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邓友梅京味小说中的“旗人”形象
时间:2018-07-27 21:10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毕业论文 点击:次
[摘 要]:在京小说的世界中,邓友梅的小说向来为人所称道,他的京小说代表《寻访"画儿韩”》、《那五》、《烟壶》、《双猫图》等向我们展现了地地道道的北京风俗人情,也塑造了一批个性鲜明的旗人形象,这些形象有着"旗人”传统的爱玩、重礼数、好面子的特征,也有着老北京人的善良耿直、乐天知命,同时又被作者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对新时期充满了希望,有着高昂的乐观主义精神。26288 [毕业论文关键词]:邓友梅 京小说 “旗人 ”形象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邓友梅,自1956年发表成名作《在悬崖上》,冲击了当时公式化、概念化的文风,给文坛带来了一股清新之气以来,邓友梅的小说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然而从1979年开始,他一改往日风格,写起了京小说,向我们展示了浓淡相宜的老北京风俗人情,这些小说令人眼花缭乱,拍案叫绝。自1981年的《寻访"画儿韩”》开始,邓友梅陆陆续续地发表了《那五》、《邵氏兄弟》、《烟壶》、《双猫图》等一系列京十足的小说,其中对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的北京生活的描写,更似如数家珍。在邓友梅的京小说中,有一类现象尤其引人注意,小说大多取材于19世纪末期的北京生活,这一时期可是说是社会动荡不安,生活变故极大,有很多的历史大事件都可以作为小说的背景,但仔细阅读邓友梅的小说,他的小说背景大都没有提及大事件,有的只是作为故事开始发生的时间背景来介绍,他所写的都是北京城内的一些小风波,市民的日常生活小事,所写的人物也都是寻常人,但正是在这些寻常之事、寻常人物身上,彰显了真正的北京风俗与人情,也使得所塑造的人物更加真实可感。但要了解那一时期的北京市民是如何生活的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需要长年累月的积累,例如老舍先生,作为第一代京小说作家,老舍本就生长在北京,真正经历了北京的动荡与变故,所以读他的小说更像是他在叙述自己身边的事,而邓友梅并不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祖籍山东平原县,但邓友梅确实是第二代京小说作家,他的京小说都原汁原的展现了北京儿,值得注意的是,在邓友梅的作品中,出现了一系列的性格各异的旗人形象,而且小说所塑造的旗人都是作品的主要人物,小说的故事情节大都围绕着旗人的日常生活展开,这就不得不引人思索,因为邓友梅本身不是旗人,他是如何了解旗人生活?如何在小说中塑造旗人形象呢?且邓友梅笔下的旗人形象又有着相似和不同的特征,该如何把这一类形象归类呢?这些问题都值得深入探索。 一、邓友梅京小说中旗人形象的类型 邓友梅的京小说中出现旗人典型形象的主要有小说《那五》、《烟壶》、《寻访"画儿韩”》和《双猫图》。邓友梅的创作讲究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仔细分析其中的旗人形象,最典型的莫过于那五、乌世保、金竹轩等世家子弟,分析人物要根据其所在的典型的环境,因此,这些人物形象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清朝末期到解放前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大变故的旗人形象,这一类的典型是那五、乌世保以及生活在底层的一些艺人,例如画儿韩、寿明,另一类形象是解放后生活在新时期的八旗子弟,典型的数金竹轩,他们的生活同样引人好奇。 首先是清朝末期到解放前生活在北京的旗人形象,这一时期的旗人形象主要是那五和乌世保,以及一些艺人形象,主要的有画儿韩和寿明,画儿韩的故事与那五有直接联系,而寿明则是乌世保的好朋友。那五与乌世保有着相似的家庭背景,但两者的性格、经历截然不同,因此,那五与乌世保的结局也是迥然相异的。邓友梅最早的京小说《寻访"画儿韩”》(1981年3月)虽然早于《那五》(1982年3月),但在前者的叙述中那五早已作为一个重要人物登场,因此首先谈一谈那五这个人物。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