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关于新四军铁军精神形象宣传的技巧(2)
时间:2024-01-09 22:47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毕业论文 点击:次
本文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通过创刊于1938年,历时9年有余,作为在国统区唯一党报的《新华日报》对新四军的报道,具体解读新四军“铁军精神”的内涵。 二、铁军与“铁军精神” 说到铁军与“铁军精神”,就不得不提到由陈毅领头创作的《新四军军歌》。《新四军军歌》创作于1939年,歌词初稿是由陈毅根据法国资产阶级时期的歌曲《马赛曲》改编而来,后在项英主持下,新四军军部对歌词初稿进行了讨论和研究。结合大家所提出的意见,陈毅又对歌词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并正式将歌曲名字定为《新四军军歌》。 “光荣北伐武昌城下,血染着我们的姓名;孤军奋斗罗霄山上,继承了先烈的殊勋。千百次抗争,风雪饥寒;千万里转战,穷山野营。获得丰富的战争经验,锻炼艰苦的牺牲精神,为了社会幸福,一贯坚持我们的斗争!八省健儿汇成一道日的铁流,八省健儿汇成一道抗日的铁流。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论文网 扬子江头淮河之滨,任我们纵横的驰骋;深入敌后百战百胜,汹涌着杀敌的呼声。要英勇冲锋,歼灭敌寇;要大声呐喊,唤起人民。发挥的优良传统,创造现代的新军,为了社会幸福,巩固团结坚决的斗争!抗战建国高举独立自由的旗帜,抗战建国高举独立自由的旗帜。前进,前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前进,前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 从歌词中不难看出,这首《新四军军歌》高度浓缩了新四军历史和“铁军精神”,它既是鼓舞新四军全体人员一往无前英勇作战的战斗号角,更是寻踪铁军史迹和“铁军精神”的重要线索。 “铁军”的称谓最初来自于1925年11月21日在广东肇庆成立的叶挺独立团,其前身是1924年底建立的铁甲军队。20世纪20年代前期,孙中山在俄国十月的影响下,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从而实现了国共的第一次合作。在党的帮助下,孙中山在广州创办了黄埔军校,其目的是为国民训练军官,时任广东区委委员长的出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一职。当时,在的建议下,从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的学生中抽出部分青年团员和党员,组建了“建国陆海军大元帅府铁甲车队”,简称铁甲军队。1925年11月,决定创建一支由党直接领导的军队,因此以铁甲军队为基础,又从黄埔军校内抽调了一批党员,组建了“国民军第四军独立团”,由叶挺担任团长,因此也称为叶挺独立团。北伐战争时期,这支由叶挺带领的独立团作为先遣队向湖南挺进,先后攻占长沙、岳阳,并攻打湖北境内的汀泗桥、贺胜桥,之后协同友军开展城内巷战,成功攻克武昌城,从而取得了北伐战争的伟大胜利。由于叶挺独立团全体团员在攻城战斗中表现出了英勇果敢、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的精神,因此在1927年1月15日,这支独立团所在的国民军第四军获得了由武汉人民赠送的铁盾,铁盾正面铸有“铁军”二字,背面铸有一首题词。如此,铁军盛名在民间流传开来。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两党再度携手合作,共赴国难。在组建新四军时,准备赴任军长的叶挺想到了北伐战争时期所在第四军被两湖人民誉为“铁军”的光荣历史,因此便建议给这支军队命名为“国民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其目的在于继承和发扬国民军第四军在北伐战争时期所表现出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八年抗战的烽火中,经过种种磨难,铸就了新四军的“铁军精神”。 三 、关于《新华日报》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