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风光互补发电的研究现状和参考文献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研究现状 >

国内外风光互补发电的研究现状和参考文献

早在1981年, 丹麦的 N。 E。 Busch和Kllenbach提出了太阳能与风能混合利用的技术思想。当时最初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只是将风力机和光伏组件进行简单的组合。缺乏相关统计数据,简单组合的风光互补系统发挥的效果不是很尽人意。在1980年代后期,计算机由集中式的大型计算机转向分散式的个人计算机的模式,可能成为大电网集中发电转向分布式发电的一种模式。同事微型计算机技术,新材料研究以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设计方面的一系列进步,对分布式发电以及清洁能源产品的采用是非常有帮助的。怎么样有效的将数量众多的太阳能与风能利用起来发电,接入电网而不引起电能质量问题是当时电力工业界的一个挑战。随着风光互补发电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一大批新的研究成果问世,有西班牙Zaragoza大学Rodofo Dufo Lopez等人用C+ + 语言开发了一套用于风光、光柴油机等互补发电系统的基于遗传算法的优化系统 。还有美国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ational Renew ableEnergy Labo ratory)和科罗拉多州立大学(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合作开发的hybrid2应用软件。hybrid2是对风光互补发电系统进行模拟仿真,根据其系统结构,负载特性以及当地风速,辐射强度等一系列数据得到的一年里的仿真结果。92636

在亚洲的其他一些国家, 在泰国有人通过 TRN SYS16 暂态仿真软件对风光互补发电系统进行了成本评估, 在马来西亚有人通过采用遗传算法程序对净成本最低化和配置最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 在孟加拉国则有人通过根据拟牛顿算法对风光互补独立发电系统进行了优化配置。通过研究人员的不断努力,推进了风光互补发电技术的前进。

我国早在20世纪后期,国家开始开展政策对内蒙,新疆等一些地区进行一些小风电的应用。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小风电已应用在新疆,内蒙等区域,进入农牧业的发展中,但是因为地区偏远,无法实行产业化,导致小型风光互补发电没有普行,但是这也为后来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打下来良好的基础。论文网

直到20世纪,由于新能源的普及以及国际上兴起的环保节能理念,小型风电才开始普及,随着太阳能与风能理念的成熟,小型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开始走向正轨。开始进入人们的家庭生活中,随着小型风光的普及,农业上也开始利用风光互补发电来实施农业供电的补给,使我国农业的发展节省了成本与维护,大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我国在风光互补发电研究方面,上海交通大学的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曾对内蒙古自治区牧区户用型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的使用情况、牧民经济条件进行调查, 对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在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与研究,并且分析了其不足,并指出整个系统要可行稳定还需进一步的优化。

参考文献

1。  张兴,曹仁贤等。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及其逆变控制[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9。

2。  任新兵。太阳能光伏发电工程技术[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9。

3。  赵争鸣,等。太阳能光伏发电及其应用[M]。科学出版社,2005。

4。  杨贵恒,强生泽,张颖超,郑勇编。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及其应用[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3。

5。  王东。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与系统集成[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6。

6。  李春来,杨小库等。太阳能与风能并网技术[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1。12

7。  崔容强,赵春江,吴达成。并网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7。

8。  杨旭.开关电源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