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称谓语的错位与缺位分析(4)
时间:2017-01-08 11:27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毕业论文 点击:次
现象2: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趋向复杂化。一些孩子的家长,在接送孩子时,对怎样称呼其它孩子的家长感到很难。称呼为“某某爸爸”或“某某妈妈”,显得很生疏,有时也只能用“大姐”、“大哥”来带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另一方面,孩子在称呼同学的家长时也感到为难。同学的爸爸还好称呼,用“姓+叔”即可,但是如何称呼同学的妈妈呢?不知道姓什么,就不能用“姓+阿姨”的来称呼,只好用“阿姨”带过。在开家长会的时候,老师也无法称呼学生家长,只能用“学生名字+爸爸(妈妈)”来称呼。这本身也是一种缺位现象。 现象3:“老板”这个词是指私营工商业的财产所有者,现在男女的社会地位日趋平等,在这个过程中就产生了一些困境。以前,老板多为男性,员工就自然地称呼老板的妻子为“老板娘”,已经成为习惯性的称谓。但是如果老板是女性,那么该怎么称呼女老板的丈夫呢?这也是缺位的表现之一。 现象4:对陌生成年女性的称呼,也出现缺位现象。笔者曾见过一位卖菜小贩对一位30岁左右的女性称“大姐”,而小贩的年纪看上去也并不小, 结果是那位女性“啊”了一声,愤愤离去,小贩可能还一头雾水。其实小贩这种称呼是想套近乎,结果却是事与愿违。中国人有句俗语叫做“出门矮三辈” 就是说称呼别人时要将自己的位置放矮一些。但从上面的情况看来,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一传统似乎不太管用了。 以上现象都是称谓语的缺位惹的祸,这就要求我们指出其背后的原因,并给予一定的补救办法。 (三)汉语称谓语产生缺位的原因 1.传统历史文化的影响 辛亥革命以前,人们紧紧被封建等级思想所束缚,因此,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汉语的传统称谓语也具有了等级性,不能随意颠倒或变换,很少有无法称谓的现象出现。20世纪以来,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也变成了平等、和谐、友爱的关系,从而导致了称谓原则和人们称谓心理的变化。例如,以前,人们称呼当官的为“大老爷”或“官爷”,但是随着现在人们平等观念的增强,这种称呼已经不存在了,现在人们只是用职称来称呼这些职业。这是由传统历史文化的影响造成的。 2.社会的影响 汉民族文化比较重视血缘亲情。但是,由于家庭结构由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变为以三人为主的核心家庭,亲属宗族观念正慢慢淡出人们的生活。因而,出现了亲属称谓语系统简化的现象,例如,“七大姑八大姨”对大多数城市里的年轻人来说越来越陌生就是这个原因造成的。 3.性别的影响 异性之间的缺位的现象比同性之间多,这是由于性别的影响。中国的传统思想中有这样一条,“男女授受不亲”。在古代,女性是禁止与陌生男性说话的,更不用说如何呼陌生男性了。正是如此,中国古代社会男女之间的称谓出现缺失,出现缺位。现在女性的社会地位提高,女性和男性一样,出现在各行各业中,这就需要语言称谓系统进行调整以适应这种社会的变化。例如,陌生女子统称的缺失,就是这个原因造成的。 4.西方文化的影响 现在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国人接触西方越来越多,免不了要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在西方,对陌生男性称Mr.(先生),对陌生女性称Miss(小姐)、Mrs(太太)或者对婚姻状况不明的女性称Ms(和中文中的“女士”同义)。这些称谓曾经对汉语产生很大的影响。在建国之前,“小姐”、先生”、“太太”等称谓在中国社会非常流行。目前,在海外,仍然使用这些称谓。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这些称谓渐渐融入中国大陆生活,并产生演变。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