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阿乙犯罪小说中的人性光辉(3)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论阿乙犯罪小说中的人性光辉(3)

二 生理反应背后的人性

 阿乙的犯罪小说中,有很多关于“呕吐”这一生理现象的描写,有罪犯杀人后自己的呕吐,有警官清理案发现场后的呕吐,还有围观群众目睹作案后惨状的呕吐。这些呕吐现象的反复出现,不免引起读者思考:阿乙做如此安排有何深意?其实,阿乙这样安排小说情节,是为了体现人性对犯罪是有所感的,这种呕吐,是人性的罪恶化而所引发的生理反应。正是因为小说中的人物对犯罪现场和事实有了的强烈感受,在生理和心理上受到极大的触动,才会引发一次又一次的呕吐。所以,这些在阿乙的犯罪小说中频繁出现的呕吐情节,实际上是折射出人性的,反映了人性在罪恶化后,生理上抵挡不住来自心灵的拷问,不堪重负,进而频频作呕。

如在小说《下面,我该干些什么》中,“我”杀死孔洁后,“颤抖着扶住墙,泪眼婆娑地呕吐起来”。“我”一边呕吐,心里一边想着,竟将一个人败坏成这样。“我”的呕吐不是因见血泊中孔洁的惨状而起的,是看到孔洁被毁了之后,内心的惶恐和难以置信,逼迫着他,刺激着他,让他不得已地呕吐了出来,这是一种人性宣泄的需要,是人性罪恶化后引发的生理反应,这至少也证明了这个罪犯还保有良知。在“我”被抓捕后,因审讯指认的需要,又重回了作案的房间,重复当时的动作。“我”对着模特再现当时的场景,没忘了当初自己干呕的动作,靠在墙边,像作案时那样完成了一次干呕。这不仅是重复了一次动作,更是重现了当时场景下的内心惶恐的情绪,又是人性在作祟,让“我”这个罪犯,无论逃亡多久,都没忘了当初的心理状态,杀人时的颤抖和惶恐的感受会跟随他一辈子。只要是个人,还有一点人性,这些感受就不会忘,这也是人性光辉的体现。文献综述

同样的呕吐现象,不仅出现在罪犯的身上,办案的警官警员、围观的群众都会呕吐。小说《意外杀人事件》中的艾国柱,对自己一眼就能望到未来的生活感到厌倦,在一天天地消磨时间中,终于引发了他的呕吐。这是他不甘就这样过完一生的反叛的表现,这种呕吐是在受够了压抑后产生的,是人性的光辉在闪动。在《情人节爆炸案》中,因为吴军和何大智的自杀式爆炸,导致大桥上尸体横飞,围观的群众看到这样的场面都小跑回家中呕吐。警局的人员整理完尸体后和老专家、副市长一起食堂吃饭,见到肉和肉汤后,从副市长开始,个个都狂吐不止。围观群众和用餐警员们的呕吐,不仅是看到爆炸后横尸遍地的恶心景象的反应,也是同为人类,看到如此惨烈的死亡的恐惧和对生命的敬畏,这也是人性光辉。

阿乙很多犯罪小说中都有人物出现呕吐的现象,这种呕吐不是简单的反胃、觉得恶心不适,而是灵魂深处人性对他的拷问,自己却无法应答而做出的反应。阿乙在犯罪小说中善于布置杀人后的血腥场景,通过布置出的血腥场景引起人的反应,从而表现出罪犯或是旁人的人性。重要的是,罪犯也是有人性的。呕吐,这样的生理反应,就是罪犯的人性逼着他进行自我救赎的表现。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