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岚山区渔民号子的传承与发展(3)
时间:2023-11-23 21:59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毕业论文 点击:次
2。2 岚山号子产生条件 岚山号子的产生,有多方面的因素。特定的地理环境、自然环境等各个方面的环境,决定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习惯。这也是为什么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文化的原因。而岚山号子作为一种地区性的音乐文化,必然也受环境所影响。通过总结,岚山号子的产生主要有以下方面: 自然地理环境:岚山总面积有759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25公里。岚山生态宜居、物产丰饶。在东南一带,以丘陵为主,地势东南底,西北高。背山面海,最高点在马儿山,总高662米,最低点在安东卫,海拔不足1。5米;海岸线位于黄海中部,北面一直到虎山区海,南面到绣针河,这段距离足足有25公里,在自然人文景观,有刘墉祖居、圣公山、甲子山等风景名胜。沿海沙滩广阔细软,海水洁净无污染,城市植被覆盖率也高达41%以上。岚山的地下水资源也非常丰富,储存量也有0。3亿吨,还有对外开放两个港口,这些良好的地理环境让岚山的海洋繁殖和进出口贸易在山东省内名列前茅。 自然气候环境:岚山地处北纬附近,气候温暖湿润,降水量也极高,每年接近于一千毫米,年均气温也在10度左右,降水充足,光照强,四季分明。气候环境十分宜人宜居;日照还曾被评为最适宜人类居住城市之一,岚山的空气质量也是十分好,一年四季分明,好的环境也使得海水质量提高,好的海水孕育好的海产品,这也是岚山渔文化繁荣的原因之一。良好的自然气候也成为岚山旅游业发达的必备条件之一,每年夏天,全国各地的人都来到海边度假。 2。3 岚山号子的文化背景 为更客观更全面的研究,我走访了岚山文化站老站长周平和,他是岚山渔民号子演出队的创始人,同时也是岚山号子的继承人。从开始辛苦的组建演出队,到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到带队演出,让更多人了解岚山号子。周站长为岚山渔民号子的传承做了很多努力,对岚山号子的贡献也是无可厚非。周站长告诉我,他的祖祖辈辈都是渔民,世代都在岚山这片土地上。对岚山有很深厚的感情。在交谈中,通过周站长的描述,以及他祖辈的流传,得知岚山的历史悠久,早在明清时期,岚山的渔文化就很繁荣。最开始的时候,渔民在海边想着利用海过生活的时候,就有了捕鱼出海这一说。而以前的出海危险系数特别高,因为用的都是最简易,最古老的捕鱼工具和渔船,所以稍有不慎,就会人船两空。周站长还提到,那时的出海人不能对一些突然的自然现象作为解释,所以就有了神灵之说,所以渔民们出海都要求神灵庇佑,以求心里安慰。这也就是为什么后来出现我们所知道的“妈祖”,“龙王”。“开光”是针对于渔船的,用鸡血来染渔船的船头,而这一仪式,必须挑在三、六、九的吉日来举行。对于渔民节,在岚山街道佛手湾采访了居委于治财,于说道,他小的时候听长辈说过,1944年,这里的渔民出海作业遇日军军舰威胁,恰好有大雾,还在海上刮起一阵大风,大家都说这是海神的保佑,才让一船人平安。也就是从那以后,每年的六月十三,渔民们都会自发祭海。尽管现在的年轻人出海的极少数,但是这老一辈传下来的传统还是被延续下来了。于说在过节的时候,渔民还扮演类似虾子、螃蟹等等的水族,跳水族舞。水族舞也是渔民节上的一大亮点。论文网 在岚山渔港内的非常大的一块礁石,这块礁石的北面上,篆刻有明、清时期苏京、王铎、阎毓秀的题词。这块礁石便是岚山区非常著名的海上碑文,也是岚山地区唯一没有遭受破坏并保存至今的古代碑文铭刻。碑文处在一个摩崖斜面上。共五幅文字。其中“星河影动”与“撼雪喷云”两幅是由明末清初的苏京所题写的。而“万斛明珠”与“砥柱狂澜”两幅铭刻是由与苏京同时代诗人王铎所题写。最后一幅“难为水”则是比苏、王稍晚的清初时期的阎毓秀所题写。这些浓厚的文化底蕴,给岚山号子的产生、传承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