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在故宫修文物》独特的平民化视角(2)
时间:2024-02-28 22:12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毕业论文 点击:次
电视纪录视角不仅仅是观察社会生活的一种角度和方法,也隐含着看待任何事物的姿态和观念。纪录片“平民化”的创作理念,可以理解为从普通民众的视角出发,融入群众意识,创作出让观众喜爱的作品。为了纪念故宫博物院九十周年庆,八零后导演叶君与他的九零后制作团队“用现代眼光去看传统,用现代人眼光去看故宫”,历经五年调研、四个月不间断的纪实拍摄、十万字的调查资料、每集不过五十万的投资、在四个月期间深入渗透到修复师们的世界里,与文物修复师们一起生活一起工作,制作出了这部不一样的《我在故宫修文物》。导演用“物事人非”四个字来表达自己的创作想法,即物件、事件、人物、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不仅仅记录了书画、青铜、钟表、木器、陶瓷等领域的珍奇文物的修复过程,更展现了这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与修复师们的日常工作和喜怒哀乐。《我在故宫修文物》将镜头对准了传统中国四大阶层“士农工商”中的“工”、“给这个国家最顶级的文物治病的医生”,即故宫文物修复师,从这些修复师的视角来讲述他们与故宫的故事以及文物的保护与文化传承的意义。接下来将从题材选择、叙事视角、情感表达三个方面来探讨《我在故宫修文物》在创作上是如何贯彻“平民化”这一理念的(一)题材选择的平民化 自古以来,中国人以勤劳朴素的形象活跃于世界舞台上,修复师的视角选取,不仅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又具有民族文化的吸引力。《我在故宫修文物》在题材的选择上是成功的,它不同于以往纪录片高大上的表达方式,在普通百姓的生活中寻找历史的印记,同时蕴含着劳动人民的生存哲理。观众在观看之后,获得的不仅仅是感官上的愉悦,更重要的是情感上的共鸣,感动于每个朴素的生活化场景,生发关于文物、文化、传承的思考。 1。 以“修”入手,以小见大来自优I尔Q论T文D网WWw.YoueRw.com 加QQ7520~18766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选取北京故宫的文物作为载体,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了它们那个时代特有的的文化。这些历史的选取,不仅贴近大众的日常生活,又具有民族文化的吸引力,体现一个国家对于各个历史阶段的文化记忆。《我在故宫修文物》中没有闻名于世的大师,展现的都是普普通通的劳动者,用劳动者不遗余力修复文物的画面来打动观众,将文物文化与人文精神和谐地展现出来。纪录片选取了修复师们的故事,展现他们真实的生活、工作环境,充满了时代的气息,使得这些平凡的生命蕴含着勃勃生机。它既有原生态的记录,又将那些我们熟悉的生活中所不熟悉的那份素材,这就是平凡的美。 《我在故宫修文物》虽然是从文物入手,但却没有仅仅停留在文物介绍、修复过程等浅层的表现,而是在呈现多彩文物、普及文物知识的同时,品读普通劳动者的百味人生,让观众从历史文化的角度认识和理解传统以及变化着的中国。它不仅是对自然历史、生命智慧、文化精神的热情礼赞,也是面对现代文明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吟唱出的传统中国乡土世界一曲无奈的挽歌。正如第一集的一句解说词所说:“修复文物,是穿越古今与百年之前的人进行对话的一种特殊职业和特殊生命体验。”观众在观看的同时也在用一种不一样的方式感受着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可见由一个观众感兴趣的题材和素材背后一份触动人心的精神内核制作出来的有灵魂、有生命力的纪录片,才是一部成功的纪录片。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