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恶搞行为现象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时间:2023-11-25 15:11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毕业论文 点击:次
对网络恶搞风靡原因的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王笑楠2008年在《河南师范大学学报》上发表了《对网络恶搞现象的文化分析》,文章分析了网络恶搞在当代能够风靡的原因,并研究了其发展趋向和引导思路【1】。2014年,耿月在《新闻世界》的第6期上发表的《新媒介环境下网络恶搞现象研究》,分析了网络恶搞兴起的原因。在2015年发表的《正确认识大众传媒之网络恶搞》中王琳琳、巴特尔提出了与耿月的相似观点,同时也探讨了恶搞行为对受众的影响。同年,白阳在《南方电视学刊》上发表的《网络恶搞现象的成因及类型解析》,解析了网络恶搞的成因。张永鹏在《数字媒介技术影响下的恶搞文化》一文中提出了数字技术与恶搞文化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它们之间双向发展。可以说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恶搞得到扩展与延伸。91444 关于恶搞所产生的影响的分析。2008年,赵新艳在期刊《今传媒》上发表了文章《是耶?非耶?—网络恶搞之探析》分析了网络恶搞产生的社会背景,强调了网络恶搞造成的影响。2015年在《西部广播电视》的论坛上发表的《媒介认同的网络恶搞》,作者刘一然强调恶搞能够发展的推力是新媒介,文章着重探讨“恶搞行为”所造成的影响。2017年,岳博文在《新闻研究导刊》的第四期上发表的《网络恶搞图片的负面影响分析》,认为网络恶搞恶搞逐渐从最开始的搞笑、娱乐,转向盲目跟风,甚至很多网友在聊天的过程中开始“斗图”——比较谁的网络恶搞图片更多。作者从最初兴起的恶搞图片进入到“恶搞时代”的角度立足,探讨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2】。于永海发表的《网络恶搞对青少年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张炳兰发表的《网络恶搞对大学生价值观的负面影响及防控》及张华丽的《网络“恶搞”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其对策》都分析了网络恶搞对大学生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事物的发展都是有双面性的。恶搞在互联网上如此风靡,必然存在着反其道而行的影响。所以说,要正确的、全面的对待网络恶搞,不能以偏概全。 关于运用传播理论分析的网络恶搞的研究。南昌大学读的硕士任中蜂于2007年发表的《网络恶搞的传播学分析》,文章研究了网络恶搞的传播方式及传播效果。在2011年,王敬源发表了《网络恶搞文化的传播学分析》,作者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在文化及网络传播特性大环境下,以文化为基础,对恶搞的概念、特征、传播过程、传播形态进行探析和梳理[3]。2010年的第8期的《新闻爱好者》上,党子奇发表的《网络恶搞的传播伦理》论证了恶搞给传播伦理带来的挑战与危机,同时又提出了重建网络传播伦理的建议和措施。何爱军的《网络恶搞的传播学分析》、窦海燕的《网络恶搞的传播与规范》及陈艳红的《我国“网络恶搞”的传播学研究》等文献都从传播学角度对恶搞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总体来说,学者们对恶搞进行了很多全方面的研究了。学者们对网络恶搞的相关研究都分析的很到位,但很多学者当时恶搞在网络上的传播不是很普遍,所以在这方面的知识有所欠缺。而本文试从传播学的角度立足,围绕网络恶搞的问题,研究新媒体环境下恶搞的传播途径,并分析网络恶搞存在的正负面影响,最终对网络恶搞的规范传播提出建议。
参 考 文 献
[1] 王笑楠。 对网络恶搞现象的文化分析[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37(3):210-213 [2]岳博文。 网络恶搞图片的负面影响分析[J]。 新闻研究导刊,2017 ,8(4):270-271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