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话剧《暗恋桃花源》的象征叙事(4)
时间:2023-11-28 21:51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毕业论文 点击:次
另外,我们还可以做另一种解读,戏剧中的矛盾其实是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但追求理想与过好现实并不是不可调和的,所以才有了《暗恋》与《桃花源》之间的相互成全,实则是理想与现实的共存。《暗恋》是带有点理想主义的,连“暗恋”的导演在排戏的过程中都有所表现,正是这种非世俗的情感打动了观众;而《桃花源》是非常现实的婚姻问题,包括出轨背叛等生活中的热门话题。可是导演就是要将不同内容的两出戏放在一起,并且“强迫”观众接受,当你沉浸于理想的美好时将你拉入现实的烦恼中,就在你被现实压抑得喘不过来时就让你感受下唯美的理想。就像《暗恋》中的江滨柳,现实生活在别人看来是很美满的,可他还是要追寻自已的理想——云之凡;而《桃花源》中的老陶进入桃花源过起了理想中的生活,时间久了还是放不下现实中的春花,想回去找她。人不可能在理想与现实二者其一的状态中生活,人必须要有理想,可是有时也要落到实处,要平衡两者的关系。 二 情节的象征性 该剧中有多处情节暗示了戏剧的主题意蕴,潜移默化地向观众抛出某些观点,让观众的潜意识受到某些台词的影响,或者利用舞台效果使观众产生错觉,进而看到深层次的东西,对剧中的细节有更深的认识,获得自己的独特体验,最后不自觉地开始思考该剧的思想价值。导演利用让情节重复或者某句台词反复出现的方法,表面上看显得啰嗦,其实是有其用意的,就是这些反复出现的情节在观众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文献综述 在第一场中,江滨柳想起东北老家,想起战争,云之凡劝他要忘记过去,不要再想了,可是那些情景和画面已经深深刻在江滨柳的脑海里,他无法忘记,云之凡则一再强调一定要学着忘记,只有忘记那些不愉快的事,才能重新开始。第二场《暗恋》导演指导之后,第三场又从云之凡要江滨柳学会忘记开始演,也就是说这个片段让观众看了两次,听到的最多的两个字是“忘记”,那么究竟忘记有多重要呢,在戏里说的是忘记战争,忘记痛苦的往事,每一个人都在那个动荡的时代里千疮百孔,忘记过去,才能重生。在第五场中,《桃花源》的戏里也有类似的情节,老陶离家出走,往上游划的时候,嘴里也说忘了好,忘了春花,忘了袁老板,被打断后,第八场接着从这个片段开始演,又重复了一边。试想想,这两个情节都是有一定暗示作用的,有它的寓意。《暗恋》中,更深的意思是江滨柳应该忘记云之凡,忘记那段无法实现的爱情,而且可能云之凡是可以做到忘记的,至少我们不知道她是否在苦苦寻找,是否对现在的生活满意,但是江滨柳一直是耿耿于怀的。在江滨柳心中,云之凡成了一个美丽的梦境,愈是朦胧就愈加美好,以至于忽略了眼前的人,也更说明了他身上作为“世纪的孤儿”的特点。如果他能坦然放下,会发现现在拥有的比那点回忆多得多,他的精神世界也不会空虚到只有一个云之凡,梦之所以美好是因为无法实现,若真的成为了现实,到头来不还是柴米油盐的世俗生活。就像张爱玲在《红玫瑰与白玫瑰》中所写,明月光会成为一粒饭黏子,朱砂痣会变成一抹蚊子血,理想落入现实,久了还是乏味。对于老陶来说也一样,他负气出走,下定决心要忘了家里的春花和袁老板,走进了桃花源过上了理想中的生活。可是时间久了,气也慢慢消了,又想起了旧情,心中燃起了一丝希望,还是决定回家看看,最好能把春花带来,然而回去看到的是更糟糕的情况,所有的希望都破灭了。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的“江滨柳”和“老陶”,这样看似平常的情节,重复出现肯定是有意的,对于舞台上那短短的时间,每一个情节,每一句台词一定都是导演仔细斟酌、精心安排的,这就是艺术。这一情节也为各自的结局作了铺垫,因为做不到忘记,江滨柳的一生都很忧郁,更伤害了身边的亲人,老陶的希望彻底破灭,也再找不到桃花源,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现实的生活。这些情节是要给观众一些暗示,象征的就是如江滨柳和老陶一样生活着的人,在现实与理想的边缘挣扎,看不清自己,看不清生活,辜负了自己的人生,放不下那些遗憾。观众需要在看戏的过程中有所反思,心胸要宽敞,学会放下。这些情节就是暗示“忘记”的主题,忘记是一种智慧。同时《暗恋》的导演也是赖声川的一部分,他也做不到忘记,忘不了自己的往事,忘不了他心目中的江滨柳和云之凡,所以他在排戏的过程中很苛刻,力求达到求真的效果,要把演员变成角色,要把自己的记忆变成真实,所以到最后已经分不清这些人到底是谁了,感觉都是一个人的影子。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