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革命小戏的淮海戏研究(2)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作为革命小戏的淮海戏研究(2)

1945年至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小戏的众多工作者们积极配合着党的活动,在斗争中无私地奉献自己,由此,众多的艺人背着步枪,提上三弦,继续跟随解放军们转战南北,形成了一道“拿起枪战斗,放下枪演戏”的独特风景线,经过战火的洗礼,有的艺人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还有一些演出人员,一直随军出演,跟着淮海战役的大军渡过长江。在“三大战役”结束后,随军人一路前行的淮海小戏艺人们最后到达了上海,并且领到了“渡江光荣证”和“渡江纪念章”,所以淮海小戏又多了一个“小戏”的新名称。[4]1947年还成立了一个大众剧团。

(三)研究意义来自优I尔Y论S文C网WWw.YoueRw.com 加QQ7520~18766

一方面,淮海戏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和喜爱,但是却鲜有人知道其曾有一段时期是作为“小戏”而存在的。本文的研究目的就在于让更多的人能了解淮海戏作为“小戏”的这一段光荣历史。

另一方面,淮海戏曾被誉为“小戏”,本身就具有深入战场和田间地头宣讲精神的传统,因此在当下新的历史时期,其具有参与当地红色旅游项目的现实意义。试举两例说明。1940年,淮海抗日民主根据地组织“艺人救国会”,戏曲演员们肩背步枪,手提三弦,深入前沿阵地,编演了《柴米河畔》、《三星落》、《反内战》等小戏,极大地鼓舞了根据地军民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斗志。1949年,淮海区文工队的小戏艺人们,在队长于通浩、指导员于通谋的带领下,随军南下,参加了渡江战役,部队一路打到上海,艺人们的鼓动宣传也一路唱到了上海。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艰苦的环境中,洪泽湖地区的戏曲艺人不仅放声讴歌,而且还身体力行,投身到对敌斗争的前线中,有的甚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如有些艺人以演戏为名,出入敌占区侦察敌情,传递情报。在涟水战役、打杨口战斗中,戏曲艺人直抵前线,慰问伤员,鼓动士气。由此可见,淮海戏作为“小戏”具有的光荣传统,应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更好的延续和发扬。

二、“小戏”淮海戏的内容

淮海戏初具形态时,是一种曲艺的形式,唱的内容就是一些简单的篇子,这个篇子就是一般的民间故事或者历史传说之类的一些小段子;到了抗日战争时期淮海戏被誉为“淮海小戏”,等到了解放战争时期,淮海小戏又多了一个名字叫“小戏”。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前,淮海戏曲大部分是一些传统剧目,但在战争爆发后,淮海戏艺人们踏上了跟随队伍前行的漫长抗日之路。这个时候的淮海戏又以编创现代戏为主,目的是能够配合斗争,并以戏曲的形式在后方开展抗日宣传,戏曲内容多为淮海地区的斗争经历,以此来展现军民鱼水情和抗日英雄豪情,主要代表作品有《送子参军》、《柴米河畔》、《大后方》、《反内战》、《三星落》、《小板凳》等。就拿《三星落》来说:

1982年,江苏省党史工作委员会收到了来自黄克诚同志办公室的一封信函,在信函中,黄克诚同志指示:“要把《三星落》这个剧本搜集上来,实现了则是一大贡献。”[5](p91)能让一位老将军在百忙之中还想着的五十年前在苏北农村看到过的一出淮海戏,还想到要把剧本搜集上来的,足可见这出戏的重要性和令人难以忘记的故事情节,那究竟是怎样的一出戏呢?《三星落》的作者是汤増桐,但是很少有人叫他的名字,大家一般都叫他桐先生。有人说他不谙世事、行事不拘,也有人说他性格古怪、反复无常,还有人说他幽默风趣、才识过人,总之,大家都认为他是个非同寻常的人。1945年,不但是汤増桐先生戏剧创作的丰收时期,而且是他艺术创作生涯中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桐先生导演了一大批话剧和戏曲,《三星落》就是这其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淮海戏剧目,创作于1944年冬天,由灌沭中学文工队负责演出。论文网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