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唱腔艺术的研究+文献综述(3)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音乐舞蹈论文 >

黄梅戏唱腔艺术的研究+文献综述(3)


(三)唱腔分类
黄梅戏的唱腔一般分为三种:“四板、三腔、杂调。”现在运用较多的是黄梅戏的主腔、花腔以及“三腔”的运用,三腔有:彩腔、仙腔、阴司腔。主腔是黄梅戏中最重要的一个腔系,它是戏曲构成的一个原则,但是一些花腔小戏也用不上主腔的唱腔表现[8]。主腔之所以能真正成为黄梅戏的主要腔调,是因为它的音乐形态和音乐表现能力较强。
花腔在黄梅戏的唱腔分类中表现的较多,花腔从民歌中衍生而来,经过长时间的磨练,已经具备了戏曲音乐的某些特点。花腔在唱腔表现方式上更加明朗化,表达的意思更加质朴,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它具有典型的宫商角徽羽、五声性等调式。花腔的唱腔表现方式一般由锣鼓来伴奏,锣鼓的铿锵有力与花腔的无间配合,更能将听众带入戏曲之中,感受到节奏的动感。例:《汲水调》中,“走出门来咦么郎当咦,抬头看呀么郎当唉,三条大路嗨咦儿嗬嗨呀儿嗬走中间,咦么郎当咦,郎得儿郎当唉,郎得儿郎当唉。”这种唱腔将整句词句丰富起来,增添了戏曲的趣性[9]。
三腔是彩腔、仙腔、阴司腔的统称,三者时一组有着不同唱腔特点的姐妹腔。三腔中戏曲词句的安排、锣鼓乐器的用法都较为固定,男女腔的分辨更加容易,具有很强的抒情叙事性的表现能力[10]。1、彩腔的结构一般为四句体,男女腔有一致的调式,但是从旋律上划分,一般是男走低音,女走高音。彩腔常被用于小戏中,彩腔常常被一些街头艺人用于“打彩”(是收取利益的另一种方式),它是最受观众欢迎,且最具代表性的唱腔表现模式,例黄梅戏戏曲:《火焰山》、《太湖打彩调》等。2、仙腔一般也为四句体,但是比花腔要复杂一些,有较强的对比效果。以《天仙配》为例:董永知道自己去小七永远不能再见面之后,伤心的唱到:“哑木头,哑木头,连叫三声,不开口。”这里就是运用仙腔的唱腔方式来表现人物的情感。3、阴司腔是三腔中比较单一的一种唱腔表达方式,它表达的人物情感一般都是比较凄凉、绝望的情感。
二、黄梅戏唱腔特点的分析
(一)黄梅戏唱腔中花腔的特点
黄梅戏的唱腔是一种板式变化体,共有三大腔系,分别是花腔、“三腔”和主腔。其中,花腔使用最多的是唱小戏的时候,小戏一般反应的就生活中的细节问题,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加真实的反应出生活中的细节问题,专门用这种健康、朴实、优美和欢快的腔调,再加上活泼生动的表演方式,花腔形成了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间小调的特色,在大多数情况下采用“衬词”,例如:有“呼舍”、“喂却”等,这种腔调特别受到喜爱,它沿用着的故事一般来自于民间故事,选择的曲调一般来自民谣,都是观众较为熟悉的曲调,仍然是保持唱腔通俗易懂的特点。黄梅戏中,根据曲目的不同的段落、台词,艺术家们要选择不同的唱腔来进行演唱,不太了解黄梅戏的听众觉得杂乱无章,但懂得人却能听出其中的旋律[11]。大部分黄梅戏曲目一般都是使用“小调”、“花腔”、“对板”来抒发戏曲中人物情感。《山伯访友.描药》中,唱腔的表达方式就是“对板”。祝英台:“隔竹帘施礼梁兄请坐,心女捧香茶侍奉大哥。”梁山伯:“但不知祝九弟去了哪里,有劳祝姑娘出府相见。”祝英台:“梁兄来路远莫眼昏花,在杭州攻读诗书就是奴家。”梁山伯:“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这是对板的唱腔表达方式,在这首戏曲中还杂糅着阴司腔的唱腔表达方式,突出了戏曲中人物悲伤的情感,让观众感受到强烈的代入感,并感受到戏曲中浓烈的悲伤彩。古代的黄梅戏带有京剧的韵,而生活传统小戏舞台自然而又亲切,现代的黄梅戏是方言和普通话混杂[12]。黄梅戏唱腔的通俗易懂在花腔里面体现得非常明显。花腔就是一种十分口语化的表达方式。花腔在黄梅戏的唱腔分类中表现的较多,花腔从民歌中衍生而来,经过长时间的磨练,已经具备了戏曲音乐的某些特点。花腔在唱腔表现方式上更加明朗化,表达的意思更加质朴,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它具有典型的宫商角徽羽、五声性等调式。其旋律和安变庆方言的调值接近,同时其重音也体现得非常到位。黄梅戏的花腔,其调式是不一样的,所以能够体现出来的效果也不一样。一般来说,花腔的这种表达方式是可以质朴的,所以旋律非常品语化。比如《逃水荒》中“小小竹竿三尺长,安几个铜钱响丁当”,整个表达很口语化,有一种生活化的美感。这种唱腔特点使得黄梅戏很容易被观众所接受,不但容易听,也容易学,所以对于提高黄梅戏的流传度有着非常大的使用。同时也是黄梅戏与其他戏曲最大的不同。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