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信诈骗罪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法学论文 >

论电信诈骗罪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对外开放的改革开放,目前犯罪的类型和手段似乎正在不断地更新,高科技犯罪也在不断地发生。近年来,通过电话、短信和互联网交易诈骗受害者的犯罪数量越来越多,越来越多。尽管公安部门一直在加强打击此类犯罪的力量,以应对电信诈骗案件的迅速扩张,并颁布了特别的执法行动,但仍未能阻止犯罪分子在巨额利润的诱惑下暴跳如雷。人们在这些犯罪中遭受了很大的损失,很明显,它也有严重的社会危害。94675

毕业论文关键词:电信诈骗 防治 特性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well as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types and means of the crime at present appears to be constantly updated, high-tech crime is in constant。 In recent years, more and more crime has been committed by phone, text and Internet defrauding victims。 Although the public security departments have been strengthening the force to crack down on such crimes, in response to the result of the rapid expansion of the telecommunications fraud cases, and introduced the special law enforcement action, but still failed to stop the criminal under the temptation of huge profits into a rage。 People have suffered great losses in these crimes, and obviously there are serious social hazards。 

Keyword:telecommunication fraud  speciality  prophylaxis and treatment

目录

1、前言。1

2、电信诈骗犯罪的概念和特性

2。1电信诈骗的概念2

2。2电信诈骗的特性2

2。3电信诈骗常见类型。3

3、电信诈骗的成因

3。1主要原因4

3。2客观原因4

3。3法律方面的原因5

4、防治电信诈骗犯罪的法律途径

4。1立法方面7

4。2执法方面7

4。3司法方面8

结论。10

参考文献11

致谢。12 

前言

当前,我国电信业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但伴随电信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一些社会问题也日益凸显。2016年8月21日,山东临沂罗庄区的大一新生徐玉玉因被诈骗电话骗走上大学的费用9900元,导致她心情郁结,万分难过,于当天下午回家途中突然晕厥,心脏骤停,最终医治无效,不幸离世。同年8月18号,临沂市临沭县大二学生宋振宁,被声称自己是公安局的诈骗人员骗走了六万多元。随后,宋振宁万份惶恐之下,于23号凌晨心脏骤停,不幸离世。为什么电信诈骗犯罪如此猖獗?2016年9月6日,360公布了中国首份基于大数据研究的电信诈骗分析报告。从各个角度当下猖獗的电信诈骗做了全方位解读,2016年8月仅一个月时间,360手机卫士就拦截了各类骚扰电话34。3亿次,平均每天拦截骚扰电话约1。11亿次。其中,共拦截诈骗电话4。45次,占到了当月骚扰电话拦截总量的13。0%,平均每天拦截诈骗电话约1435万次。 可以看出,电信诈骗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秩序,成为当今社会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本文将全方位论述电信诈骗犯罪的概念、特性、常见类型,从而分析出电信诈骗犯罪的成瘾,最终从立法、执法、司法三个方面讨论如何防治电信诈骗犯罪。

一 电信诈骗犯罪的概念、特性和常见类型

(一)电信诈骗犯罪的概念

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欺诈行为是指非法占有、捏造事实、隐瞒事实、骗取大量公私财物行为的方法”。电信诈骗,是指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电话、互联网、短信和其他现代技术远程通讯技术和犯罪对象,通过使用名义,虚构事实,骗取受害人转移账户存款,使用银行账户拦截金钱的犯罪形式。电信诈骗犯罪指的是使用手机、固定电话、网络、电话、互联网和其他通信方式,通过电话、短信和其他针对财产类别的犯罪行为进行诈骗。电信诈骗犯罪与其他诈骗:主体是一般主体,主观方面是直接由受害人的财产的非法占有目的;私人和私人财产的所有权;客观,是使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骗取受害人的大量财产。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