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红与黑》于连形象对现代秘书工作的启示(2)
时间:2018-07-27 21:22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毕业论文 点击:次
于连的思想性格复杂而矛盾,一方面他自尊、勇敢、敢于反抗;另一方面他又自卑、虚伪、野心膨胀。他仇视上层统治阶级,但又一心想跻身于他所仇恨的这个阶级,因此他一边忿忿不平,一边往上爬。无奈的时代,矛盾的内心,受人歧视的社会地位以及追求理想却不能如愿的愤怒,使他的性格经历了反抗、妥协、再反抗这样一个变化过程。于连最终拒绝了整个社会,矛盾心理的煎熬和无法改变命运的痛苦使他注定走向灭亡。 所以严格来说,于连既不是什么英雄,也不是伪君子或野心家,他只不过是法国波旁王朝复辟末期的一个有理想抱负却苦于无法实现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是一个自我抗争和奋斗的悲剧人物典型。 (二)于连与现代秘书 于连这个人物之所以在今天还能被不断提起,是因为他百般努力以求在复杂的社会中争得自己一席之地的奋斗经历,引起了同样在人生道路上徘徊的现代青年人的同情与共鸣。于连强烈渴望改变自己的命运,就像许多现代的年轻人一样,怀着美好的理想,拥有青春的激情,渴望出人头地。于连的英雄式悲剧有着永恒意义,打动了许多现代的有志青年,他们带着同情和深深的共鸣,在阅读过程感悟人生,去明确自己的目标方向,以求努力提高自身修养与综合素质,让自己的人生尽可能完美。于连的个人奋斗史,一直以来都在给我们现代人以人生启示。而作为一个将踏上秘书岗位的文秘专业学生,从秘书学角度研究这个文学形象是有其独特意义的。 首先,秘书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与文学的关系更是密不可分。“秘书学从科学体系上讲,属于人文科学的范畴。”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文学是生活的教科书”。文学既能帮助我们认识生活,也在教育着我们应当怎样生活,而悲剧又是“通过引发怜悯和恐惧使这些情感得到疏泄” ,于连的奋斗悲剧能引起我们的同情与思考。 其次,在于连的奋斗史当中,高潮正在于他在拉摩尔侯爵府担任秘书的这段不可忽视的经历。于连前期的苦读、做家庭教师的经历,都为他积累了成为一名合格秘书最基本的学识经验。而在贝藏松神学院,在波旁王朝复辟的当时,这个地方就是腐朽、黑暗社会的一个缩影,在这里充满了勾心斗角的权利斗争,可以说于连在这样的环境里接受了待人处事的锻炼,为之后的秘书工作积累了“职场”经验。所以,于连这个形象对于秘书工作的价值不仅仅在于于连的侯爵府秘书身份和他担任秘书时的一系列表现。于连在成为侯爵府秘书之前的种种经历,无疑都为他走上人生的巅峰铺垫了台阶。从他的这段奋斗过程中,我们也能领悟一二。没有一种成功是能一蹴而就的,成为一个合格乃至出色的秘书也是不可能一步达成的,在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奋斗之前,我们更应该思考的不是最终的结果是成功还是失败,而是如何不断提升自己的各方面素养来达到成功目标。 于连处在一个压抑、不公正的社会,这也是造成他悲剧命运的一个原因,与他相比,现代的青年是非常幸运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开放的时代,拥有广阔的个人发展空间。但是,现代社会,人们的物质欲望也在不断膨胀,很多人能在于连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因为《红与黑》中于连的悲剧所展现的正是金钱、地位等物欲对人的腐蚀。于连一方面愤恨自私虚伪、金钱至上的人和社会,另一方面又经常受物欲诱惑,不择手段地来获取它们。而如今,正是一个充满物质诱惑的时代,尤其是对于秘书,这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秘书在工作中起着上传下达的重要作用,处于最贴近领导的中枢地位,如果说领导部门是大脑或者心脏,那么秘书就是连接大脑、心脏,遍布全身的神经系统和血管。处于这样一个重要且特殊的地位,如果没有坚定的毅力和决心,秘书就很有可能被物质欲望所吞噬,堕入罪恶的深渊,走上歧路。所以,文秘工作者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升自己,克服浮躁的心理,达成自己的职业目标。我们要从具有现实特征的于连身上,吸取经验与教训。 (责任编辑:qin) |