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国内外研究现状概况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研究现状 >

研学旅行国内外研究现状概况

2013年2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的通知全国印发了《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纲要中提出“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设想;在 2014 年 8 月发布的《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国发[2014]31号)中,首次明确了“研学旅行”要纳入中小学生日常教育范畴;2014 年 7 月发布的《中小学学生赴境外研学旅行活动指南(试行)》,提出了关于组织安排活动的游学主体、行程安排等指导意见。95082

    广东省最早在2009年就提出将研学旅行纳人到中小学教学大纲,开设相关研学旅行课程,鼓励和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2013年,教育部发文《关于开展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试点工作的函》,并在苏州、合肥、西安等城市的中小学生中间开展研学旅行试点工作,上海、北京等一些发达省市和地区也积极响应。研学旅游作为一种现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手段,符合现代教育和旅游发展新趋势,正在逐渐兴起和得到推广。

    由此看来,中国的研学旅行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而欧美的研学旅行发展已经相对成熟。

    在欧美、日本、韩国等国家以及中国台湾等地区,研学旅行已成为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研学旅行在一些国家中甚至还被纳人到本国教育法律和学校教学体系当中。例如,德国巴伐利亚州政府则明确将研学旅游作文其文化传播的载体;日本将研学旅游写人了国民教育大纲和学校教育法之中,并把研学活动安排到学校正常的教学计划范围内;韩国以毕业学分的方式,倡导学生在毕业离校前了解本国的文化遗产,接受教育和影响,积极鼓励本国研学旅游发展。由此可见,研学旅游在境外是广受欢迎以及重视的。

 由于研学旅游是具有教育性、公益性、锻炼性的旅行活动,它不以盈利为目的,因此研学旅行在我国的推广程度还不高。以下是相关学者对研学旅游的研究分析:

  宋娟,秦升阳,董峰在通化师范学院学报中提出:中国高句丽史课程开展研学旅行的探索和实践,此文提出一系列课程发展项目,并希望研学旅游拓展至辽宁桓仁、朝鲜平壤,从而促使学生能完整体验当地历史文化遗迹的目的。[1]

  陶友华在“基于校企合作模式的地域文化修学旅游”一文中,探讨了旅游院校和旅游企业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开展地域文化修学旅游的路径和策略,总结得出修学旅行不仅是一种教育行为,也是一种经济行为,通力合作下的修学旅行才能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需求。[2]

    赵 璧,王 镝,陈 刚,李姜丽,雷 霖在“利用湖北优势旅游地学资源推进地学类研学旅行产品开发的建议”一文中,提出以资源为基石,以研学旅行为方式,推动湖北地质旅游业发展。[3]

    云艳红在“西安市研学旅游发展及产品特征分析”中以旅游资源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当代发展研学旅游的问题及对策。[4]

    李东和、朱玲玲、朱国兴在“研学旅行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运用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研学旅行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研学旅行发展的相关对策,包括重视研学旅行的产品设计、保障研学旅行的安全、营造研学旅行的良好氛围、合理安排研学旅行的时间、提倡“整建制”出行方式。[5]

    陆庆祥、程迟在“研学旅行的理论基础与实施策略研究”一文中提出,研学旅行应该以自然主义教育理论、生活教育理论、休闲教育理论为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从转变教育理念、组建联盟机制、搭建研学旅行课程的研发平台入手,遵循自然适应、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6]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