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一号的演奏风格及技巧(2)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音乐舞蹈论文 >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一号的演奏风格及技巧(2)

    1831年,帕格尼尼高超的演奏彻底改变了李斯特的音乐世界,使他认识到一位演奏大师所能达到的高度。李斯特立刻以一种新的角度来看演奏家所应扮演的角色,了解到原来演奏大师是可以让灵魂说话,可以用自己的音乐向人们揭露现实、揭发秘密的。

2。2  19首《匈牙利狂想曲》

    《匈牙利狂想曲》是一组由李斯特所写的钢琴曲。全组19首曲目以当时匈牙利民歌音调为主题,并以吉普赛风格特点为主体所编写的。 

    李斯特在编定这套19首作品之前,共有习作四集24首,依次为:1)匈牙利的民族旋律(4卷11首);2)匈牙利狂想曲(6首);3)匈牙利狂想曲(4首);4)匈牙利的民族旋律(3首)。李斯特重新改订的19首中,他的同乡学生法兰兹·杜普勒(Franz Doppler)将其中六首(第2、5、6、9、12及14首)改编为管弦乐曲,顺序排列与原曲不同。另外,著名的钢琴与乐队版的《匈牙利民间曲调主题幻想曲》也是根据《匈牙利狂想曲》第14号改编而成的。

3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一号

3。1  乐曲简介

    李斯特的这首《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一号约写于1839-1849年间,是一首献给奥尔齐男爵的作品。全曲共分为四段。第一段为a小调,中间夹杂着两小节的E大调和A大调,曲风自由随性,开头带有女性化的温柔细腻。第二段变成A大调持续的行板“拉赛”,偏向舞曲风格,沉着冷静的向人们诉说着往事。第三段继续A大调,由第二段的行板转变成活泼的快板,以快速流畅的半音阶及琶音构成。达到高潮后进入第四段转成辉煌的#F大调,以最急板渲染的热烈欢腾的场面为尾声。

3。2  乐曲的创作背景文献综述

    李斯特的作品具有浪漫主义音乐的总体特征,突出表达个人的内心情感与个人风格,他力求使钢琴发挥出交响乐般的特点,所以在这首匈牙利狂想曲中,运用了大音程、大和弦跳跃、左右手八度连续的进行等等,使作品具有辉煌的演奏效果。同时他也受到同时期音乐家的影响,肖邦的作品深深地影响着李斯特使其在作品中吸收并融化了很多肖邦的创意,在钢琴演奏的外在技巧及内在音乐表现上都有更大的发展,在这首作品中既有炫技性又有歌唱性的段落。与此同时,在整个欧洲的影响下,李斯特深受匈牙利民族思潮的影响,在这首作品中也蕴含着充满了斗争性质的民族音乐和爱国精神。[1]

3。3  乐曲曲式分析

    该曲为 A[(a+a’)+b+a”]+B[c+c’]+C[(d+d’)+(e+e’) +(f+f’)]的结构,是一个复三部曲式。A部分是一个单三部曲式,a(1-4)和a’(5-9)是a小调,b(10-11),第十小节是C大调,第十一小节是E大调,a”(12-16)是第一个乐段的扩充,在十六小节转向A大调。B部分是一个乐段,由c(17-24)与带有扩充性质的c’(25-40)组成。C部分是一个单三部曲式,采用了新的素材,d(41-51)和d’(52-69)是E大调,e(70-91)和e'(92-125)是E大调,f(126-141)和f’(142-164)是#F大调,全段由双手八度及八度以上的和弦构成,是全曲最高潮部分。[3]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