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渔《风筝误》的叙事艺术分析(2)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李渔《风筝误》的叙事艺术分析(2)

关于“曲折离奇”,李渔在《闲情偶寄》上部分 “结构第一”中提到“脱窠臼”的观点。“脱窠臼”指的是创新,新奇。李渔指出:“古人呼剧本为‘传奇’者,因其事甚奇特,未经人见而传之,是以得名,可见非奇不传。”[1](p50)意思就是说古人称剧本为“传奇”的原因,是因为它要讲的事情很奇特,没有见过却广为流传,因而得名,由此可见非奇不传。虽然李渔认为“窠臼不脱,难语填词”,但是要戒荒唐。他认为“凡作传奇,只当求于耳目之前,不当索诸闻见之外”。[1](p60)意思是说作传奇,应该抓住眼前的寻常之物,不应该追求那些见闻之外的荒诞情节。脱窠臼和戒荒唐的意思就是既出乎寻常之外,又在情理之中。《风筝误》中虽然存在一系列的错误,但是“错误”的设置却合情合理。正是因为韩琦仲把爱娟当成了淑娟,才有了后面的“逼婚”,而爱娟把韩琦仲当成了戚友先,才有了后面的“婚闹”。所以《风筝误》情节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二 匠心独具的人物塑造论文网

分析《风筝误》的叙事艺术,其中不可或缺的就是人物分析。李渔在《风筝误》中采用对比的手法塑造的两对男女:韩琦仲和淑娟,戚友先和爱娟,给读者呈现出令人忍俊不禁的效果。另外,李渔在塑造人物的同时还与《闲情偶寄》中“立主脑”理论紧密相连,在作品中体现理论,使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一)运用对比的手法塑造人物

叙事作品中的人物是事件、情节发生的动因。而叙事作品中的人物具有二重性,其中一个重要的特性便是角色。李渔在《风筝误》则是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中来塑造“角色”。

首先是爱娟与淑娟的对比。一个外貌不扬,个性顽劣,一个容貌标致,知书达理。在《风筝误》第三出[闺哄]中,梅氏与女儿爱娟偷听柳氏与詹武承的墙角,听见其辱骂自己教法不好,便出来大骂柳氏,爱娟则帮着母亲讽刺三夫人柳氏及淑娟。而反观淑娟,先是在母亲柳氏说梅氏教法不好时,及时制止。后面在听到梅氏与爱娟的辱骂时,则出来道歉。而在梅氏走后,却骂起“老泼妇”来。当着二夫人梅氏的面不辱骂她,是省了母亲生气,在二夫人的背后骂她,是为了替母亲柳氏出气。这样既及时制止了混乱,又安慰了母亲。正是通过这样与爱娟的对比,才可见淑娟智慧。戏曲中,这样的对比还有多处。如在第十三出[惊丑]中与爱娟急切的想要献身给被误认为是戚友先的韩琦仲相比,在第二十六出[拒奸]中的淑娟则显得高尚的多。在第二十六出中淑娟面对姐夫戚友先的逼迫,她没有妥协,而是拿起宝剑要砍杀戚友先。通过淑娟的行为可以看出其面对恶行不屈服的勇气,塑造出一个勇敢,不妥协的人物形象。

其次就是戚友先与韩琦仲的对比。在第六出[糊鹞]中,以戚友先之口,通过“捉我做诗”[2](p129)等话语侧面描写出韩琦仲的性格特征。而在第七出[题鹞]中,则以韩琦仲之口,通过“怎奈他是个膏粱子弟”[2](p130)等话语侧面描写出戚友先的性格特征。一个不思进取,一个积极进取,这样的对比就跃然纸上了。而在第十三出[惊丑]中,爱娟引诱韩琦仲,韩琦仲却处处想着保住小姐的名节。与第二十六出[拒奸]中,戚友先偷窥淑娟,想要玷污淑娟的这样一个猥琐,外强中干的懦夫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

而在戏曲中,不得不提的是詹武承这一人物形象。他在面对敌军时,机智勇敢,有勇有谋。但在面对两个夫人的争吵时,却束手无策。通过詹武承这在外面与在家中的对比,塑造出这一“清官难断家务事”的配角形象。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