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辉祖《佐治药言》研究+文献综述(2)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汪辉祖《佐治药言》研究+文献综述(2)


    其次,是做铁面之判官,刚正不阿。汪辉祖在《佐治药言》中《素位》这一节中说幕学之事是“官声之美恶系焉,民生之利害资焉” ,说明幕友所做之事极其重要,幕友身上一端系着主官的官声,一端系着百姓的处境。这就需要幕友做一名正直清廉的铁面判官。当主官为“利害所拘”,“摇于当局”,并且“其至亲骨肉未必尽明事理”时,幕友应该出来主持正义,“论理不论势”,点醒主官。在处理事情中,主官不免被被眼前的利益所蒙蔽,一时大意,迷于当局,摇摆不定,从而产生误判误断,幕友作为旁观者,认理不认人,对事不对人,而且幕友“其事之委折既了然于心,复礼与相抗”“自有导源回澜之力” 。据理力争,陈以利害关系,便可使主官恍然大悟,及时改正。
    汪辉祖在《佐治药言》中提到:“幕友之为道,所以佐官而检吏也。” 幕友除了佐官这一重要内容,还有一个重要任务是检点书吏。俗话说,清官难逃猾吏手。主官“百务丛焉,簿书期会之繁”,并不是事事都能明察,而一些狡吏贪吏就趁主官事务繁忙的时候,或巧立名目,多征赋税,或遮遮掩掩,侵吞公款,或欺男霸女,鱼肉乡里,以至于百姓怨声载道,苦不堪言。这时候幕友需要扮演一个铁面判官的角色,公正的评价衙门中的书吏。幕友是主官真正的依靠和左右手,而且比较清楚的了解县衙的内部关系和百姓的真实情况。自古以来,吏治之腐败就是一个难以彻底拔出的毒瘤,而幕友可以起到一定的提点主官,敲打下吏的作用。主官在高位之上,易被下属蒙蔽,在检点书吏方面常常会感到力不从心;幕友处于官衙之中,作为长传下达的传声筒,活动范围囊括了大部分的官衙僚属,对一些官吏的行为举止,道德品质有这较多的了解。所以即使检点书吏会使幕友陷入不少的人事纠葛,但作为一个良幕,约束书吏,是不可推却的责任。
    接着,是做谦谦君子,自洁范家 。除了职业道德方面,在自身的修养上,汪辉祖提出“自处宜洁”,“俭用范家”。自洁才能使人信服,范家才能不种祸根。汪辉祖认为,幕友的收入足够丰厚,不应该起“他求”之心。在从幕的这条道路上会遇到形形色色的诱惑,也应毫不动心。因为守之不慎,心容易偏,所以在平时更要严格要求自己,自处宜洁。而且幕友不仅要自己守住节操,还要为家人做一个优良的示范。汪辉祖认为,“家之不俭,必至于累身。” 幕友辅佐主官治理,筹划文书、刑名、钱谷等幕务,这些事情上系主官声名、下系百姓利害,琐碎却又极其重大,需要慎之又慎。从其一生表现来看,王汪辉租为人做事,时时小心,处处谨慎,操守高洁,确实守身有道。
二、《佐治药言》形成的原因
  (一)《佐治药言》形成的历史根源
    首先,清代幕友蔚然成风。清代幕友的种类众多,分工详细,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幕僚在主官的帐下,有的为主官出谋划策、指定对策,有的起草公文、代拟文书,有的处理案卷、草拟批复,有的奉命出使、联络来往。幕僚是主官的得力助手,在衙门中地位仅次于主官,被官吏“倚为左右手也。” 清朝的官吏大多分为两类:一类是满族统治者,手握重权却目不识丁。满人是以武力的天下,其实文化程度普遍不是很高,很多人都是文盲。这样的官吏如何能统治地方?这时就需要有一个幕宾帮助他治理决策,以渊博的知识为他提供意见。还有一类是及第的读书人,理论丰富却只是纸上谈兵。清朝广开科举,想利用登科取士广纳人才。但是科举考试重理论轻实践,十年寒窗,八股取士,读书人足不出户久困书房,面对各不相同的民风民俗,琐事杂事,焦头烂额是常有的事情,这就需要有一个经验丰富,治事严谨的幕僚在身边辅佐,补上实际治理这一方面的缺漏。王宸在《重刻佐治药言序》中说:“夫吏非素谙律令,其不能不藉于幕宾也。” 不谙律令是清代官吏的普遍情况,但律法是断案诉讼的基本依据,所以官吏们需要一个精通律令的人来辅佐他,帮助其治理,清朝幕府林立,蔚然成风。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