一系列有关的人格变量,比如蒋奖探讨了大学生自尊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证明大学生自尊心越强往往越容易体验到独孤感。

对于社会环境因素,国内外研究发现那些社会活动不多、社会关系不紧密、社会结构紧密程度不高的个体容易产生较强的孤独感,心理健康水平也不高,而且容易得各种身心疾病。例如有研究表明孤独感与社交媒体依赖,网络成瘾有较高的正相关。孤独感高的个体其网络依赖程度也高。除此之外杨巧芳还探讨了同伴依恋与孤独感的关系,同伴依恋质量高的个体,其孤独感倾向往往不明显。

在认知因素上,主要集中于个体的归因风格,非理性信念,应对方式等变量上。国外学者Perlman等研究了大学生孤独感与归因方式的关系,结果表明高孤独感的个体倾向于外归因。国内学者林玲则考察了大学生孤独感与应对方式的关系,发现了积极应对的个体孤独倾向较轻,而消极应对的个体孤独感倾向较高。

综上所述,有关大学生孤独感的研究已经成为了学者关注的热点,因此本研究基于上述研究成果进一步调查淮阴师范学院大学生孤独感状况。以了解该校大学生孤独感具体特点进而为效应对此类问题提供数据支撑。

2、 大学生手机成瘾的研究现状

手机成瘾的概念与网络成瘾类似,有时也被称为手机成瘾、手机成瘾综合症等。虽然在该领域的研究中目前并未就手机成瘾的内涵形成一致看法,但对手机成瘾的定义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从行为的角度出发将其定义为一种问题性手机使用行为(Problematic Mobile Phone Use ),或是手机使用所造成的系列问题((Mobile Phone Problem Usage ))。这种手机使用不当行为会让个体付出高昂代价,如话费超支、交通肇事等(Bianchi&Philips, 2005。Takao。 Mattel。 2009 )。第二种则是成瘾的角度出发将其定义为手机成瘾(Mobile Phone Dependency)。判断手机成瘾的标准也和成瘾行为标准相似。因此有时也被称之为手机成瘾(Sanchez。 Martinez, M。 &Otter, A。 2009)。

近年来由于大学生手机成瘾现象的普遍化趋势和严重危害性,诸多学者开始探讨其中的原因,经过系列研究证明。手机成瘾行为受综合因素的的影响,主要包括外部的环境和个体自身的人格特质与认知特点。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