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方方小说中的悲剧主义(2)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论方方小说中的悲剧主义(2)

悲剧主义是作者创作文本的主要方向,也是作者在文本创造过程中,情感表达的最主要体现。只有两者协调得当、相互配合,文本才不至于让人感到尴尬、突兀。

二  方方小说中悲剧主义的具体体现

(一)人物性格造成的悲剧

方方很少具体描写一个人的面部相貌或者衣着特征,她更愿意用言语和心理描写去构造一个人物,让人物的性格特点与行为细节相呼应,从深层次完善这个人的形象,使得人物更加立体、丰富、饱满。

方方小说的描写对象大多是学生、工人和农民,所以她构造的人物形象大多数也是普遍的“小市民”形象,“方方小说的悲剧世界,是城市贫民的世界。这里集聚着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凡常人物。”[2]所以这些人物的性格特征,也是很典型的“小市民”的性格特征:或泼辣或懦弱,或忤逆或愚孝。但这些各式各样的人物通常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悲伤。无论是在哪种家庭、社会背景下,无论经历过怎样的人生,甚至无论人物本身性格是活泼开朗还是不苟言笑,他们的悲伤都是发自内心的、都是由内而外的。方方小说中人的物性格从不是单一的好或者纯粹的坏,她会用不同的事件去诠释一个角色的各个方面,而正是各个角色性格的矛盾性,直接或者间接地导致了文本中的悲剧。论文网

比较典型的人物有《万箭穿心》中的李宝莉。李宝莉是一个十分固执的女人,她性格直爽又太过泼辣,善良勇敢又常常出口伤人。她年轻时美丽动人,却因为素质太过低下而让人无心再欣赏她的外貌。李宝莉泼辣的性格和她口不择言的行为在小说一开始就有所表现:在马学武和李宝莉搬家的过程中,马学武对搬家工人客客气气、送茶递烟,而李宝莉却对他们恶语相向,理直气壮地辱骂他们,甚至因为工人不理睬她,转而把辱骂的矛头对准马学武,马学武最终忍耐不了,提出离婚。李宝莉的无礼在面对长辈时也没有收敛,公婆因为忘记关水龙头而造成家里家具破坏、一片狼藉,李宝莉大发雷霆,辱骂不断,公婆又羞又恼,一气之下离开,心里更是对这个蛮不讲理的儿媳不满至极。

李宝莉的言语确实比刀剑尖锐,但她的心肠也比豆腐更为柔软。李宝莉为人热情,在何嫂被人欺负时能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以至于自己的腿受伤,缝了八针。她告诉婆婆自己受伤时,婆婆并不相信,但在婆婆生病时她却不顾自己的伤势守在病榻旁,导致伤口发炎差点截肢。李宝莉在马学武自杀后独自养家、受苦受累,辞去了卖袜子的活,挑起了扁担,就为了儿子小宝能够上学,在小宝学费不够时甚至一个月卖了两次血。但她咬牙忍住了这些磨难,她不愿意把自己的软弱暴露在家人面前,所以在小宝面前,她是坚强的,是顶天立地的,是从不言败的。

李宝莉的形象太过真实,她仿佛不是书中的人物,而是在街头随处可见的中年女人。言语狠毒、心肠柔软,深深爱着自己的家人。但这些特点经过放大后,就是“李宝莉”这个人物角色在性格上的悲剧体现。

    李宝莉言语上的恶毒让她看起来可恨可悲,她仿佛不知道什么叫做珍惜,也时常践踏别人的幸福、忽视别人的自尊心,她的悲剧是在所难免的。然而,她心肠上的善良加剧了这种悲剧性,她辱骂着马学武却仍然为他烧饭做菜,她辱骂着公婆却依旧为他们端茶送水,她心里明白小宝对她的不满,却坚持每月卖血换来小宝的生活费,但是这一切她都只是默默奉献。表面上她的善最大程度地中和了她的恶,但实际上这种性格的冲突使得李宝娜的人生更加悲剧:马学武备受打击而自杀;小宝长大成人后,甚至将她看作自己的敌人;李宝莉的公公婆婆对李宝莉处处防备,并最终将她扫地出门。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